黄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黄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第1张

黄 拼 音 huáng  部 首 黄 笔 画 11 五 行 土 繁 体 黄 五 笔 AMWU [黄]基本解释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2特指中国黄河 :~灾。治~。~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画不能实现 :事情~了。

5姓。

[黄]详细解释

〈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乾乾(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车盖)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指色情的书刊、**、录像等 。如:扫黄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的眉毛指老人)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菸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黄]百科解释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吴回(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更多→ 黄

[黄]英文翻译

surname; yellow

[黄]为谜底的谜语

1共同改变旧体制(打一字)

2共同的田 (打一字)

[黄]组词 ** 金黄 黄花 黄牛 黄河 黄豆 土黄 黄瓜 黄山 杏黄 枯黄 蛋黄 黄昏 黄晕 更多黄组词 [黄]相关搜寻 黄鹤 黄生借书说 黄莺 黄鸟 黄鱼 黄巢的诗

平阳黄汤属于黄茶,微发酵,茶性寒凉,其产地为浙江温州。

平阳黄汤茶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当地群体种等茶树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艺精工细制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其技艺纯熟,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外形纤秀匀整,具有“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黄汤下肚几杯:就是说喝了几杯酒,这应该是对喝酒者的讽刺,喝了点酒,就有点不正常了。

在古代,酒一般都是通过用果子或者粮食直接发酵制成的,和现在的黄酒差不多,度数低颜色发黄,可以抱坛子喝,那时还不会蒸馏技术。由于还是有酒精的,喝多了还是会醉,所以叫黄汤。

酒在我国的地位一直备受推崇。东汉时期的曹操曾对酒当歌,叹人生几何,一表求贤若渴之心。盛唐时的“诗仙”李白直呼“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复醒”……酒文化与中国的历史一起发展,到如今可谓是“无酒不成席”,在国内各种社交场合都离不开“美酒”。

牛骨头熬的汤。

板面的汤主要就是以牛肉为原料,配上辣椒,花椒,八角,小茴香,胡椒,桂皮,白芷等二十多种香料精心熬制而成,做出来的板面非常的好吃。 板面面条晶莹剔透,劲道爽滑,再放上青菜和各种配菜,浇上汤料,真的是太美味了,好吃又过瘾。

食材:牛油、菜籽油、牛肉、葱、姜、蒜、干辣椒、丁香、孜然、小茴香、花椒、香菜籽、山楂、草果、白芷、八角、桂皮、香叶、甘草、草寇、良姜、陈皮、盐、辣椒面、番茄酱、黄豆酱、胡椒粉、味精、鸡精、白糖、冰糖。一定要选择新鲜的牛油,把牛油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再加入菜籽油,把牛油熬化烧开,把丁香、孜然、小茴香、花椒、香菜籽放进去,小火炸制45分钟,把里面的香料捞出来。

把山楂、草果、白芷、八角、桂皮、香叶、甘草、草寇、良姜、陈皮放进去,用小火炸制一个小时,炸制八角微糊就可以了。把辣椒蒂去掉,提前用水浸泡一下,这样炸的时候不容易炸糊,辣椒泡好水后,晾干水分,把葱姜洗干净,沥干水分,姜切片,葱切段,牛肉用水浸泡半个小时,洗干净切成小块。炸制时间到后,把里面的香料全部捞出,放入晾干水分的辣椒,再把姜片、葱段放进去,用小火炸制,炸制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动,使辣椒受热均匀,防止炸胡,炸至辣椒微微变色就可以了。

起锅烧油,锅里加入适量的油,油热放入葱姜蒜爆香,把牛肉放进去用小火煸炒,加入番茄酱、豆瓣酱、盐、白糖翻炒均匀,翻炒至牛肉八成熟,加入鸡精、味精、胡椒粉翻炒均匀,加入到刚才熬好的辣椒里,加入适量辣椒面搅拌均匀,底料就做好了。另外起锅,把刚才熬好的底料舀进去一点,再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加入自己喜欢吃的配菜,豆干、熟鸡蛋等,加入盐、鸡精、味精、冰糖煮至半个小时,调味汤就做好了。板面的面条最好是自己做,这样做出来的板面才更好吃,把面条下锅煮熟,面条快要熟的时候加入准备好的青菜烫一下,把面条和青菜捞出来放碗里,放上豆干,鸡蛋,再浇上调味汤,色香味俱全的安徽板面就做好了,过瘾好吃。

做板面汤一定要选择新鲜的牛油,最好是去杀牛的地方买,牛油不能有异味,也可以放入鸡油来熬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板面汤熬制的时候,火候非常的重要,全程一定要小火熬制,特别是炸辣椒的时候,一定要不停地翻动,不要把辣椒炸糊了,辣椒可以提前用水浸泡一下,晾干水分再炸,这样就不容易炸糊了。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太一样,放的香料也不一样,自己在家做,肯定没有饭店里放的香料全,但是也是一样的好吃,根据自己的喜好放香料,做板面一定要自己做面条才更好吃。

有现成的材料可供参考(改正个别错字,并给难字和较难的字加注音):

酒的别称

晴耕雨读(豆瓣社区)

1。十旬

一旬十天,十旬百天,一种酿制百天的清酒称“十旬”,后泛制称酒。

2。三酉

“酒”字是由“三点水”加“酉”字而成,故称

3。大辣酥

蒙古人称酒为“大辣酥”。亦名“打剌孙”、“答剌孙”。

4。千日酒

亦称“中山酒”,本为一种酒名,后泛称酒。传饮此酒,醉后千日不醒。

5。五云浆

比喻酒好似五彩之云可变色,故美称之。

6。五酘(dòu)

酒再酿名酘。原为酒名,后代称酒。

7。火春

烧酒度数高,饮之火辣辣的,故称。

8。太和汤

古代对酒的美称。宋邵雍《无名公传》:“生喜饮酒,尝命之曰‘太和汤’。”

9。云液

古代对酒的美称。

10。天禄

古人认为酒是天赐的福禄,故称。《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

11。天禄大夫

对酒的拟人称谓。传隋末王世充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12。玉友

好酒者以酒为友,常饮之,故美称为“玉友”。亦泛指美酒。

13。玉东西

本指酒杯,亦代称酒。

14。玉蚁

本指酒上浮起的酒沫,代称酒。

15。玉酒

古称醇美的酒为“玉酒”。亦指仙酒、御酒。

16。玉浮梁

酒未发酵成熟称“玉浮梁”,代称酒。

17。玉蛆

本指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亦代指酒。

18。玉浆

原指仙人饮用的甜美泉水,后喻美酒。

19。玉液

喻称美酒。也称“玉液琼浆”、“玉液金波”。

20。玉酝

对酒的美称。

21。玉斝(jiǎ)

本为对酒器的美称,亦代指酒。

22。玉尊

指玉制的酒器,亦代指酒。

23。玉觞(shāng)

玉酒杯,亦代指酒。

24。玉膏

玉的脂膏,食之不死,代称美酒。

25。玉醅(pēi)

对酒的美称。 [醅,没滤过的酒。杜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6。玉醑(xǔ)

对酒的美称。

27。玉醴(lǐ)

好似醴(甘甜泉水)的美酒,故称。

28。玉露

对酒的美称。

29。玉髓

原指服之可成仙的玉膏,后代称美酒。

30。仪狄

传说是夏禹时发明酿酒的人,故代称酒。

31。玄醴(lǐ)

原指黑黍酿制的酒,后泛指酒。

32。甘波

对酒的美称。唐杨夔《溺赋》:“且酒不可甘,甘之则沉。吾命酒曰甘波。”

33。甘醪(láo)

对酒的美称。

34。甘醴(lǐ)

古代把甜酒称为“甘醴”。

35。甘液

对酒的拟人称谓。宋秦观《清和先生传》:“清和先生姓甘名液,字子美。”后代称酒。

36。平原都邮

对酒的拟人戏称。《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37。白堕

酒的别称。《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他的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当时的王公贵族把他酿的酒作为礼品馈赠。

38。欢伯

酒的别称。汉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39。百药长

古人认为酒可作药治百病,故称。《汉书。食货志》“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

40。扫愁帚

古人认为喝酒可以消忧解愁,故喻称。

41。红友

古人自己酿酒,招待朋友,故称酒为红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且黄土村的人,在苏东坡南迁北归路经此地时,为尽地主之谊,携酒招待苏轼,说,此“红友也”。后以红友代指酒。

42。曲生

酒的拟人称谓。唐郑启《开天传信记》载:某日,数十名客人拜访道士叶法善,谈笑间有人想饮酒。忽然一位自称曲秀才的人高傲的走进来,与诸人谈论时词锋敏锐。叶法善怀疑他为鬼魅,用剑刺之于阶下,化为一瓶美酒。众人品尝后揖之曰:“曲生风味,不可忘也。”

43。曲居士

酒的拟人称谓。

44。曲道人

酒的拟人称谓。

45。曲部尚书

酒的拟人称谓。

46。狂水

醉酒使人发狂,故称。

47。狂药

古人认为酒是消忧解愁的药,故称。

48。杜康

相传酒是周朝杜康发明的,故称。

49。含春王

对酒的美称。

50。君子觞(shāng)

古代士大夫对酒的爱称。

51。忘忧君

古人以为饮酒可以忘忧解愁。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亦名“忘忧物”。

52。抛青春

饮酒使人低沉丧志,虚度光阴,故称。

53。芳樽

本指精美酒器,代称美酒。

54。芳醴(lǐ)

香甜的美酒。

55。金波

酒色似金,在杯中浮动似波,故称。

56。钓诗钩

饮酒可激发人的灵感和诗兴,故称。

57。杯中物

酒的代称。晋陶潜:“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58。青州从事

酒的拟人称谓。例见“平原督邮”。

59。瓮头春

指初熟的酒,后泛指好酒。

60。瓮醅(pēi)

酒的代称。瓮,盛酒器;醅,未过滤的酒。

61。春

唐时称酒为“春”。因饮酒后脸颊红润,满面春色,故称。

62。春酒

冬季酿制,及春而成,故称。亦名“冻醪”。

63。春酎(zhòu)

酎,醇酒。泛指酒。

64。春盎

盎,酒盎。泛指酒。

65。春旆(pèi)

旆,本指酒旗,亦代指酒。

66。春醅(pēi)

唐人以春命酒,故以春醅泛称美酒。

67。春醁(lù)

指美酒。

68。春醠(àng)

同"春酒"。

69。春瓮

代指美酒。

70。春蚁

春日酒瓮上所生的浮蚁,代称春酒。

71。春酿

春天酿造的酒,故称。

72。春醪

同"春酒"。

73。春醴(lǐ)

同"春酒"。

74。香蚁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美称之。

75。香糯

代称糯米酿制的酒。

76。美禄

禄,俸禄。古代帝王常用美酒赏赐将士,故称。

77。壶中物

壶中所盛为酒,故名。

78。壶浆

酒盛壶中,故称。

79。壶觞(shāng)

壶、觞均为酒器,代称酒。

80。顾健康

对酒的拟人雅称。《梁书。顾宪之传》:“元徽中,(顾)为建康令 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为‘顾健康’。” 后以“顾健康”代称酒。

81。流霞

把酒比喻为流动的云霞,故称。

82。般若汤

“般若”,梵语“智慧”的译音。般若汤为僧侣们对酒的隐称。

83。酎(zhòu)

酎,指反复酿制的醇酒,亦称“三重酒”,代称美酒。

84。酌

本指斟酒,代称酒。《礼记。礼曲下》:“酒曰清酌。”

85。酏(yǐ)

酏,用黍米酿制的酒,泛指酒。

86。酏醴(yǐlǐ)

用黍米酿制的酒,代称酒。

87。浮蚁

原指浮在酒上的浮沫,后代称酒。

88。浮醪(láo)

本指浮在酒上的蚁沫,代称酒。

89。酒醴(lǐ)

古称醇美的酒为“酒醴”。

90。黄汤

原指黄酒,后蔑称酒为“黄汤”。

91。黄娇

关中地区以儿女喻称酒为“黄娇”。

92。黄流

用黍酿酒加以郁金草,使酒为**,故称。

93。甜娘

本为草名,可用此发酵造酒,故代称酒。

94。渌蚁

“渌”同“醁”,本指酒上的浮蚁,代称酒。

95。祸泉

因醉酒使人神志昏沉,易若灾祸,故称。

96。清圣

对酒拟人的尊称。古人把酒喻为清闲的圣人。

97。清酤(gū)

古称清酒为“清酤”。

98。醁(lù)

古称美酒为“醁”。

99。琼巵(zhī,古同“卮”)

本指玉制的酒器,后为酒的美称。

100。琼香

因酒醇香袭人,故称。

101。琼液

古称美酒为琼液。

102。琼腴(yú)

古人对美酒的别称。

103。销忧药

古人认为酒可消忧解愁,故称。

104。尊罍(léi)

本指酒器,代称酒。

105。酥

印度称酒为“酥”。

106。酪浆

对酒的美称。

107。福水

古人认为喝酒可增寿、享福,故称。

108。缠口汤

因爱喝酒的人喝了还想喝,故称。

109。瑶浆

古人对美酒的别称。

110。瑶樽

指玉制的酒杯,代称美酒。

111。醁(lù)波

古人称美酒为“醁波”。

112。醁醅(lùpēi)

古称美酒为“醁醅”。亦名“醁醑”(lùxǔ)、“醁醽”(lùlíng)。

113。醅(pēi)

未过滤的酒,名醅。泛称酒。

114。醅酎(pēizhòu)

古代称美酒为“醅酎”。

115。醇酎(zhòu)

醇厚味美的酒称“醇酎”。亦称“醇糟”、“醇醴(lǐ)”、“醇醲(nóng)”、“醇酽(yàn)”。

116。醍醐(tíhú)

本指乳酪,喻称美酒。

117。醝(cuō)

古称白酒为“醝”。《本草纲目》:“《饮膳标题》云:‘酒之清者曰酿。红曰醍,绿曰醽,白曰醝。’”

118。醑(xǔ)

古代称美酒为醑。

119。糟曲

本为酿酒用的酒母,代称酒。

120。糟浆

酿酒有糟,故称酒为糟浆。

121。醪(láo)

酒的总称。

122。醴(lǐ)泉侯

对酒的拟人戏称。《镜花缘》九七回:“那正面也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下面落的款是:“醴泉侯”偶题。”

123。醴醪(lǐláo)

古代称美酒为醴醪。

124。魔浆

酒能让人丧失理智,似中魔一样,故称。

125。醽(líng)

古代称美酒为“醽”。亦名“醽醁(línglù)”。

126。酒娘

用江米做的带糟的甜米酒。

127。醴(lǐ)

用江米做的带糟甜酒。亦名“醪醴(láolǐ)”、“醪醩(láozāo)”。

128。酥醪(láo)

奶酒的别称。

129。十酒

古称清酒为“十酒”,因其十旬酿成,故称。

130。沉齐

清酒,因发酵期长,滓沉,故称。

131。醥(醥)

指清酒。

132。泛齐

浊酒的别称。

133。醠(àng)

指浊酒。

134。醍(tí)齐

古称红酒为醍齐,亦名“缇齐”。

135。醴(lǐ)酒

古代称药酒为醴酒。

136。秬鬯(jùchàng)

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137。黄封

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

138。昔酒

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 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139。曲蘖(niè)

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

140。茅柴

对劣质酒的贬称。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载,“恶酒曰茅柴”。

141。椒浆

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

142。酒兵

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 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143。清圣、浊贤

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144。“家酿”

指自己家里加料精工酿造,以供自用的好酒,自然口味佳面非一般酒肆中所能沽到的。

145。缥(piǎo)酒

指绿色微白的酒。[缥,青白色,淡青色。]

◎ 黄 huáng

〈形〉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车盖)

(4)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fine]。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词性变化

◎ 黄 huáng

〈动〉

(1)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ripen]。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 黄 huáng

〈名〉

(1)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golden seal]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如:扫黄

(7) 古国名 [Huang state],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wine]。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infant]。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old man]。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bezoar]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yellow hound]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fever]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1、平阳黄汤是黄茶,微发酵,性寒,主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平阳黄汤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当地群体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序制成,其成品茶具有干茶金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2、平阳黄汤茶创制于清代,清乾隆期间被列为皇家贡品,已有200多年历史。

3、平阳黄汤茶主要产于浙南平阳县水头、昆阳、南雁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的南雁荡山脉朝阳山区所产为最佳。

4、朝阳山最高海拔近700米,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二是雨雾天气,水源充沛,峰峦连绵。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以上就是关于黄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黄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平阳黄汤是什么茶是绿茶,还是花茶、二两黄汤赊大梦,一壶肝胆醉清秋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435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