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第1张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后梁太祖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的疆域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荆南、马楚、南汉所分据,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唐朝末年,致廷已经完全丧失了统治天下的威望,就连对地方的控制都变得越来越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不少身怀野心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为争夺天下做准备。直到天祐四年,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这才结束唐朝的统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就是是公元907年到公元979年这段中国历史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时期和十国时期的合称。所谓的五代就是在唐朝灭亡后依次在中原地区定都的五个政权,分别被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梁王朱温在逼迫唐哀帝禅位,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建国;后唐后来因为发生内乱,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石敬瑭开始建立后晋;不久后契丹和后晋关系恶化,契丹军之后南下灭掉后晋,建立辽朝。当时的刘知远知道后,在太原建立后汉,开始收复中原。等到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苦心经营后周,有了一统天下的希望,可惜的是,后周后来被赵匡胤所篡,建立了北宋,标志着五代正式结束。

十国指的是那一时期在中原以外地区建立的十余个国家的合称。欧阳修曾在编写的《新五代史》中提到关于十国的说法,书中的十国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和“北汉”。

江南地区初期吴国的实力最强,后来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就是吴越国与闽国等;湖广主要被荆南、楚、武平与南汉等占据。其中南唐的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由于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最后被后周所灭。两川地区的前蜀、后蜀这些国家非常富裕,却安于现状最后亡于中原。北汉则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由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在赵匡胤建立宋朝攻灭北汉后,实现了统一全国,十国也基本宣告结束。

又称“五代十国”从907年至960年,是我国唐朝灭亡后到北宋建立统一全国前的历史时期。五代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5个朝代。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皇帝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2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䶮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3五代十国时期其余割据政权情况一览表

序号 政权名称 都城/首府 称号/地位 姓名 统治时间

1 赵国 镇州(今河北正定) 赵王 王镕 883年-921年

2 北平国 定州(今河北定州东) 北平王 王处直 907年—921年

王都 921年—929年

3 晋国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晋王 李克用 891年—908年

李存勗 908年—923年

4 岐国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岐王 李茂贞 907年—923年

5 定难 夏州(今陕西靖边北)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思谏 895年—908年

李彝昌 908年-909年

定难节度使、朔方王 李仁福 909年-933年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彝超 933年-935年

李彝殷 935年-967年

李光睿 967年-978年

6 卢龙、燕国 幽州(今北京) 卢龙节度使、燕王、皇帝 刘守光 907年—913年

7 殷国 建州(今福建建瓯) 皇帝 王延政 943年—945年

8 武平(湖南) 潭州(今湖南长沙) 武平节度使 刘言 950年—953年

王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权 962年—963年

9 清源(泉漳) 泉州(今福建泉州) 泉漳都指挥使、清源节度使 留从效 945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泉漳留守 留绍镃 962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 张汉思 962年—963年

陈洪进 963年—978年

10 朔方(灵武) 灵州(今宁夏灵武) 朔方节度使、颍川郡王 韩逊 900年—914年

朔方节度留后、灵武节度使 韩洙 914年—928年

朔方节度留后 韩澄 928年—929年

朔方节度使 康福 929年—932年

朔方节度留后 张希崇 932年—939年

陈留王、朔方节度使 冯晖 939年—952年

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留后 冯继业 952年—?年

西平王、灵州知州 裴济 ?年—1002年

11 静海(交趾) 交州(今越南河内) “静海”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静海节度使”

12 归义(

西汉金山国) 敦煌(今甘肃敦煌) “归义”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归义军节度使”

13 河西 凉州(今甘肃武威) “河西”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河西节度使”

五代的时间是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十国的时间是公元902年至公元979年。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在这短短的53年间,中原地区先后更换了八姓14帝,每位皇帝在位时间平均不足4年。这些政权的建立都是起家于方镇武将,他们依靠了弑其父、弟杀其兄、臣代其君、养子夺生子之位等各种不正常手段获得君位。所以说,五代诸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势力的持续发展。

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十国是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了迁徙和战乱,常年的迁徙和战乱必然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直以来战乱不断,有各国之间的内战,也有为了抵御外敌匈奴入侵的战争,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能够杜绝战乱的爆发,那么哪一个朝代最为和平呢?其实很难去评判,但是换一种问法,在古代哪一个朝代最乱,这个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国。

一、五代十国的经济情况:

农业方面:唐朝后期因为战乱的因素,北方人口流移南方,替南方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及先进的耕织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方面:诸国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社会生产仍未中断。后周时,手工业如纺织、造纸、制茶、晒煮盐等生产也有所发展。外贸方面:对外贸易很兴旺,东自高丽、新罗、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齐,都有商业往来。明州、福州、泉州、广州都是外贸重要港口。

二、 五代十国的外交状况

唐朝时胡汉融合,外族陆续入住中国四周。唐朝崩溃进入五代十国后,出现了一些外族GJ,例如沙陀建立五代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等。而契丹先建立辽朝。其他还有党项。这些都对宋朝的国际局势造成很深远的影响。

五代十国是对五代和十国的合称,时间是907年~979年。也就是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或者说是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五代是指907年~960年,十国是指902年~979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也就是后来的西夏)逐渐独立,而静海军(后来的越南)自此脱离中央统治。

以上就是关于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全部的内容,包括: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五代是指哪五代、五代时期是指的哪五代哪十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92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