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怎么做 如何制作标本

标本怎么做 如何制作标本,第1张

采回的新鲜标本最好当天压制,如时间不允许,次日压制亦可,但必须将标本放在通风的地方以免堆置发热,压制时必须作以下工作:

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的或密叠的枝叶疏剪去一部分,以免遮盖花、果。

2、编号:把所采的同种同物编同一号数,所编的号数要和野外采集记录号数一致。压制后易改变颜色的器官应详细记录下来。

3、压制:一般用木制的标本夹雅致。压制时用一块夹板做底板,上铺4-5层草纸,然后将整理好的标本平放干草纸上,并将标本的枝叶展平,上铺草纸2-3张,如此使标本与草纸相互间隔。普通的草本或枝叶较薄的种类用草纸一张便可,如果有些植物花果过大时,如荷花、玉兰花、大理菊花等。压制时容易使近花、果的地方造成空袭,因而使一部分叶子卷缩,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摺厚的草纸将空隙填平,使木夹内标本的全部枝叶都受到同样的压力。此外要注意铺上草纸时必须将标本的首位相互调换,使木夹内的标本和草纸整齐平坦。如此重叠至相当高度时,即用绳子在标本夹的两端缚紧。

4、换纸:新压的标本每天至少换干纸1-2次。这些干纸最好是经过日晒或火靠后稍有温热为好,其热度可随植物标本渐干的过程有增加,在换纸时必须做到下列工作:

(1)初次换纸时要将标本上的部分叶子翻转,使标本上有腹面和背面两种叶子,如干后将叶子翻转则易折断。这时如果认为标本的枝叶过密时可以适当的疏剪去一部分。

(2)初次换纸时要注意将覆压的纸条,重叠的叶和花等小心张开,这时是压制标本好坏的关键,必须注意。

(3)在换纸的过程中,发现叶、花、果脱落或多余部分须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一起,同时要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如果标本混乱时亦不至于发生错误。为使压制的标本迅速干燥,同时能保持原来的颜色,则须与初次压制后,即第2-3日以后,每日换烘热的草纸1-2次。这样连续约6-8天,即可使标本全部干燥。

5、此外,如兰科、天南星科、景天科等营养器官厚而多肉的植物,用以上压制方法处理,经数日不能干燥,而且仍能继续生长,因此,压制这类植物时,最好先放在沸水中半分钟至1分钟,将其外面的细胞杀死,促使其干燥。又如大戟科植物有些种类压制时虽然经常换纸,网络数字也疯狂 医疗广告跑马圈地进行时,但仍容易落叶,,压制后只剩下光光的枝条,失去原植物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先将标本浸在沸水中处理,再行压制,但要注意不能将花浸于沸水中。

6、上台纸:压好的标本再移于备好的台纸上,即所谓上台纸,台纸是一种厚而致密的白纸,通常将整张的白纸裁成四开折叠而成,生台纸的时候,把样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要留出右下角和左上角,而后进行固定,固定的方法有:

(1)用针引线,从茎或粗的叶柄基部两侧穿过套勒紧,再将线两端于台纸背面打结,然后用小块纸片粘贴与线结上,压平。

(2)用透明胶条直接粘压即可,此法最简单。

(3)用小刀在茎或粗大叶柄两侧的台纸上割上小口,把白纸条从纵口处穿入,再用手从背后捏住纸条的两端,轻轻拉紧,然后用浇水沾在台纸的背面。用这种方法固定标本既美观又牢固。标本固定好后,将野外鸡路卡和标本定名签分别贴在左上角和右下角,这样一份腊叶标本就制成了。

7、腊叶标本的贮藏

(1)杀虫:野外采集的标本,常会带有害虫和虫卵,时间一长,害虫繁殖,把标本咬坏,所以贮藏前必须进行杀虫。用二硫化碳熏杀害虫或用其他药品杀虫防腐。

(2)存放:将标本放在标本柜中,要使空气流通,防火防潮,柜中标本多以属为单位,每属有一个属套,在柜门外的卡片上写上柜内标本的属种名称,以便查询。

动物浸制标本:浸制标本是采用保存液来防腐的标本。如果保存得好,这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下去。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² 准备工作

A) 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用作标本瓶封口。

B) 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剂。

乙醚: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用作驱虫剂。

萘:用作驱虫剂。

² 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a) 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草蜥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b) 整形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见图8),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草蜥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1小时以后,草蜥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图8

a) 装瓶从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针穿好白丝线,在蜥蜴的胸部靠近前肢处和腹部靠近后肢处各穿过一条白线,将线缚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边缘上打结,尾部也可绑扎一条白线,使整个标本缚扎于玻璃片上,然后制做玻璃片的垫角,安装于玻璃片上,再装入已洗刷干净的标本瓶中。将标本装入瓶后再加入保存液,盖好瓶盖。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装得过满,液面不能接触瓶盖。取树脂胶或蜡,用毛笔蘸着填入瓶盖与瓶身的缝隙处,直到填平为止,然后,在瓶身贴上标签。

Ø 保存

浸制标本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蜡溶化,浸液挥发。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冻,玻璃破裂。在搬动时,不能剧烈震动,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

1413 剥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制作剥制标本的方法,知道记录外形、处死、剥制、防腐、装置、固定、整形等知识。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² 常用药品

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² 防腐剂的配制

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² 常用工具和材料

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² 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

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

胸部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空气针法。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

溺死。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一)常用药品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二)防腐剂的配制

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2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5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6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7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8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四)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

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

1胸部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2空气针法。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

3溺死。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

(五)鸟类的剥制标本

在剥制前如果是活的,需处死;如果是死的需对躯体做如下检查:羽毛是否完整,躯体是否腐败。躯体是否腐败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用力揿拉面颊部、腹部、嗉囊部的羽毛,如不脱落方可使用。

有的鸟类是用枪弹击毙的,常从伤口等处流出血液或污物沾污羽毛,可用毛刷蘸水或洗涤剂清洗,然后拭去水分,用石膏粉或滑石粉撒在洗涤处,待羽毛干燥后刷去石膏粉块即可使羽毛蓬松,如一次未能完全干燥,可重复再做一次。

鸟类标本的剥皮方法基本相同(特殊种类例外),现以家鸽为例,叙述如下:

将鸟置于桌上,胸部向上,头部向左。分开胸部的羽毛,露出裸毛区,由胸龙骨前部的凹陷处开口,沿皮肤直剖至胸龙骨中央。开口长度应比鸟的胸宽稍大。初学者开口可适当加大一些,但不宜过大,过大在后期缝合整形时不好处理。开口的前端应露出颈部,然后用解剖刀沿鸟胸部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剥离,直剥至胸部两侧的腋下。在剥皮的过程中要经常撒一些石膏粉在皮肤内侧和肌肉上,以防止羽毛被血液和脂肪沾污。

向前,用解剖刀将鸟的嗉囊与皮肤分开,并露出颈部。用手握住鸟的头部,使鸟的颈部向腹面弯曲,再用剪刀在靠近胸部处将鸟的颈部及食管、气管一起剪断。这时应注意:①要把颈部与皮肤完全分开后再剪,勿将颈部皮肤剪破。②如有血污要及时撒上石膏粉,不要使血污污染皮肤。③最好不要把嗉囊弄破,如不小心将嗉囊弄破时,就要及时将鸟体拿起,将嗉囊中的食物剥出,勿使食物污染羽毛。

将鸟体翻转,使背部向上,然后把头部和颈部翻向背上,沿皮肤将鸟的背部剥离,露出两肩。

继续剥离两翅的肱骨处。将肱骨上的肌肉去掉,并在肩关节处将肱骨与鸟体分离。

继续向背部剥离,直至腰部。在剥腰部时要背腹面同时进行,当两腿显露时,要将皮肤一直剥至跗跖骨之间的关节处,去掉胫骨上的肌肉,并在胫骨上端关节处剪开,使胫骨与鸟体分离。

向尾部剥离时,剥至泄殖孔时要用刀把直肠基部剪断;剥至尾部时要将尾脂与皮肤完全分离,并用剪刀在尾综骨末端剪断。剪断后内侧皮肤呈“V”字形,注意不要把尾羽的羽轴根剪断,以防止尾羽脱落。这时躯体肌肉与皮肤已完全分离。

随后进行翼部皮肤的剥离,先将肱骨拉出直剥至尺骨。在剥尺骨时,因翼部飞羽轴根牢固的生在尺骨上,要用手指紧贴羽轴根将翼部皮肤与尺骨完全分离,一直剥至腕骨,然后将尺骨桡骨上的肌肉全部清除干净。

在做展翅标本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剥离两翅。因为把尺骨上的羽根与尺骨分离后,在展翅时,飞羽失去支撑就会下垂,无法使飞羽张开。因此在做展翅标本时,要在尺骨内侧切开皮肤,将尺骨、桡骨上附着的肌肉去除后,再沿皮肤切口缝合。

两翅剥离后,最后进行头部的剥离。先拉颈部,使颈部的皮肤向头部翻过,逐渐剥离露出枕骨。这时在枕骨两侧会出现呈灰褐色的耳道,用解剖刀紧靠耳道基部将其割断,或用尖头镊子沿耳道基部将其拉出。再向前剥去,两侧会出现暗黑部分,这就是鸟的眼球,用解剖刀把眼睑边缘薄膜割开,用镊子将眼球取出(注意不要割破眼球和眼睑),同时观察虹膜颜色以备安装义眼时按此着色。

在枕孔周围,用剪刀将枕孔扩大,并剪下颈部。同时沿下颌骨两内侧剪开肌肉,拉出鸟舌,将头部肌肉剔除干净。用镊子从扩大的枕孔中伸进颅腔;夹住脑膜把脑取出。这样,整个剥离过程就完成了。

有些鸟类。如啄木鸟、鸭等头大颈细,头部骨骼无法从颈部皮肤中翻出时,可先剪除颈项,然后从外部沿枕部剖开一小口(大小视鸟头大小而定)将头骨从小口中翻出,挖出耳道、去除眼球肌肉等。做完除腐处理,安装完义眼后,再将小口缝合即可。

鸟体剥好后应再检查一遍,将附在皮肤上的肌肉、脂肪等清除干净,刷去剥制过程中撒在皮肤上的石膏粉,缝合在剥离过程中不小心割破的皮肤(从内面缝)

鸟类躯体经剥皮后,其皮肤内侧必须马上进行防腐处理。在防腐处理过程中,逐渐将把有羽毛的一侧翻回到体表,恢复原形。防腐及复原步骤如下:

首先在眼窝、脑颅腔、下颌部分涂上三氧化二砷防腐膏(砒霜膏),用两团如同眼球一样大小的棉球填入眼眶,并在适当的位置上装好义眼,再在颈部皮肤内侧用毛笔刷上防腐膏,逐步把头部翻转过来(注意不要强拉,以免颈项部羽毛脱落)。

其次,在两脚胫骨上涂上防腐膏,并在胫骨上缠上棉花,上大下小。和原来小腿上的肌肉一样;同时在小腿内侧、尾部、两翅内侧等部位全部涂遍防腐膏后,即可将其皮肤完全翻回原样。

(六)鸟类姿态标本的填充

鸟类标本的填充方法有多种,现将比较简便、易于掌握、效果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

1支架制作及安装

填充前,应先在鸟体内安装支架以便支撑鸟体。支架用铅丝制作,铅丝的粗细视鸟体大小而定

取两段铅丝,一段为鸟喙到趾端长度的13倍(以鸟体仰卧伸直时为准),另一段较前者长3~6厘米,按下图顺序绞合,弯制成支架(绞合处要绞紧)。绞合时1、3,要对齐,短者4到绞合处的长短以鸟喙到鸟原龙骨前端长为准。a~a′为鸟胸宽的1/2,a~b和 a′~b′为鸟胸高的 2/3。

支架制成后将四个端点用钳子钭剪一下形成一个锐尖,并在0~4上缠上棉花,粗细比原颈部略小。将1、3两端分别从两脚胫骨与跗跖骨关节间的后侧,向脚跟方向插入,由脚掌部穿出,同时将2端插入尾部,由尾部腹面中央穿出,以支撑尾羽。

尽量将1、2、3端铅丝向后移,使4端穿入颈部,由脑颅腔插入鸟上喙尖部,并使4端向鸟腹部弯曲一点,这样鸟头部就不会摇动。最后调整铅丝支架的位置,使鸟体符合原剥制前的长度,铅丝绞合的中心点(即原来的0点)位于原鸟体龙骨前端位置。

市场上出售的义眼大部分是透明玻璃的,中间只有一个大小不等的黑点(即瞳孔),这时我们就要根据鸟的虹膜颜色,在义眼背面用油画色(也可用广告色)涂上相应颜色,然后再熔一点石蜡将颜色盖上。如果义眼未在防腐过程中安装,也可在整形时安装。安装方法类似我们系扣子一样。

2鸟类标本的填充

将已安装好支架的鸟皮仰放于桌上,首先在支架下面(支架与背部皮肤之间)填充填充物(棉花、竹丝等),顺次为尾、腰、背。在背部填充时一定要保持填充物的平整,填充厚度约为胸高(活体时)的1/3左右,这样才能使制成的鸟体标本不致背部凹凸不平和有铅丝支架的痕迹。填充背部时还要注意靠近颈部的填充,填少会出现凹陷,填多会凸起,都会影响标本的美观。

在颈部要用一长条棉花,用镊子直送到鸟的下颌处,其一使鸟的颈项呈椭圆形,其二是用来补充下颌处舌和肌肉的空缺,颈的两侧也要适当充填一些填充物,以代替气管等。填好背部及颈项后,将鸟的肱骨拉出,放于支架上方(靠近鸟腹面),肱骨近似和支架中轴平行,放好后可将鸟体翻转过来,观察一下双翅位置是否合适,及背部填充是否平坦等。

然后将鸟体腹面向上放好,在肱骨上方压上重物,不使翅移动,并将鸟双腿稍稍向上翘起,再根据鸟活体时情形继续填充腹部与尾部。填充时要比原鸟活体时多填一些,以备鸟皮肤干燥后收缩。同时要注意在鸟小腿两侧要填一些填充物,以使鸟体两侧丰满。

填充的总体原则是要使标本符合原来鸟的生态,所以在做鸟标本前最好要多观察,对鸟的各部分位置,如颈长、身长、翼长、翅尾之间长度等要先量好,并做记录,以做参考。填充后要将鸟体的开口缝合,填充工作就完成了。

关于标本整形在此就不再多述,原则仍要符合生态

1、采集。采集植物标本最重要的一点是标本的完整性,矮小的草本植物要尽量采集完整植株,有根、茎、叶、花、果最好;高大的植物可以分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茎、叶、花、果。采集后要挂上标签并编号;要记录下采集人和时间地点。

2、标本压制。压制标本前先对标本进行简单整理,去掉腐叶、残叶,去除根部的土块。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接下来,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

3、标本压制。压制标本前先对标本进行简单整理,去掉腐叶、残叶,去除根部的土块。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接下来,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

4、标本装订。标本装订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台纸(也叫标本纸,一般选用厚的卡片纸、白版纸,台纸国际标准尺寸是29cm49cm)、剪刀、美工刀、笔。首先,将干燥好的标本从草纸上取下,按照“/”的姿势放在台纸上,如果标本大小超过台纸,可以将标本折成K型、N型放置。用铅笔在植物标本上选取几个固定点标记,再用美工刀刻出05-1cm长度的缝隙,用细纸条穿过缝隙,背面用胶水固定。手残党可以忽略这个固定过程,直接用胶水粘在台纸上也是可以的。

5、标本信息。装订好的标本还需要填写上相关信息才算一件完整的标本。每一件植物标本上都附有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包含了采集的日期、地点、海拔高度、生存环境、植株高度、胸径(是指距离地面12米高度处的树的直径)、叶、花、果实及种子、中文名、科名、学名、经济价值等信息。

1、选择叶片: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叶子。一般来说,教科书说你可以使用菠菜叶。使用任何叶子都可以,但最好有新鲜的叶子。将新鲜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并用刀片除去刀片的基部,页面的尖端和刀片的末端,留下小的小叶,其间具有主静脉。

2、切割植物材料:由于我们是横截面,我们可以用镊子按压材料的一端,用右手挤压刀片,沿主脉的垂直方向切割刀片。每次切割刀片时,都会卡住水,并放置薄而切割的叶子。在含有淡水的培养皿中。

3、材料选择:使用镊子从水中选择最薄的切片,将需要在幻灯片上染色的材料掉落,然后将薄的叶片切割表面平放并覆盖滑块,通过撕掉洋葱皮获得薄的外皮。

4、观察:观察完整透明刀片的横截面结构。跟随整个局部,首先找到小倍数的细胞位置,然后通过局部放大倍数调整亮度和倍数,以获得更好的视觉和清晰度。

5、清洗:洗净载玻片与培养皿,整理器材,将废物放入指定容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用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有干制浸制两大类:

     干制:植物标本的干制对含水量较少,易于干燥,干燥后又不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冻干燥、微波干燥、硅胶干燥和吸水纸压制等物理方法进行强制性脱水。也可以首先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干制。

              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干标本的制作方法可分为以下3种:

    ①腊叶标本制作。备齐足量的吸水纸(多用表芯纸代替),纸的规格以 28×42厘米为宜,将纸铺在特制的植物标本夹上,洗净后的标本要放到表芯纸上,用镊子在纸上进行姿态纠正,然后盖上一份表芯纸,纸上再放置标本,标本上再覆盖表芯纸,这样一层层叠起来夹到标本夹里,用绳子将标本夹勒紧或在标本夹上压一重物,以便表芯纸更快地吸干植物体中的水份。其间要及时换纸,最初每天换 1~2 次,而后可隔 2~3 天换一次 (换下的纸要晒干,以备下次再用,一直换到标本干透为止 )。干透的标本要装贴到台纸上,台纸的大小一般为26×36厘米,台纸的右下角应贴上标签,最后粘贴半透明的护盖纸。

   ②原色复膜标本制作。先将绿色的枝叶和花朵分离,对绿叶和不同颜色的花朵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绿色枝叶的处理:向浓度为5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铜制成醋酸铜的饱和溶液,取一份饱和溶液加 4份水稀释,然后将植物材料放到稀释液中加热,使温度保持在75℃~85℃之间。此时绿色枝叶逐渐变黄,要继续加热使其恢复成原来的绿色后,立即停止加热,然后将标本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洗净,放到表芯纸上,置于标本夹中加压,并要注意及时换纸。也可将标本夹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同时可加热到75℃左右。各种花色的处理:红色花可在2%的酒石酸溶液中浸10~20分钟;紫色花可在2%的硫酸铝溶液中浸10~20分钟。浸过的花朵从溶液中取出后要洗净、脱水。脱水方法与枝叶相同。干透的枝叶、花朵要及时装贴到台纸上,并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标签,最后送到护卡机里进行高温复膜。

    ③原色立体标本制作。取带有花的植物枝叶装入容器里,用粒度为20~50目的硅胶颗粒将其全部埋没,约10天左右标本干透,即可从硅胶中取出,立即密封到盛有少量干燥剂的标本瓶中长期保存,也可将标本封铸到无色透明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中保存,无论哪种保存方法都不能受日光曝晒。

        浸制:植物标本的浸制对那些柔软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标本。浸制过程包括固定和保存两个步骤,根据植物材料颜色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绿色标本的制作。将绿色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在 5%的硫酸铜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绿色变为**再由**变为绿色为止。此时可取出材料洗净,然后浸到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②红色标本的制作。某些红色的果实如番茄等洗净后要先浸在用 4毫升福尔马林、3 克硼酸和 400毫升水配成的处理液中,约1~3天后果实即变成褐色,此时可取出果实向里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亚硫酸、10克硼酸和 580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 随后将果实长期浸泡在这种保存液中,逐渐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③紫色标本的制作。紫色葡萄等果实洗净后要先在250毫升福尔马林、5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加4350毫升蒸馏水配制成的处理液中浸2~3个月,取出后洗净,放入1%~2%的福尔马林液中长期保存。

④白色标本的制作。将白色的花与块根等洗净后放在1%~4%的亚硫酸溶液中,然后长时间置于日光下曝晒,直到标本晒漂成雪白色为止。

以上就是关于标本怎么做 如何制作标本全部的内容,包括:标本怎么做 如何制作标本、如何制作动物标本、怎么制作标本 如何制作标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95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