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特点是什么

水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1、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

2、水在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

3、水在398℃时达到最大密度,不像其他液体的最大密度出现在熔点;

4、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

5、水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天要通过皮肤、内脏、肺以及肾脏排出15升左右的水,以保证毒素从体内排出;

6、当我们把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临界点以上,水就会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流体状态——超临界状态;

扩展资料:

水的好处:

1、对人体的好处:水占人体体重的70%,对人体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和吸收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离了水人就无法生存;

2、对气候的好处:水可以调节气候,如果没有水,地球上的气候或许就不适宜人类生存了;

3、对工业的好处:水对工业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水,各种建筑工作都无法进行,如今人类建造的的高楼大厦或许也不存在了;

4、对农业的好处:水对农业同样很重要,有了水,各种农作物都能得到灌溉,正常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

水的六个特性是: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高、反常膨胀、良好溶剂、能不断发生缔合等。

1、水的化学成分如果按质量百分比看,含有1111%的氢和8889%的氧。如果按体积来看,则有两份氢一份氧。单独存在的水分子叫作单水分子,水分子发生缔合可构成双水分子、三水分子等。

2、水同其它物质一样,受热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纯水在摄氏零度时密度为99987千克/立方米,在沸点时水的密度为95838千克/立方米,密度减小4%。

3、在正常大气压下,水结冰时,体积突然增大11%左右。冰融化时体积又突然减小。

4、水的冻结温度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水的冻结温度降低1摄氏度。

5、水的沸点与压力成直线变化关系。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6、水的热容量除了比氢和铝的热容量小之外,比其它物质的热容量都高。水的传热性则比其它液体小。

水(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水是人们最熟悉的化合物,是一种极重要的自然资源。水与生物体和人类社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构成生物体的基础物质。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70%,它分布于人体细胞中、细胞外液和血液中。水把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的养分输送到机体的每一部分,并把机体中的代谢产物带走,它是细胞和机体组织的润滑剂,在机体内的许多重要生物化学反应中起作用,并通过放散热量来调节体温。

工农业生产更离不开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工业中,水既是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原料,又是冷却、洗涤、溶解、热循环和化学反应等的重要介质。

从化学上说,水是极性很强的分子。分子间除van der Waals力外,还存在特殊的作用力——氢键。氢键比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但比van der Waals力大。氢键使水分子发生缔合,缔合的水减弱的分子的极性,传递离子的能力也降低,故长期静置的水缔合程度大,“活性”严重丧失而成为“死水”。在加热、磁场等作用下,水分子间的氢键将被程度不同地破坏,从而降低了缔合度而活化。因此,物质一般在热水中溶解度大;热水洗涤效果好等,都与水的缔合度降低有关。由于氢键的存在水表现出一系列十分特殊的性质。正是依靠这些特性,水才能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1 和氧同族元素的相应氢化物相比,水的许多物理常数显著地高。

如很大的摩尔热容(754J·mol-1·K-1),很高的熔化热和气化热。因此,在正常温度下,水处于稳定的液态,能很好地起到调节环境和有机体体温的作用。水蒸气是由水蒸发或冰升华而成的气体。某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是一定值。由于 上述两过程都是吸热的,因此,水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参见表3-1)。

2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反常”的。

在4℃(27715K)时,水的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时其密度都较小。

因此,当水凝结成冰时,体积膨胀而变轻,即与其它物质不同,固态的水(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

这一性质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冬季自然水体结冰时,冰浮于水面,从而保护了数以万计的水下生物物种的生存。

3.水有很高的标准生成热( -2858 kJ·mol-1),故热稳定性很大,即使在2000K的高温下,也只有0588%的水分子解离。这是水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基本条件。

4.水有很强的溶解能力,是性能优良的溶剂。

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或多或少地溶解在水中。水的溶解能力,特别是对固体电解质的溶解,是和它的强极性与很高的介电常数有关的。置于水中的固体电解质,其正、负离子都会受到极性水分子的吸引,同时高的介电常数又使这些离子在水中的相互结合力仅为固体中的1/18。因此,难以在固体中保持而转入水中,形成电解质溶液。

正、负离子在水中,以静电引力或通过配位键与水分子结合的作用,称为水合。因此,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都是水合离子(参看动画)。水合作用是放热过程,而拆散固体电解质中正、负离子的结合,是要消耗能量的吸热过程,整个溶解的热效应取决于上述两种过程能量变化的代数和。少数含有水合作用很强的离子的电解质溶于水时是放热的,一般电解质溶解都是吸热过程。因此,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5.是弱的电解质也是中性物质。在常温下水的解离很微弱。其中的c(H+)=c(OH-),因此是一切化学反应十分理想的介质。

因此,水溶液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规律,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水的特性有6个,分别是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高、反常膨胀、良好溶剂、能不断发生缔合。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纯水导电性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才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水的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高、反常膨胀、良好溶剂、能不断发生缔合是其六个特性。

水同其它物质一样,受热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纯水在摄氏零度时密度为99987千克/立方米,在沸点时水的密度为95838千克/立方米,密度减小4%。

水的化学成分如果按质量百分比看,含有1111%的氢和8889%的氧。如果按体积来看,则有两份氢一份氧。单独存在的水分子叫作单水分子,水分子发生缔合可构成双水分子、三水分子等。

简介

在正常大气压下,水结冰时,体积突然增大11%左右。冰融化时体积又突然减小。水的冻结温度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水的冻结温度降低1摄氏度。

水的沸点与压力成直线变化关系。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水的热容量除了比氢和铝的热容量小之外,比其它物质的热容量都高。水的传热性则比其它液体小。

水分子的偶极性结构和水分子间的氢键联结,使水具有一系列特异性质。

(一)水具有独特的热理性质

1水的生成热很高

水的生成热为—2858kJ·moL-1。所谓生成热是指由稳定单质(H与O)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由于水的生成热很高,故水的热稳定性很高,在2000℃的高温下其离解的(H2O中H与O的分离)百分数也不及百分之一,约为05%。这是水能在地球初期的炽热环境下存留下来。

2水具有很高的沸点和达到沸点以前的极长液态阶段

在101325Pa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这比氧的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和冰点均高出很多。例如H2S,H2Se的标准沸点分别为-61℃和-41℃,这是由水分子间的氢键强度大大超过其它氢化物之间的氢键强度及水中强烈的氢键缔合作用引起的。

水随着温度的变化可在物相上发生三相的改变,而水分子的结构却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氢键断裂得越来越多而已。

水的这一反常特性,使得地球上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因此地球上才有生命物质繁衍存在。

3水的热传导、比热、熔化热、汽化热以及热膨胀等性能几乎比其它所有液体都高

所谓热传导,是指水传导热的能力,以导热系数表示。所谓比热,是指1g物质在温度升高1K时所需的热量。所谓熔化热,是指1mol固体物质在熔点时转变为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所谓汽化热,是指1mol液体在沸点时转化为汽体所吸收的热量。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所具有的膨胀能力。水的热传导能力强,能使热迅速传导和散失。水的热膨胀也是其它物质难以比拟的。

由于水具有上述一系列特殊的热理性质,特别是非常高的比热,因此水能很好地起到调节自然界温度的作用,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如海洋的巨大热容量对昼夜和冬夏的温差都起着调节作用,使地球上的气候适于人类居住与动植物生长。相反,在无水的月球,昼夜温差竟高达200℃。

(二)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

如图1-5所示,就水内部分子a来说,四周分子对它的作用是各向相等的,彼此相互抵消,合力等于零。位于表面层的b分子所受内部分子的引力与外界分子的引力是不相同的。因为液体的上方为气体,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因此对表面层分子的引力也小。于是表面层b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P。这个内向合力能使表面具有缩小的趋势。

图1-5 水的表面状态示意图

当液体表面缩小时,一部分表面分子被内向引力拉回到了液体的内部,内向引力对外界作了功。若过程为可逆的,则所作的功应为δW,其量值与缩小的表面积(—dA)成正比,即:δW=—σdA,式中“σ”为比例常数,叫表面张力。其物理意义是:沿着与液体表面相切的方向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上,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值与体系的温度、压力和物质性质有关。水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常温下,液体中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20℃时为7275×103N·m-1),影响着水溶液的吸附现象,对研究包气带水的地球化学现象将具有重要意义。水的表面张力产生着毛细现象,此现象在胶体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水具有较小的粘滞性和较大的流动性

粘滞性是一种表征液体内部质点间阻力(内摩阻)程度的性质。一般来说,液体的运动可视为是液体的变形,而粘滞性就是一种阻抗液体质点间形变的能力。不同液体具有不同的粘滞性。水的粘滞性小,流动性大,从本质上来说,同样也是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和氢键联结所决定的。水分子间的韧性,是氢键使水分子间联结不易断开,但可作一定距离的摆动和拉长,所以水易于变形。

(四)水具有高介电效应

当水与盐类接触时,盐类离子晶体便发生离解。一些水分子围绕着每个离子形成一层抵消外部静电引力(或斥力)的“绝缘”外膜,它会部分地中和离子的电荷,并阻止正、负离子间的再行键合。这种水分子的封闭外壳起着类似绝缘介质的作用,从而减少离子间的引力(或斥力)。这种绝缘效应(或屏蔽效应)称为介电效应。水的介电效应高,是由于水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水的介电常数ε在常温下为81。介电常数ε表示某介质中两电荷间引力或斥力比真空中的引力或斥力减小的倍数)。盐类离子间的引力(或斥力)随水的介电常数ε增大而减弱。故水成为离子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几乎所有物质都能被水溶解,当然,有的物质易溶解些,而有的则难溶解些。

(五)水具有使盐类离子产生水化作用的能力

水分子是一种偶极分子并且有很大极性,因此它们可借助相当强的静电引力来吸引和牵制溶于水中的离子。水分子的正极(氢端)吸引水中阴离子,而负极(氧端)吸引阳离子。这种水中离子与水分子偶极间的相互吸引作用,使水中正、负离子周围为水分子所包围的过程称为离子的水合作用(或离子的溶剂化作用)。离子的水合作用减弱了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就是多数盐能够溶解于水的重要原因。离子水合后生成水合离子,如水合氢离子 等,又如水合金属离子 等。

以上就是关于水的特点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水的特点是什么、水的六个特性是什么、水有哪些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78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