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文言文原文

古代十大美男2023-05-03  42

1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

发 音 jiào(第四声) xué xiāng zhǎng(第三声) 释 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 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 例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学记》:《礼记》名篇。

主要是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 知不足 ---自反 长———促进 嘉———美好 旨———味道 教--- 知 困 ---困惑,不理解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相互促进。

道理 教学和学习是可以互补的。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

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⑿。[编辑本段]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好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编辑本段]注释 1佳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美,好吃。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地方,困:本意为窘迫,在此引申为困惑,不懂。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陶行知关于“教学相长”的言论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教学合一》 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 《陶行知文集》第14页 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是教学分离的流弊。

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教学合一》 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 《陶行知文集》第15页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

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

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

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1923年《十年来之安徽中学》 《陶行知文集》第60页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 原载1926年2月《新教育评论》第2卷第12期 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的所出警告。

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地知文集》第540页 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 1943年3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541页 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横逆之来,以慈爱智慧庄严无畏处之。

我们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社会必有了解之日。 《给肖生的信》1930年3月29日 《陶行知文集》第703页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每天四问》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陶行知文集》第747页 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

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

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

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了。…… 第二个,是“集”字。

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是这样“”,好像许多钩钩一样。

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我们便象“集”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集在一起来,好细细研究。……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

所以我希望大。

2 古文翻译《教学相长》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

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原文:虽有佳(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释:佳(嘉(jiā))肴:美味的菜肴。

肴,熟肉食。旨:味美。

至:到达了极点。是故:因此。

困:(受到)阻碍,不通。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自强(qiǎng):自己督促自己。强,勉力,勉强。

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3 文言文解释1、孝者荣,不孝为耻2、曾子杀猪3、教学相长这三首文言

1、孝者荣,不孝为耻 孝顺的人光荣,不孝顺的人可耻2、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妈妈上街妈妈骗他说:“你回去吧,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吧”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在准备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我原是说着骗骗孩子的”曾子说:“对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话呢?孩子们一举一动,都是跟爸爸妈妈学的,你撒谎欺骗了孩子,就等于叫他学撒谎,这样教育孩子是要不得的”曾子终于杀了猪3、教学相长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相长原则。

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在现代意义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信息互动,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其他教学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在世界教学发展史上,启发式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而启发的标志在于,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启发式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深刻阐述。

2、循序渐进原则

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这条原则事实上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等彼此之间毕竟有一定的差异。

教师的“教”毕竟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4、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

教学相长是教与学相辅相成。《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郑玄注:“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自反,求诸己也;自强,修业不敢倦。”孔颖达疏:“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己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兑命》曰‘学,学半’者,上学为教,音效;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原意是就教师自身的教与学而言。后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1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2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7”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不知道它的好味道。

8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

9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

10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11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12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原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反思,自我反省;教师知道了自己的贫乏,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更新自己,充实自己。所以说:教学的与求学的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学的一半就是在求学啊”。大概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来我这里做作业的孩子,发现他最近进步很大了。以前一坐下来打开作业,就能东南西北的聊,唠嗑个不停,自然作业就没写几个字了。上周跟他聊了一下,我们做作业的时间就做作业,把作业做完了才聊天,再玩不好吗?做完了作业回家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事情,帮妈妈带一下弟弟…妈妈上了一天的,做了一天的事已经很累了,你是哥哥,要做一个有担当的好孩子!

快期末考试了,做的练习题比较多,我发现练习题都是跟课文内容相关,只要平时有看书都会做。看到他们的作业有关成语故事的练习题,什么成语的故事,说了什么道理,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周五的时候让他们每人带一本课外阅读书回去看,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认真看,但我却发现他们确实能敏而好学的,因为遇到一些不会写了,不会做了,立马就去书架上找他们曾加看过的书,这个让我觉得很欣慧的,他们终于都知道看书有这么好的用处…

有个别的孩子,发现他经常写同音字,作业虽然快做完,可是不检查,做完就了事。提醒他做错了,不马上改,发现他不会做给他资料书让他自己翻阅,他就在那里坐着,对你说的话爱理不理的…

一些数学题,跟网课老师上课学了一点巧妙,就套用在其他题目上,没有检查对不对,就说自己做完了。我知道他的做法是对的,公式硬套,不检查,填满了就算,还自以为是的,我又没有做错,改什么,满不在乎的态度,真不知道该如何教…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这句话真的不假…

很多事情只在于学习的态度,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面镜子,孩子是复印,父母是原件,如果希望孩子改变,父母得先改变。

如果家长能体谅到老师的辛勤付出,让自己的孩子要尊重老师,孩子多少也能学得到知识的。

我儿子也经常不写作业,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我苦口婆心的跟他说要做作业,他就是不做,我都不敢去见他的老师了。

面对作业问题,不愿写!不会写!写得慢!孩子不爱写作业,我该怎么办?

好好的看看书,有输入才有输出!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相长文言文原文全部的内容,包括:教学相长文言文原文、“教学相长”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文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31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