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近义词

诚实的近义词,第1张

您好,诚实的近义词:近义词之1:赤诚

词语释义:忠贞至诚的心意。 造句他满怀赤诚誓死报效国家。

近义词之2:诚恳

词语释义:真实而恳切。如:「做人要诚恳。」

近义词之3:淳厚

词语释义:质朴敦厚。《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南朝梁.

近义词之4:真挚

词语释义:真实诚恳。 造句真挚的友谊是历久弥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务实”的同义词是“求实”、“务本”、“求是”。

务实 [ wù shí ] :1从事实际工作2研究讨论具体问题

例句:1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稳健经营,追求永续。

2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3诚信是做人之母,务实乃成功之道。

4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5务实,踏实做事、忌浮戒躁,企业发展稳步向前。

求实 [ qiú shí ] :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例句:1他那种求实精神实在让人敬佩!

2在进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总是步人后尘,而要大胆、求实、创新。

3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

4我们对待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讲求实效。

5马克思主义讲求实事求是

务本[ wù běn ]:致力于根本。

例句: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

3是以古者尚力务本而种树繁,躬耕趣时而衣食足,虽累凶年而人不病也。

4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求是  [qiú shì ] 追求、探究本质探求真谛、规律及本质。

例句:1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别人,不要吹捧。

2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3对他的工作,首先要肯定成绩,然后再实事求是地指出缺点。

4老师批评学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

5文艺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能扣大帽子。

编号 1196 成语 实事求是 注音 ㄕˊ ㄕˋ ㄑㄧㄡˊ ㄕˋ 汉语拼音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 做事切实,加求真确。

语出《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

典源 《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河间献王德1>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2>,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3>,加金帛4>赐以招之。

繇是5>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6>,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7>等。

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

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

山东诸儒(者)〔多〕从而游。

〔注解〕(1)河间献王德:刘德(?∼西元前130),西汉景帝第三子。

景帝前二年立为河间王。

修学好古,从民间求得好书,必留真本,把精缮的副本还给对方,还加赐财物给他,所以大家都把先人遗留下的书献给他,他的藏书量后来甚至与官方一样多。

修礼乐,好儒术,山东诸儒多从之游。

卒谥献。

(2)善书:好书。

(3)真:正本。

(4)金帛:金,指铜或黄金;帛,丝织物的总称;合起来作为财物的通称。

(5)繇是:自此以后。

繇,音|ㄡˊ,通「由」。

(6)不远千里:不以跋涉远路为苦。

形容来人的热忱。

见「不远千里」。

(7)汉朝:指当时的朝廷。

典故说明 「实事求是」是东汉班固在《汉书》里用来形容河间献王刘德的话。

刘德是西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河间王,卒谥献,故后人称之为河间献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后,古代书籍几乎毁灭殆尽,刘德经常派人向民间访求,因此蒐集到不少先秦时代的珍贵古书,与朝廷藏书量不相上下。

他尊崇儒术,勤于修习礼乐,治学严谨,所以班固称许他道:「修古好学,实事求是。」

到了唐代,学者颜师古曾注解「实事求是」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由此,我们知道,刘德在做学问时,必定依据掌握到的事实为根据,以获取正确的结论。

后来「实事求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做事切实,加求真确。

书证 01《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源)02《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层一层剥削了去,到得本官就有限了;所以反不及他做这典史的,倒可以事事躬亲,实事求是。」

03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九.焦山鼎铭》:「此铭不类商器,当是宣王时臣,则已先(罗)茗香言之;特茗香实事求是,尤令人拍案称快耳。」

04清.谭嗣同《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卷一.金陵测量会章程》:「且此会既为学问起见,尤不应有迎送寒暄种种虚文应酬,方为实事求是。」

05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邵晋涵》:「撰述又有《孟子述义》、《谷梁正义》……,皆实事求是,为学者有益之书。」

06《清史稿.卷五○二.艺术列传一.周学海》:「(周学海)博览群籍,实事求是,不取依托附会。」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做事切实,力求真确。

使用类别用在「仔细求证」的表述上。

例句<01>为学当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学问才能精进。

<02>凡是公务,无论大小,我们都应实事求是,认真面对。

<03>一味构筑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去规划未来。

<04>当法官的他,连处理孩子的纠纷时,都会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05>身为主管,评定属下的绩效必须实事求是,不可以主观的成见为依据。

<06>你当初若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写新闻,怎会落得今日官司缠身的地步?<07>这次选举的结果让人发现,实事求是的政治人物,远比弄虚作假的受选民欢迎。

近义词: 即事穷理,脚踏实地

反义词: 弄虚作假,好高骛远 辨识 参考语词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实事求是]成语解释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实事求是]成语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百科解释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 还解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 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 更多→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为谜底的谜语

1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打一成语)

[实事求是]近义词 踏踏实实 量力而行 脚踏实地 恰如其分 不折不扣 指天画地 量体裁衣 [实事求是]反义词 添油加醋 过甚其词 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 先入为主 先入之见 大吹大擂 徒有虚名 招摇撞骗 故弄玄虚 断章取义 有名无实 添枝加叶 痴心妄想 眼高手低 自吹自擂 表面文章 [实事求是]相关成语 不自量力 力不从心 力所不及 名过其实 弄虚作假 张大其词 [实事求是]成语接龙 实事求是 是非口舌 舌端月旦 旦旦而伐 伐功矜能 能言快说 查看更多 [实事求是]英文翻译

Seek truth from facts

[实事求是]相关搜寻 实事求是是什么

解 释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 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用 法 紧缩式;作定语、补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近义词 脚踏实地

反义词 有名无实、徒有虚名

歇后语 三担牛粪六筲箕

灯 谜 找根据;不图虚假,查明真相

英 文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实事求是既是认识不一致。真理只有一个,认识真理时,就有许多个,立场不同,经历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说的都是实事求是,说法各异,谁是实事求是?哪种说法是实事求是?我认为:实事求是既是从各个方面去说,真理表达多样化,既是实事求是,说的都是实事求是,这就叫实事求是。物质世界,如果没有感觉器官,就无法去认识它,有了感觉器官,也就有了局限,受感觉器官的局限,也就不能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不能认识;第二、就是错误的认识,二者必居其一。无论是伟人,还是一般的人,要么就不说话,要么就说错误的话。你们听了,肯定不舒服。好好想想吧!这才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详细解释: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2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3 示例: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近义词:捕风捉影, 不折不扣 ,指天画地, 踏踏实实, 恰如其分

反义词:望梅止渴, 巧立名目 ,大吹大擂 ,故弄玄虚, 好高骛远

实事求是造句:

1、我很疲倦,却毫不悔悟,不肯强迫自己作出一种服服贴贴,有益而实事求是的姿态。

2、身为主管,评定属下的绩效必须实事求是,不可以主观的成见为依据。

3、我们对自己的估计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4、这次选举的结果让人发现,实事求是的政治人物,远比弄虚作假的受选民欢迎。

5、在说明中要实事求是和清楚明了,但不要动感情。

“”典故: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以上就是关于诚实的近义词全部的内容,包括:诚实的近义词、“务实”的同义词是什么、实事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91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