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养素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性质和特点

什么是营养素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性质和特点,第1张

营养素种类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五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1、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是功能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2、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类脂是细胞膜、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脂类也是膳食中重要的营养素,烹调时赋予食物特殊的色、香、味,增进食欲,适量摄入对满足机体生理需要,促进维生素A、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3、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包括构成动物体结构的骨架物质以及为能量代谢提供原料的物质,是人类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

4、矿物质:是指人体组织中含有的除碳、氢、氧、氮外,其余的自然界的各种元素,凡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的矿物质成为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包括钙、磷、钠、钾、硫、氯、镁;凡体内含量小于体重001%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

5、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在食物中它们常与脂类共存;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在体内仅有少量贮存,较易自尿中排出,但维生素B12例外,较易贮存于体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营养素

百度百科-蛋白质

百度百科-脂类

百度百科-碳水化合物

百度百科-矿物质

百度百科-维生素

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矿物质)。

营养素指食物中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蛋白质、水;微量营养素,即矿物质、维生素。

糖类——由淀粉、蔗糖、葡萄糖三元素组成,是保护肝脏、维持体温恒定的必要物质。长期缺糖,可导致身体消瘦、机体抵抗力减弱。

油脂——脂肪是人体内含热量最高的物质,具有维持正常体重、保护内脏和关节、滋润皮肤、提供能量功能

蛋白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瘦肉、牛奶蛋白质含量较高。

维生素——在孩子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方面,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缺少维C,会导致坏血病等。

水——水是生命之源,环境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参加体育运功,均需要补充水分。严重缺水,会导致死亡。

无机盐——即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铜、锌、硒等),是人体代谢必要物质。如,缺钙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锌会导致发育不良等。

那么,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从哪里来的呢?主要来自于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贝类、豆类、干果类及蔬菜瓜果类食物。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做到营养均衡、分配合理,你会发现,保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儿。

三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x0d\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1、构成人体的组织和器官;2、构成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3、供给热能。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0~12g/kg。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之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则利用率较低。\x0d\脂类包括:\x0d\1、甘油三酯(脂肪)作用包括(1)作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2)维持正常体温(3)保护体内器官;(4)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5)构成细胞膜;(6)合成人体重要物质;(7)参与胆固醇的代谢;(8)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E等,同时还可促进它们在肠道的吸收。主要来源是:(1)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2)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x0d\\x0d\2、磷脂作用包括:(1)提供热能;(2)构成细胞膜;(3)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顺利通过细胞膜;(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主要来自于蛋黄、动物肝脏、大豆、麦胚、花生等。\x0d\\x0d\3、固醇类作用包括:(1)构成细胞膜;(2)合成人体重要的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动物脑、肝、肾、蛋类、肉类、奶类等。\x0d\\x0d\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1、贮存和提供能量;2、是机体的构成成分;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提供热量占总热能的60%~65%。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果糖来自水果、蜂蜜等;蔗糖来自甘蔗、甜类、蜂蜜等;乳糖来自奶及奶制品等;海藻糖来自食用蘑菇等;淀粉来自薯类、豆类、谷类;纤维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等)中;半纤维素来自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

在人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食品中存在和摄入的量较大,称为宏量营养素或常量营养素。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平衡膳食中仅需少量,故称为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多,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

扩展资料:

中国人容易缺少的营养素:

1、缺钙

根据第三次全国营养大调查,中国人目前最缺乏的是钙。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还不到400毫克,仅达到RDA(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不足,就会发生缺乏症的危险。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人们就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该数值称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

因为缺钙而引起各类骨病屡见不鲜,比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等。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2、缺铁

目前我国居民每天摄入的铁量已达到RDA值,但由于其摄入的铁主要是来自于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其利用率和吸收率较低,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铁的吸收率。加之,我国居民习惯食用谷物,而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

所以,尽管我国居民摄入的铁量不低,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却较少,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这使得我国居民存在着广泛的贫血现象,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人体缺铁时,可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食欲减退、烦躁、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等症状。

3、缺维生素A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为维生素A,319微克来自β-胡萝卜素的转化),仅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暗光下的视觉功能以及维护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维生素A缺乏的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的现象。

4、缺维生素D

维生素D直接影响骨质状况的成分是钙与维生素D,而中国大城市人群(20岁以上)中,维生素D正常的人仅占067%,严重缺乏者达到2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养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最缺4种营养素,身体缺营养素8大信号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须营养素。

营养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什么是营养?

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什么是营养素?

食物中存在的、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营养素分类有哪些?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共有42种,分为5类,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营养素有什么功能? 供给能量、维持体温;构成和修复身体组织;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最好的营养素来源是哪里?

我们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主要来从日常膳食中摄入,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大体上需要三餐规律、食物丰富,当然,要适量、不能吃太多,还要结合能量具体消耗情况而定。

吃是一门科学,切不可太随意、或胡吃海塞,现代人们的亚健康大部分和吃有着重要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营养素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性质和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营养素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性质和特点、六大营养素是什么、人体三大营养素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76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