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中的经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意思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这种依存关系有同时的异时的两种,异时的依存关系,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时的依存关系,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是主而彼是从。前者是指纵的时间,后者是指横的空间。因此,所谓宇宙,在时间上说,是因果相续,因前复有因,因因无始;果后复有果,果果无终。在空间上说,是主从相联,主旁复有主;没有绝对的中心;从旁复有从,没有绝对的边际。以这种继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而构织成这个互相依存,繁杂万端的世界。
但不论是异时的因果关系,或同时的主从关系,其根本条件,皆不出五蕴。由五蕴因缘和合,而构成山河大地和有情众生的器世间与有情世间。
但是,五蕴世间,森罗万象,生灭变异,刹那不住;在这万法生灭变异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一个规律或法则呢?有的,这法则,就是佛法上的‘万有因果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千经所指,万古不变的真理。
所云“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两句话,分开来说各成正理,如果连在一起,做方便说,其以悲心愿重欲度凡夫不致堕落,亦无可非议。但是欲觅无上菩提必不可得,倘有邯郸学步者误谓是说为了义,即有谤法之嫌。理由是:
1、万法皆空,是佛法,佛法就是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个法,“实无有法如来可说”,既无所说、又无所有、因毕竟空、故不可得,《心经》云“是诸法空相、无智亦无得”,诸法也就是所谓的万法,这个万法,包括因果。说到究竟空处,空相亦空,经云“不生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实无一法可得。佛在《金刚经》上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万法皆空是这个意思。这个境界就是见性。因此,万法皆空,说到底是见性成佛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万法皆空,因果亦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因果不空,是世间法,在世间法里,所云“因果的转变不空、循环不空、相续不空”等因果的法则,才称得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说穿了,因果法则只是一个相对真理,三界六道是因果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如果是由圣入凡,出入无碍者此又另当别论),在这个世界,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无不受着因果业力的支配。因此于此法中非但因果不空,万法皆不空。不空是因为不见性,见性即空,未见性即不空。因而,如果未见真如本性,妄言本空,作恶无过,拨无因果,那么因果报应,就不能避免。
3、所云“转变、循环、相续”等相,都是世间的有为法、生灭法、轮回法、外道法,不是佛法。佛法实无一法可得,更无所谓转变、循环、相续等相。祖云:“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清净即是心空,即是诸法空相、万法皆空,无智无得。空而无得,因果何来?若有因果即是染污,染污不是佛法。祖云:“何其自性本不生灭”,既无生灭、何来循环?若有循环即是轮回,轮回不是佛法。祖云:“何其自性本不动摇”,既无动摇,何来转变?若有转变即是无常,无常不是佛法。又如《金刚经》所言,三心本不可得,既无过现未来,何来相续等相?若有相续,即是妄想执着,妄想执着不是佛法。故《 达磨血脉论》说:“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4、所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告诫我们,不要听说万法皆空,就以为因果也空了,那只是究竟空理,凡夫不要空谈空理,而应立足现实,于世间法中修行,务须深信因果,修十善业,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者误传误会导师语意,认为修到毕竟空处仍有一因果不空,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因果就是系缚,使人不得解脱。因果如果毕竟存在,世上就不会有解脱的圣人了,怎么修都有因果在尽头候着,那样谁还有超越的希望呢?
5、综上所述,“万法皆空”与“因果不空”,这是两个不同概念,涉及两个不同范畴,代表两个不同境界。若作同日之语,则正解亦可。如若将出世法混同于世间法,强于万法皆空之外别立一法不空,即如祖言:“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
那么,为什么因果不空呢?
空与色,空是本体,色是空产生的现象。
比如:
水与波,水是本体,波是水移动产生的现象。
波是水面起伏产生的现象,所以说波与水没什么差别;
水面起伏能产生波象,所以说水与波没什么差别;
波是水面起伏产生的现象,所以说波就是水;
水面起伏能产生波象,所以说水就是波 那是因为,因果不一样,它是有常性的,因不离果,果不离因,就像春夏秋冬、日出月落、生老病死一样,它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客观现实)
不要去纠缠因果这个词,佛经佛理看多了,很容易会头晕,因果即非因果,只是把这一种客观现实叫做“因果”而已,就像肚子饿了就会想吃东西,吃完了会不饿或者没那么饿一样,都是客观现实。
所以,佛说“四大皆空,因果不空”也只是道出了“世事无常,因果有常”而已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其中有内在的含义。
万法皆空,这句话是经典,也是大家公认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因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其实缘起缘灭就是因果。因为因,所以果。
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我们的法师方便说这句话,是为了慈悲发心,想告诉三界有情众生。万法缘起缘灭。万法因缘生。这样的道理。第一、是为了让众生看破万法存在的本质是空。因为是有条件的。条件一旦变,则万法变。也可以说是诸行无常。第二、佛开示的四谛。苦集灭道。这是苦,我已离。这是集,我已断。这是灭,我已证。这是道,我已修。也是因果。知道这是苦,就必须知道苦的因。苦的因就是集。那怎么消灭集呢,就是灭。那么修行灭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道。这些话逻辑贯通也是因果。
因果的道理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要知道我们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也是因地发愿,修行菩萨道,果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位。所以也就可以来推算:在我们所能知道世界中,万法皆空,因为万法都是因缘生。因果不空,也是因为万法因缘生。
这个已经说了很多次,但是佛法的教学不怕重复,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佛法跟中国古代教学不同,为什么要不断的重复、多次的重复、不厌其烦的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因为没有开悟,所以就要重复。重复是中国人所谓的苦口叮咛,这是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真正知道要感恩。若不是一再的重复,我们非常健忘一转眼就忘掉了,哪里会成就?千叮咛万叮咛,我们都回不了头,从这个地方才晓得自己业障多重。业障深重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但是并不理解,不能体会。真正能体会到一些,感恩的心就生起来,回头的念头也会生起来,真正会去依教奉行。万法皆空这是真的,没有一法是实在的,《般若经》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讲得太多了。玄奘大师翻译的《大般若经》六百卷这部经典,是佛经里面最大的一部经。《华严经》才八十卷,《大般若经》差不多有十倍《华严经》这么大。它讲什么?讲万法皆空。中国古人不喜欢繁复,与印度人不同。中国人的言语文字都讲求简要详明,愈简单愈好;简单扼要,也要详细明白,好文章、好言语没有重复的句子。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开悟的人不多,比不上印度人。印度人开悟的人,比我们中国人多得太多了,为什么?印度人是不断在重复、不断在反覆,我们现在想想有道理。中国人的根性,上根利智用这个方法行,点到为止,中、下根性就不得力。而佛在印度讲经这套方法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国学佛的人有几个人认真的读过?没有。在《大般若经》里面取一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取这一卷就可以了,其他五百九十九卷都可以不要看,专看这一卷,这一卷是般若的纲要。念《金刚经》的人很多,而开悟的人不多,什么原因?你要把那一部分五百九十九卷多念几遍,再念《金刚经》就会开悟。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听《金刚经》开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惠能一人。几千年来只有这么一个人,惠能以前没有,惠能以后也没有,所以不断重复有它的必要。《金刚般若经》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什么意思?能得,能得的不可得,空的;所得,所得的是外面的东西,我们讲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所得的。所得的这些东西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也就是没有自体,因缘所生。这佛经里面说得很多,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缘聚这个相就现前,缘散这个相就灭了。你不要等到缘散才晓得这是空的,正在聚合的时候,你就能看出这是假相,不是真的,所以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是把这些现相当真,你就错了,相是妄相、幻相。佛家还有一个名词说得很好听叫妙相,妙相是什么?妙相是空的,妙相是假的不是真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是说明所得的也不可得。能得不可得,所得也不可得,所以说万法皆空。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今天这个身相可不可得?不可得。这个身体是缘聚,佛为我们讲,归纳大类为色受想行识,这个身是五蕴集合而现的身相。缘聚时就有这个相,缘散这个相就没有了、就灭了。缘聚,也有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它存在,这个存在佛讲是「如露亦如电」,露是什么?露水。说露水就是说它存在的时间长一点,像平常人大概能活六、七十岁,古人讲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就是如露。还有短命的,几岁、十几岁、二十岁过世的就像闪电一样。这是说明现相存在有短暂不同,它是有限的。短暂何以不同?我们今天知道是业力。每个人的寿命,绝大多数人的寿命都有一定,你们看《了凡四训》,孔先生算袁了凡的寿命五十三岁,很准确。每个人的寿命,如果你没有大善、大恶,你没有办法逃过这个数。人有一定的寿命,寿命不长,几个人能够逃过数?我们自己的寿命多长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己总要警觉到佛经讲的大原则,「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人的生命更是脆弱,一口气不来,就又一世了。只有真正聪明人,他才有这么高度的警觉,抓住现前宝贵的时间好好的修行。为什么要好好修行?因为因果不空。我们要修善因,不要去搞恶因。你要去造恶因,你的果报是往下坠落,一世不如一世,那真叫可怜,没有人能救你,佛菩萨虽然慈悲也没有办法救你,能救自己的,除了自己没有别人。佛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是把我们自己救自己的理论、方法教导我们,这是佛菩萨能做得到,他能帮得上忙。我们要接受,我们要理解,我们要如法修行才真正能救自己。我们不信,解得不够透彻,又不肯认真去做,我们还是堕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因果为何不空?因,也是刹那之间就变成果,因变成果,因空了;果又是下一个果的因,果又变成因,果也空了。由此可知,因果也是空的,因果怎么会不空?因果不空,前面这一句话就讲不通。万法皆空,因果是属於万法里面、还是万法以外的?当然属於万法里面。万法皆空,因果也空,何以说「因果不空」?这是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会变成因,是说它转变不空的意思;另外一个意思是因果「相续不空」,永远是相续的。我们一个人,造业是因,受报是果,受报的时候,他又造业,永远在相续,永远在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转变、相续、循环,这三种不空的特性。佛菩萨是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劝勉我们断恶修善,劝勉我们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样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果然离苦得乐,还要发大慈悲心,再回到六道轮回里面去教化一切众生。我们要问再回到六道轮回里面,他受不受苦?给诸位说,他不受苦了,因为他苦乐的结解开了。迷的时候有苦,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悟的时候没有了。真正觉悟,《金刚经》里举例,忍辱仙人在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割截身体,现代的话是「凌迟处死」,这是刑法的名词,恐怕诸位还不懂;这等於说这个人犯罪判了死刑,怎么执行法?不是用枪决,不是用杀头,那很痛快,受的罪少;「凌迟」是什么?用刀子在身上一片一片的割,把他割死,这个多苦,多残忍!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苦不苦?他一点也不苦。你问,「他为什么不苦?」他知道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执著这个身是我,随他怎么割都不苦,一点痛苦都没有。为什么我们割一点就觉得痛得不得了?是因为把这个身体看作自己的,严重的执著,执著得愈重,痛苦就愈多,是这么来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假相,所以他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歌利王造作重业,他没有开悟,他要受果报,所以仙人发愿,将来成佛先度他;佛不度无缘之人,歌利王跟佛也结下很深的缘。佛菩萨慈悲,决定没有瞋恚心,也是做好榜样给我们看,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这是因果不空,记住,它的三个特性是转变、相续、循环。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叫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又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谁可以解答这里的因果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