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什么颜色的

火星是什么颜色的,第1张

红色,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

火星为太阳系中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

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视觉上呈现为橘红色是由其地表所广泛分布的氧化铁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扩展资料

特征

直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月球的两倍,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月球的九倍,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38%、月球的24倍。火星体积约为地球的15%,质量约为11%,表面积略小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还要小很多。

2012年8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尹安在分析了100张来自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卫星后发现,火星有类似地球主要板块划分的构造特点。长期观测火星发现,南半球地势比北半球高,北极盆地显示有过大撞击,推论约45亿年前遭冥王星大小天体撞击之后,不但形成火卫一和火卫二。

亦逼使内核热能散溢出上地幔、内部搅拌逐渐停止,无法以发电机原理持续对流生成磁场。由于火星比地球小,相对表面积与体积成反比而较大,因此火星核心也冷却得比地球的快,地质活动趋缓,磁场和板块运动消逝,太阳风带走大气变薄导致气压偏低,而造成液态水在低温就会沸腾、无法稳定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星

荧惑,即是火星别称。又被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在星占学上,荧惑为勃乱的象征,所以火星常和残贼、疾、丧、饥、兵等恶象有关。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百分之五十三,质量为地球的百分之十一。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据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员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地下水湖)。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扩展资料

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称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

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约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2009年10月26日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为夏至,北半球处春季。

火星轨道和地球的一样,受太阳系其他天体影响而不断变动。轨道离心率有两个变化周期,分别是9万6千年和21百万年,于0002至012间变化;而地球的是十万年和413万年等,于0005至0058间变化(见米兰科维奇循环),火星与地球最短距离正慢慢减小。

至于自转轴倾角,火星是2519度,但可由13度至40度间变化周期一千多万年,不像地球的稳定处于221和245度间,是因为火星没有如月球般的巨大卫星来维持自转轴。也因没有大卫星的潮汐作用,火星自转周期变化小,不像地球的会被慢慢拉长,因此现今两行星的自转周期相近只是暂时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星

从个人角度而言,被称为“荧惑”的火星是一颗福星。

在古代,火星因为行踪不定而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荧惑”星,到后来,之间演化出一个词语叫“荧惑守心”,这个词的本意为:一个国家的大脑有灾祸了,后被人们意指为:一个国家的大脑不就是皇帝吗,皇帝有危险,也是意味着国家可能会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所以,火星在古代通常被人们用作为灾星的象征。

在这个科学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人们心目中,火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前人相比,我们现在能够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阐述火星究竟是“福星”还是前人所谓的“灾星”了。 我们都知道,地球已经经历了长达46亿年的漫长的生命旅程了,随着人类数量不断增加,对资源的不断攫取,地球上的环境可能对于人类而言已经不再适合人了生存了,于是人们吧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火星作为第二个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发现后,科学家们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火星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家园,所以,火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也说不定,从这一方面看,火星是人类名副其实上的“福星”,但是,在某种情况下,火星也有可能变成人类的“灾星”。 假如在未来的某一天,身处在太阳系中的木星变成恒星的话,火星甚至会有被摧毁的风险,不仅如此,火星可能偏离自身的轨道,对地球产生致命的威胁,还有一点就是,火星星球可能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卫星了,我们就不是那么容易从火星上获取相关的科学资料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阻碍科学进步与发展。是灾星,还是福地,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评判。

[huǒ xīng]

火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最高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

2016年8月24日将出现罕见的三星一线天文现象。美丽的土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

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 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 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中国则称为荧惑星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

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不过据天文学家推算,在从公元1600年到2400年这800年间,火星与地球的近距离只能排在第三位。根据推算结果,到2366年9月2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为约5571万公里。而到2287年8月28日,两者将更为接近,距离为约5569万公里。

一般来说,火星和地球距离近的年份是最适合登陆火星和在地面对火星观测的时机。

火星文化

火星在西方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在希腊人之前,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后来的古希腊人把火星作为战神阿瑞斯,而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神话,将其称为“战神玛尔斯”。北欧神话里,火星是战神提尔。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在中国古称“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星体运动

自转与公转

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称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

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约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2009年10月26日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为夏至,北半球处春季。

火星轨道和地球的一样,受太阳系其他天体影响而不断变动。轨道离心率有两个变化周期,分别是9万6千年和21百万年,于0002至012间变化;而地球的是十万年和413万年等,于0005至0058间变化(见米兰科维奇循环)目前火星与地球最短距离正慢慢减小。至于自转轴倾角,火星是2519度,但可由13度至40度间变化周期一千多万年,不像地球的稳定处于221和245度间,是因为火星没有如月球般的巨大卫星来维持自转轴。也因没有大卫星的潮汐作用,火星自转周期变化小,不像地球的会被慢慢拉长,因此现今两行星的自转周期相近只是暂时现象。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的卫星

火卫一(Phobos,英语发音"FOH bus"中译:弗伯斯)呈土豆形状,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 它是火星的两颗卫星中较大也是离火星较近的一颗。火卫一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也是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与其主星的距离中最短的,从火星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卫星之一,也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火卫一上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叫斯蒂克尼撞击坑,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在逐渐变小,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火卫二(英语发音:Deimos ,中译:戴摩斯)是火星最小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为62千米(39英里),逃逸速度为56 m/s (20 km/h)。它是火星较小和较外侧的已知卫星,另一颗是火卫一 (弗伯斯)。 火卫二与火星的距离是23,460千米(14,580英里)以303小时的周期环绕火星,轨道速度为每秒135公里。

在希腊神话中火卫二是阿瑞斯(火星)与阿芙罗狄蒂(金星)的另一个儿子。“deimos”在希腊语中意味着“惊慌”。

地形地貌

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

真实的火星地表景观

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和水冰组成的极冠,风成沙丘亦广布整个星球。

地貌还原

2013年1月初,一位名叫Kevin Gill的软件工程师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从NASA那里 获得的火星地形资料成功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火星。

令人惊讶的是,Kevin Gill所制作火星原貌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克隆版本的地球,其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海洋、山川以及沙漠。Kevin Gill介绍说,他在制作这些火星的地貌复原图时严格遵照了NASA火星轨道探测器所提供的地形资料来进行,同时也考虑到了一些地理纬度以及大气环境对气候以及地表特征的影响。

比如,火星的奥林匹斯山以及其它环形的火山由于其海拔较高,所以并没有像平原地区那样覆盖众多的绿色植被,而在制作火星赤道附近的地表时Kevin Gill则借鉴了地球萨哈拉大沙漠以及澳洲中部沙漠的地形纹理。

同样的手法还被用于制作火星高纬度、低纬度以及极地地区的地貌,其中高纬度的纹理素材来自于地球上的苔原及冰川地貌,火星极地的纹理素材来自于俄罗斯北部地区,而火星热带和亚热带的纹理素材则取自地球上的南美洲和非洲雨林地区。

不过,Kevin Gill也坦言自己只是出于兴趣才制作这些火星的地表复原图,其本身的科学性并不强,但他本人希望借此来引起更多人对于这颗红色星球的兴趣。

以上就是关于火星是什么颜色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火星是什么颜色的、火星还叫什么、火星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10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