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

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第1张

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

中文速记法,是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速记”有三种解释:一是快速记忆;二是快速报道;三是快速记录。本文论述的是快速记录汉语言的中文速记。

一、中文速记的概念

权威工具书对“速记”均有定义。1933年版《辞源》:用简略之符号,记录他人口说之语音,谓之速记。1960年香港版《中文大词典》:速记,用简单符号,迅速记录言语之法也。1979年版、1999年版《辞海》:速记,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符号的设计,各家不同。速记记录,往往须经过整理,转写为文字。

综合各家学说,“中文速记”的概念可归纳为:以汉语言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简便的特制符号和缩略手段,快速地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别人言语和自己思想的方法,谓之中文速记。这一概念揭示了中文速记(以下称“速记”)的内涵:简单的、便于书写的记录汉语音节的符号体系;借助了有规律的缩略手段;具有与言语发音速率相当的记录速度;具有比书写汉字快的书写速度;以言语、思想为对象。

“记录语言”是速记符号与汉字的共同目标,但速记符号与汉字是不同的符号体系。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表意符号,使用范围广,适用人群大,具有社会通行、可以流传的特点;速记符号是替代汉字符号的符号,是汉字的衍生物,记录下的是汉字的音节,本身并不表意,只是将声音语言或内部语言迅速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桥梁。再者,流派众多、尚无全国统一方案的速记符号目前难以取得与汉字同等的地位和作用,不具有社会通行的特点。

之所以人们要创制一套代替汉字的符号体系,主要是从书写方面进行考虑的。方块汉字形体复杂,书写速度远跟不上口语和思维的速度,单位时间内书写的数量极为有限。从汉字结构的简化、笔画的缩减到行书、草书的流行,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提高书写速度。然而,围绕提高汉字书写速度的各种努力,仍然还没有彻底解决汉字在记录效率与书写速度方面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可以预见的一个时期内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各种替代汉字的速记方式应运而生。速记符号数量少、形体结构和内部组织简单,书写简便、灵活、快捷,使用速记符号记录,实现了书写速度与言语速度、思维速度最大限度的同步。

二、中文速记的特点

速记具有“三性”:快捷性;简单性;表意性。“三性”所体现的共同特点就是“书写迅速”。通过简单音节符号替代汉字并实现书面快速记录汉语言,意味着一个用汉字要写十几笔乃至几十笔才能表示的词语,用速记符号只需一笔,更意味着大量同音字也只需用一个符号“一符以蔽之”。速记符号拥有以简驭繁、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优势,突出了速记的快捷性、简单性和间接表意性。

速记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汉字与音节符号数量比(含笔画比、速率比)的反差上。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集单字14,872个,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修订本)收集了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在内的单字1万多个,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集了单字19,485个。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书写现代汉语所用的通用汉字,除已停止使用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外,基本单字实际上只有《新华字典》统计的有5,641个(另有专用字7,234个)。尽管常用汉字数量并不多,且已简化到了相当程度(字平均笔划为6划),比起古人用篆体字书写简捷多了,但在进行口语记录时,仍难以克服汉字书写速度与发音速度之间的矛盾,无法“音落字出”。一般情况下,一个写字快的人一分钟至多能写35―40个可供辨认的字,与平常一分钟140字以上的口语发音速度之间存在着很大反差。亚伟式速记根据同(近)音合并、四声合并的原则,所创制的音节符号仅有327个,且每一个符号仅有一笔。以《新华字典》统计的数量计算,通用汉字数量与速记符号的数量比是(5,641+7,234)∶327,平均笔画比则是6∶1。用327个音节符号进行以词语为单位的连写,通常一分钟可记录下140―160字,与日常口语发音速度基本同步,经过专门训练,速记的速度可达到200字/分以上甚至更高。

速记的特点,表现在其符号的高度组织性、系统性、规律性和技巧的灵活性上。亚伟式速记是拼音制速记,汉语的全部词汇均由48个声韵符号拼缀而成,体现了系统的科学性;48个呈曲线、直线和圈形的基本符号,皆由“OK”中的圆形和曲线、直线分解而出,易于书写且符合手写生理习惯;所有的缩略方法与符号,表面上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却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所创制的符号和方法可以在遵循规律和法则的情况下,由自己灵活、自由、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和缩略方法。速记“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把经济效益原则贯彻于书写活动的宗旨。

速记的特点,表现在以记音为手段、表意为目的上。汉字作为社会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为求精确、严密表意,以致形体复杂、书写缓慢,难以快速记录他人的讲话和自己的思维,而速记则用特别简便的记音符号快速替代汉字。尽管速记符号和汉字都是记录和传达汉语言的书写符号,但二者功用不同。汉字是精确记录和表达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具有表意的直接性;速记符号是代替汉字实现快速记录和传达汉语言的书面符号,需要经过整理才能成为转换为书面文字,因此在表意上是间接的。速记符号表意的间接性,表现在其对于汉字的替代性上,只需经过符号的转换即可实现表意。

速记的特点,还表现在速记稿与文字稿在风格上的明显区别上。虽然汉字文稿和速记稿都可以称为书面语,但速记稿更接近口语,具有强烈的口语性,原因在于它能够忠实地记录讲话人的口语。一份比较完整的速记稿,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可以使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而文字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遣词造句、增删修改,因而它比之速记稿就更准确、简洁、紧凑和完整,也更具有文学色彩。此外,速记的特点,还表现在速符与汉语言词汇同步发展方面,汉语词汇中新增加了多少词汇,速记符号就会在基本符号不增加的情况下随之增加。

速记的“书写迅速”与汉字的“快写”,如硬笔书法的快写、运用草书以及缩略等,在概念上是不同的。汉字的快写,既没有脱离文字本身的形体结构,又没有与汉语的发音速度相平衡,自创的一些简化字、简单符号、代号和缩略词语来作“快写”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写速度,但仍不能与速记相提并论。

三、中文速记的用途

速记在一般应用与职业应用两个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作为一种快速书写、记录的工具,速记在个人的一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可以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听写,即记录,做到“音落符出”;二是想写,即写作,做到“心想字落”;三是看写,即抄写,做到“眼见符到”。

作为职业应用,速记的应用更是多方面的,以下只是体现了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是会议记录。无论是报告会、讲演会、座谈会,还是办公会、研讨会,都需要专门的记录人员。很多会议,主讲人往往只在PPT上显示一些提纲,演讲内容往往多于文稿内容。运用速记,不管在任何场合,只要有一支笔、几张纸,就能够出色、完满地完成记录任务。著名的“巴黎公社会议记录”、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许多文件,都是由速记稿整理而成的。

二是文秘记录。在***口授文件时,秘书人员用速记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打印成文,送***审阅签字后迅速发出。一两个小时,可以处理数十份文件,工作效率十分惊人。此外,用速记记录电话,接待来访,会使秘书人员的工作表现更加出色。

三是采访记录。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最讲求时间和效率。在采访中使用速记,会比不使用速记的人获得更丰富、更详实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擅长速记的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就是用速记搜集了朱德同志传记的素材,并用速记撰写出了《朱德传》。

四是法庭记录。法庭调查记录和审讯记录都要求详实准确,不可含糊和遗漏,记录案卷存入数据库可作为判案的法律依据,也可核准备查。目前,我国法院系统已将速记作为法庭记录的主要手段。

五是撰写稿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笛福和萧伯纳都曾运用速记进行创作。也有一些作家用口授的方式请速记员合作进行创作,如俄国的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前苏联的西蒙诺夫、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许多作品就是由速记员记录整理而成的。我国出版的《聊斋评书》、《单口相声集》等,也都是由速记稿整理而成。目前我国许多作家也开始聘请速记师从事写作。

六是外语翻译。从事口语翻译(除同声翻译)的人员掌握速记技术,在口译过程中,借助速记记录下对方成段的讲话,可以保证翻译内容不遗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至于书面翻译,晚清文学翻译家林纾的故事就是一个范例。

速记技术渗透在所有汉语言文字应用的领域,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职业应用中,速记技术作为杠杆,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

学习速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重在实践。

多积累。教材里的略符是有限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生僻词语要按缩略法的定义创制出新的缩略符号进行积累,多练写几遍后,再把它们收进自己的《略符手册》中去,以备以后一时之急需。 

熟键盘,学速记的第一步。速记机的击键特点是双拼和并击,双拼既左右手拼写音节各异,并击即多键同时并击。学习速记,必须适应这种击键方式。熟到什么程度呢?即所有音节,想一想能正确击打。

多应用,速记的学习在于应用,初学者可采用汉字夹速符的方法记录笔记,随着学习的深入,就可以用速符夹汉字的方法,直到实现全部记录速记化。

多听写。听写是速记的最基本功,开始写课文,课文写熟后可以听写报纸、杂志或本专业的有关文章,开始慢,逐渐快;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帮你进行速度的提高,采用自念自录,也可以录其他同志的声音,进行练习

学速记,学习各种速记技巧。包括他人成熟的经验及自己摸索的技巧。

靠实践,“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个人诚心诚意想把速记学好,可能做不到,但不会离结果太远。没有一个女子是先学会了如何生孩子再嫁人的。没有一个速记员是先学会速记再来做速记的,所以边做边学,靠实践学习。

速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ù jì,“速”就是快,“记”就是记录。简言之,速记是一门用特殊符号系统记录语音的快写实用技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速记还是传统的手写速记,记录后的稿件是一个个类似蝌蚪的符号,而且需要一段时间把速记符号转化成文字。现在兴起的电脑速记,记录的结果是普通文字信息,不需要再做文字转写工作,能够跟说话同步。电视里现场直播中能够立即出现字幕,电脑速记员就是幕后英雄。

手写速记和电脑速记,各有各的用途,不应该相互排斥。手写速记的最大优点是,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记录,轻便简捷,无需电源,特别是重要的会议,在进行安检时,它不会被排斥的。你看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大部分的代表是拿着笔来做记录的,所以说手写的速记是人们离不开的记录工具。

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书写。由于中国汉字的笔画繁多,书写缓慢,平均每分钟只能写40左右个汉字;人们的讲话速度一分钟一般在120 ~ 180字之间。在同一时间里,思维速度比讲话的速度还要快,因此,用汉字记录人们的讲话,总是说的多、记的少、漏的多,笔头跟不上舌头,用汉字起草文稿,往往是想的快、写的慢,笔头跟不上思路。

人们的学习能力,由于受现有工具(文字)的制约,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人们的听力一般每分钟能接受120~200个左右字,而我们现在写汉字仅能写40左右字(中学生30左右字),如果把书写速度提高到120~200字与接受速度相等,学习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表明学习的工具(文字)为我们无可奈何地、不知不觉地拖住了,使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效率没有得到极大的发挥。

速记的特点是记录的速度快、效率高,它可以用比汉字快三倍以上的书写速度来记录别人的讲话或自己的思维,它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灵感迅速地记录下来。因此,速记在很多的重要场所和学习中,为争取时间,使记录的内容详尽、完整和准确,提高了记录的效率与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速记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所以,我们平常所提到的速记,主要是指速记术。速记术和速记学是完全二个不同的概念。

速记学是与语言、文字、汉语拼音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学里的一个实用学科。它研究速记术的原理结构,使书写与口语等速。速记是应解决语言发音速率与文字书写速度的矛盾而产生的。世界上不管哪一种文字,用它来记录瞬息万变的语言是不可能的。这是速记学存在的原因。

速记学的内容通常包括速记史(速记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速记原理(速记的理论)和速记术(速记的技巧)三个部分。

(1)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速读记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右脑开发的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学生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形成眼脑直映,最终提高阅读、记忆、理解、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 《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网》学习,下载软件试用。

(2)图像法(又叫联结记忆):图像法也是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发挥右脑想象力来联结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来实现超大容量的记忆。如果能够结合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及其它方法,帮助会更大。

(3)导图法(又叫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在学习、记忆方面帮助都很大。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我用过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看看。

方法:

第一,阅读。(1)阅读《速记学概论》,阅读教材中的“词语符号”和“速记读物”。阅读《速记学概论》是了解速记的来源、原理、作用和历史以及学好速记的方法,对“六多四练”(六多:多练习、多认读、多译写、多应用、多积累、多听写;四练:练速度、练翻译、练毅力、练听力‘北方速记’第四版41页,第三版35页)加以理解和重视。端正学习速记的态度、认识及观念,一旦开始学习,就要用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学习风格、刻苦练习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斗志,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2)阅读“词语符号”和“速记读物”,其目的就是掌握速记的基本过程。这是加强对符号识别能力的锻炼,一定要反反复复的,一章一章进行,千万不要这课不熟就练下章,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认真对待。开头可能很容易,千万别有“容易”就可“马虎”过关的念头。

第二,抓准。要学好速记的基础符号,“准”是关键,在写“准”的基础上,提高书写速度。第二章声符,第三章词语连写,看似简单,其实它们是全书的基础的基础。凡是拿到教材的朋友、读者、学员,要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把它们真正的掌握,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轻视。检查一下,自己写出的18个声符,与教材上有何区别:比例、角度、曲势和笔顺与行线的关系,有没有写出的符号角度、比例、曲势超出教材中的要求;在收笔处是否带尖和带弯。最好用透明纸进行描写或在书上用铅笔描写,要求基础符号书写一定要“准”,不准会影响今后的学习。

第三,记住。牢记各章的“拼音符号”和“缩略方法”。“拼音符号”就是我们所说的速记“文字”,从第三章开始,每一章都分别介绍 20 ~50多个拼音符号。要掌握:(1)这些拼音符号的形状;(2)它们的读音;(3)它们的写法;(4)它们所代表的汉字;(5)由它们之间相互连写出的“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与汉字的关系。除了牢记,还要写准,这时,还要注意:a比例,b角度,c曲势,d与行线的关系,e运笔的方向。在记忆上,要先记住最常用的词语和符号,最好在自己的笔记和日记中,采用速记符号夹杂汉字,或汉字中夹杂速记符号的方式,边学边用,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第四,灵魂。要掌握十六种缩略方法,掌握它们的定义和使用的条件。“缩略法”是速记的灵魂,要快必须讲究略法,如果一个一个符号拼写,虽然能比写汉字能快二三倍,但还是实现不了与语音齐飞和音落字出的记录效果。只有掌握缩略方法和灵活运用缩略符号,记录的速度才会提高到惊人的记录速度和效果。比如: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中国工人阶级、人民、革命、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等等,先把这样的常用词语符号掌握好、运用好,就能提高自己学习速记的信心。

第五,范文。要掌握和反复练写“速记读物”。“速记读物”是本式速记提高记录速度的前导,采用范文进行听写训练,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全书中的“速记读物”,积累起来大约有一万多字,如果大家能把教材中的文章按照教学的速度,记录下来,再听写生僻的文章,最多能差三四十字左右。如果教材中的文章,都能达到一分钟听写180~200字时,那么在记录生僻文章自己就可以达到140 ~ 160/分的记录速度,随着自己的应用和熟练程度,经过半年或一年以上,实现记录180 ~ 200字/分的速度,必能实现。在练写“速记读物”的时候,首先要能流利的认读全文,不看教材、不看作业,在白纸上边听边写,这是实现速度升级的最好方式。

第六,写练。速记是写出来、练出来的。“写”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只有写得多了,练的多了,应用的次数多了,自己的速记符号在写和练习过程中,就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速记学习不要死记硬背,就是指:“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很快的掌握速记。”运动员的技能和技巧是通过长期反复训练中获得的,中国女排的“三从一大”(三从,既:从难、从严、从实战;一大,既:大运动量)训练方法,不仅是中国女排的训练法宝,连外国的运动员也把它作为训练的法宝。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速记就是掌握工具,因为速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我们必须掌握它,只有掌握了速记的真实本领,我们才有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的本事。

第七,切忌。学习速记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要“天天练、时时写”,用文艺界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口不离曲”、“冬练三九”等等。笔和纸(本)不离手,如果自己是办公室人员,当领导来到自己这里做指示、下任务,自己要及时、马上拿起笔和纸迅速记录领导的语言,然后进行复述,待领导走后,自己应马上用计算机整理出来,一是执行,二是传达,三是存档。自己是学生,那自己首先在自己的课堂笔记的封面上,写上醒目的《某某学科课堂笔记》,以免让老师说自己:“上课不注意听讲竟练速记,自己不务正业”的嫌疑。学生的课堂笔记是最好的实践,老师课堂讲课的语言速度一般在140~180字之间,记录开始抓纲要,逐渐进行详记,一般经过半年以上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实践。其优点:一是认真听课得到重要的学习内容;二是为自己全面复习有了基础第一手资料;三是自己又一次的听了老师讲课要点,知识记忆的牢固;四是实践了速记技术和技巧,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全部的内容,包括: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怎么自学速记、我想问一下所谓的速记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44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