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

链霉菌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第1张

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是原核生物。

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是最高等的放线菌。放线菌目的一科。

有发育良好的分枝菌丝,菌丝无横隔,分化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65孢子丝。孢子丝再形成分生孢子。 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颜色因种而异,是分种的主要识别性状之一。已报道的有千余种,主要分布于土壤中。

扩展资料: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基内菌丝多分枝,一般横隔稀疏,很少断裂,常产生各种水溶性或脂溶性的色素;气生菌丝比基内菌丝稍粗,为外鞘所包,气生菌丝部分分化成直形、柔曲、钩环状至松敞或紧密螺旋形的孢子丝,时常含50个左右的孢子,短者含5~10个孢子。

孢子为节孢子,由菌丝断裂而成,有的脱去外鞘,有的携带外鞘或残余,外鞘决定孢子的表面结构;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9~76%。本属菌种数最多,分类鉴定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孢子丝的形状、孢子的表面结构、孢子的颜色和在有机培养基内是否产生类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分类指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霉菌

球孢乳链霉菌为链霉菌科、链霉菌属。孢子卵圆形、长圆形,表面光滑。中温好气菌。罕见。 1941年克氏名此菌为乳球孢放线菌(Act.globisporus lactis)。此菌归球孢或**类群。只对一些链霉菌有作用。 只有两株菌59和221号,分离自高加索和奥德萨附近土壤。

孢子丝是一种气生菌丝分化的孢子的菌丝,主要功能是繁殖。

大多数放线菌的气生菌丝发育成熟后,在其顶端形成的可分化成孢子的菌丝,又被称为孢菌丝或繁殖菌丝,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丝的分支有对生、互生、丛生和轮生之分。形态分为直、波曲和螺旋三种类型。螺旋有松、紧、大、小之分。大多数左旋,少数右旋。孢子丝的形态和着生方式可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菌丝和孢子的区别:

菌丝: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组成真菌的营养体,即菌丝体。菌丝一般分为两类,一为无隔菌丝,即菌丝没有横隔壁,可视为一个单细胞,具有多个细胞核,如低等真菌中的根霉、毛霉、水霉等的菌丝。另一类是有隔菌丝,即菌丝具很多横隔壁,将其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有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如高等真菌中的青霉、曲霉、蘑菇等的菌丝。

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它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产物;多数为单倍体,少数为二倍体。孢子一般为单细胞的,也可能是多细胞的繁殖体。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形成了孢子的多样性。

一、杀菌剂混剂和杀菌剂混用到底是什么?

混合使用是由农药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农药混合使用。混剂则是预先加工好的商品化制剂,用户买到了混剂后已不能改变其中的农药有效成分组成,因此,不管需要不需要,买来的混配制剂中的各种成分都只能一次性地全部喷出,一些原本并不需要的农药也都喷到作物上,可能会造成浪费,也会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压力。

农民在选用农药混剂产品时要查明其配方组成,避免造成浪费。杀菌剂之间能否混用及杀菌剂与其他药剂能否混用取决于药剂作用机理、内吸传导性、防治对象的互补性,药剂混合后有无拮抗作用,混剂储存过程中及配制的药液理化性能是否稳定,对非靶标生物是否安全等。

配制一种杀菌剂的药液后加入另一种杀菌剂或其他农药(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如果出现絮状沉淀或出现变色、分层、鼓气泡等现象,说明杀菌剂不能与这些农药或肥料混用。混剂或混用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1、保护性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

2、不同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混合使用。

3、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合使用。

二、需要使用混剂或混用的几种情况

1、杀虫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

有时在一个作物上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病害,需要喷施两种不同的杀菌剂,有时还会病虫并发,需要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为节省喷药次数,将两种杀菌剂或将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也未尝不可。例如,在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上常常同时发生粉虱或蚜虫和霜霉病、灰霉病等,通常将防治粉虱或蚜虫的药剂(吡虫啉)与防治霜霉病的药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或防治灰霉病的药剂(异菌脲、烟酰胺、咯菌腈等)混用。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也会同时发生粉虱和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可将杀虫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

2、杀菌剂与植物生长促进剂混用。

为了达到防病的目的或增强植株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或培育壮苗,也可将杀菌剂与植物生长促进剂混用。例如菜农普遍将生长素2,4-D与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咯菌腈、嘧霉胺等)混合后涂抹番茄花蕾(或称蘸花)。

3、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的混施。

含有植物生长或发育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与杀菌剂也可混用,但要注意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好预先经过仔细的试验比较,确证没有副作用再混合使用。

4、有机硅等许多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

为改善药液在作物表面的湿润性、增加药剂的渗透性而提高效果,可采用桶混助剂,一般的加用量为005%-010%。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用时的加入量约为003%,由于在水中易于降解,只能现混现用。

有些农民为了节省喷药的时间,喜欢把多种农药一次性地混合后喷洒,称之为“四合一”、“一喷多防”……,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可能是危险的或不经济的,对植株造成药害,浪费部分不需要使用的药剂。因此,杀菌剂不宜任意混合使用。

三、不能混用的几种情况

一般不能将相同类型的杀菌剂混用,例如,恶霜·锰锌与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甲霜灵·代森锰锌与金雷,嘧菌酯与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氟吡菌胺·霜霉威与霜霉威,苯醚甲环唑与腈菌唑、四氟醚唑、乙嘧酚,烯酰吗啉·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氟吗啉,异菌脲与乙烯菌核利、腐霉利,多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含代森锰锌的混剂不能再与代森锰锌混用,铜制剂一般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混用有拮抗作用。

四、蔬菜杀菌剂几种常用桶混组合

1、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发生较重时: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或50%烟酰胺(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2、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发生较重时: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或世高+卉友或烟酰胺;

3、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辣椒灰霉病发生较重时: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

4、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56%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百菌清;

5、抗病毒和增加作物抗病性:抗病毒药剂+金点。

五、桶混液中施用浓度

1、为了同时防治两种以上的病害或病虫兼治,桶混的两种成分均应全量施用。例如,日光温室中同时发生霜霉病和灰霉病,按照推荐浓度,可将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和25%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现混现用。

2、为了防治一种病害而将两种杀菌剂混用时,内吸剂使用浓度可比推荐浓度低,保护剂按推荐浓度,以延缓靶标菌对内吸剂抗性的发生。例如,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混用,两药的稀释浓度可分别为500倍和2000倍(25%嘧菌酯推荐浓度为1500倍)。

放线菌目的一科。基内菌丝不断裂,气生菌丝通常发育良好,形成长(有时短)的孢子丝。孢子不能运动,外鞘上常有疣、刺或毛发等状饰物。分6属。其中链霉菌属的基内菌丝多分枝,常产生各种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本属种数最多,因许多种是抗生素的产生菌而且产生抗生素的种类最多而著名(如链霉素等)。此外,孢囊放线菌属等,亦为链霉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故为原核生物。

蔗糖硝酸盐琼脂:无气丝。基丝淡**,菌落小。可溶色素粉色。 葡糖天冬素琼脂:气丝浅灰色至微绿色,絮状。基丝淡黄褐色,菌落小。可溶色素橙色。 甘油天冬素琼脂:气丝浅灰色,粉状。基丝皱,淡**至淡黄褐色。可溶色素淡橙色。 无机盐淀粉琼脂:气丝浅灰色,粉状至短絮状。基丝黄褐色至橄榄灰色,菌落小。无可溶色素。 营养琼脂:无气丝。基丝无色至淡**,菌落小。无可溶色素。 酵母精麦芽精琼脂:气丝白色至灰白色,粉状。基丝皱,淡黄至淡黄褐色。无可溶色素。 燕麦粉琼脂:气丝浅灰色至灰色,粉状至短絮状。基丝无色至淡**,菌落小。可溶色素暗淡** 酪氨酸琼脂:气丝浅灰色至灰白色,粉状至短絮状。基丝皱,黄褐色。可溶色素红橙色。 贝氏琼脂:气丝灰色,粉状至短絮状。基丝略皱,淡黄褐色。可溶色素红橙色。 基丝颜色对pH不敏感。橙色可溶色素对pH敏感。加 005N HCl,橙色变为**:加005N NaOH,变为红色。全细胞水解液含LL-二氨基庚二酸。 明胶不液化。牛奶不凝固、不胨化。淀粉水解。不产生类黑色素、酪氨酸酶和 H2S。利用D-葡萄糖、L-阿拉伯糖、鼠李糖、D-果糖、蔗糖、 D-甘露醇以及半乳糖、甘露糖、麦芽糖、甘油;对D-木糖、棉子糖利用可疑;不利用肌醇以及乳糖、水杨苷。产生抗球虫抗生素WS-5995 A,B和C。

以上就是关于链霉菌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全部的内容,包括:链霉菌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球孢链霉菌的菌落特点和孢子丝的特点有哪些、链霉菌和杀菌剂混用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5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