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历史背景

满江红历史背景,第1张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哗衡;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乱并做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蔽裤“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故事的背景是“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根据史料记载岳飞死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那故事的背景便是绍兴十六年,即公元1146年。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秦桧37岁时随宋徽宗、宋钦宗一起被金兵押往北方,在那个时候秦桧还算是赵宋的忠臣,当金兵要立张邦昌做傀儡皇帝时,他明确提出反对,还是支持要立赵氏后裔为皇帝。

可是在金国秦桧慢慢变节,成为金国右副元帅完颜昌的心腹,注意完颜昌是金国的主和派而秦桧是南宋的主和派,再加上秦桧回到南宋之后的所作所为,他一直被怀疑和金人勾结,是金人的内奸,也就是说他的历史有问题,不清白了。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40岁的秦桧被金国释放,他在金国整整待了3年,也正是由于他在金国待了这么久造成他长期被怀疑,次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41岁的秦桧成为南宋宰相,但是次年(公元1132年)他就被弹劾罢职了。

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48岁的秦桧再次被任命为宰相,这一次一直到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65岁的秦桧病逝,他做了17年的宰相,《满江红》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第二次担任宰相期间,此时距岳飞被杀已经13年了。

真实的岳飞被害始末

1137年(宋高宗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金熙宗废除刘齐,而后听从主和派完颜挞懒(完颜昌)的建议与南宋议和。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主战派完颜宗弼率军攻下河南、陕西地,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妻的第四个儿子,《说岳全传》中的金兀术原型人物。

翌年,但被岳飞与刘锜击败,被迫退守汴京开封府,岳飞北伐形势大好,但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完颜宗弼与南宋主和派和谈,在岳飞被诬陷下狱后签订《绍兴和议》。宋帝向金称臣,宋高宗以守丧为由,由宰相秦桧跪接诏书。宋金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至此金与南宋边界完全确定,南宋也失去了恢复中原的机会。

1142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1月27日(阴历十二月末除夕夜),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狱卒用大铁棍猛击两肋而惨死,岳云和张宪被绑赴临安城的闹市处斩。

1、写作背景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2、原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写怀的写作背景如下:

岳飞写满江红时,正是宋朝风雨飘摇,民族饱受磨难屈辱的时代,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每一个忠义之士都莫不切齿痛恨金人的残暴,欲图恢复,重整河山,岳飞正是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壮怀激烈的词!虽然现在据某些专家的考证认为满江红的作者并非岳飞,而是他人托名所做。但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得采用一直流传的说法。

1、写作背景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2、原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以上就是关于满江红历史背景全部的内容,包括:满江红历史背景、满江红拍摄背景、满江红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50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