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什么地区

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什么地区,第1张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包括304个10万亩以上(团场和农场5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市、区、团场、农场)。

(一)黄河流域优势区

该棉区主要包括天津、冀东、冀中、冀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苏北、豫东、豫北、皖北、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有146个10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该棉区地处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无霜期180-230天,大于10℃积温4000℃-4600℃,年日照时数2200-2900小时,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春、夏干旱和秋季低温阴雨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滨海滩涂、盐碱地和高岗旱地为一熟春棉。棉田布局集中,单产水平中等,面积增加潜力较大。近年来棉铃虫暴发为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棉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及枯、黄萎病危害日益严重。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异性纤维问题突出。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二)长江流域优势区

该棉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安徽沿江棉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有57个10万亩以上产棉大县和3个5万亩以上的重点农场。该棉区地处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的湿润气候区。无霜期240-300天,大于10℃积温4600-6000℃,年日照时数1700-2400小时,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雨热资源丰富,光照条件稍差,常有梅雨渍害、洪涝、伏秋连旱、秋季连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面积稳定,布局集中,单产水平较高。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育苗移栽棉为主。近年来枯、黄萎病及烟粉虱、棉盲蝽、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危害较重。纤维成熟度好、比强度高,异性纤维含量超标。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三)西北内陆优势区

该棉区主要包括南疆、东疆、北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有42个10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市)和56个重点团场。棉区地处中温带及暖温带的干旱气候区。无霜期155-230天,大于10℃积温3100℃-5500℃,年日照2700-3300小时,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属灌溉棉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秋季降温快。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春棉,种植结构单一,连作病害和地膜污染逐年加重,地力中等及偏下,有不同程度盐渍化。面积稳定发展,布局集中,规模大,单产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高。原棉色泽好,异性纤维含量相对较低。纺织工业基础薄弱,棉花主要运往内地,销售成本高。新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

五大棉区,即: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Ⅰ.长江流域棉区

本区是生产水平最高的棉区。南界自福建戴云山起,沿“两广”北边的五岭,经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四川大凉山;北以秦岭、淮河、苏北总干渠为界;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适于栽培中熟陆地棉。主要病虫害有苗病、铃病、红铃虫、红蜘蛛,部分地区有桔、黄萎病。

本区划分4个亚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南襄盆地。

Ⅱ.黄河流域棉区

本区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的主产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北界自山海关起,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向西,再顺太行山东麓向南,尔后由河南境内的天台山(济源以北)折向山西境内的霍山(霍县以西),再经由陕西境内的北山(莆城、凤翔以北)连至甘肃南边的岷山划一直线;西起陇南,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0%,总产约占全国的43%。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伏天雨季往往加重盛花期蕾铃脱落。大多数地方仍以一年一熟为主;部分棉田推广粮(油)棉两熟套种。适于栽培中、早熟陆地棉。黄萎病与枯萎病往往混生,在老棉区传播蔓延较快。苗期常有根病。虫害以棉蚜、棉岭虫为主,红蜘蛛在局部地区有时也较重。

本区划分4个亚区:淮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早熟棉区。

Ⅲ.西北内陆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历史悠久,而又大有开发前途的棉区。本区在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廓和沿黄灌区。本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长,蕾铃脱落率低,经济产量系数高。可种植中、早熟陆地棉或中、早熟海岛棉。棉田均为一年一熟、平作。棉花病虫害轻。最特殊的是无红铃虫,亦无棉蚜。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强。东疆和南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长绒棉产量约占当地棉花总产的1/5。

本区以天山为界,划分3个亚区:南疆、东疆及北疆和河西走廊。

Ⅳ.北部特早熟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面积不大、历史也较短的棉区。本区位于黄河流域棉区以北,北界大体相当于2600℃活动积温线。棉花产区主要在辽宁,另外还包括冀北、陕北和陇东等零星产区。本区热量条件较差,只能种早熟、特早熟陆地棉。日照较为充足,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多结伏桃。棉田均为一年一熟棉花病虫害较轻。70年代,本棉区由于接连遭低温冷害,并受到以粮挤棉的影响,棉田面积一再压缩,约有棉田180万亩,仅占全国的2%,总产仅占全国的1%稍强。

Ⅴ.华南棉区

这里是我国最早发展棉花生产的区域,但目前已演变为植棉面积最小的零星产区。本区在长江流域以南。热量资源特别充足,雨水相当多。有些地方终年无霜,棉花经冬不死,适宜种植中熟海岛棉和中晚熟陆地棉。棉田多为一年两熟。普遍采取深沟高畦,春播或秋冬播种。由于气候炎热多雨,一般病虫危害相当严重。病害主要是烂铃严重。虫害种类多,往往世代重叠,发生量大。由于本区的自然特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更为有利,因此棉田面积一再收缩,目前,棉田面积仅有数万亩,亩产很低,很少提供商品棉。

全国产棉区基本情况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基本在500万公顷左右(约合7500万亩),棉花产量在700万吨左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具体包括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均占全国99%以上。其中,新疆(不含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第一大棉花主产省,其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0%。

在供给增长小于消费增长的驱动下,全球棉花库存水平逐渐降低,库存消费比呈下降趋势,未来十年全球棉花价格将呈上升趋势。

预计2022年全球棉花消费量较基准期(2010-2012年均值)提高约179%至028亿吨,产量较基准期提高39%到027亿吨,棉花期末库存量将提高约260万吨至016亿吨,库存消费比与基期基本持平,仅增加07%,但较2013年超高的库存消费比下降约12个百分点。

棉花需求方面,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看好,全球棉花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印度纺织行业迅速发展,带动棉花消费量的增加,预计其棉花消费增量将占到全球棉花消费增量的70%。

棉花供给方面,2013年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棉花产量大幅下降,未来十年全球棉花产量将在2013年较低的水平上缓慢增加,至2022年达到并小幅超过基期(2010-2012年均值)的产量水平。全球棉花产量增长缓慢,一方面是为了消化2010-2013年积累的异常高的全球库存;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棉花相对粮食比价效应的降低,降低了棉花生产的吸引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产量将持续减少。印度纺织业对棉花的巨大需求将带动棉花产量的增加,至2022年印度棉花产量预计增长25%,有望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

河南棉花生产情况

河南地处中原,土质和气候均适宜棉花生长繁育,全省棉花种植以地膜覆盖及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主,平均衣分37%,品级多为3级以下。受比较收益、天气灾害等因素影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种棉的积极性逐年减弱,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大幅下降。

期货

一号棉花合约:

交易单位

5吨/手(公定重量)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5元/吨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7%

合约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 下午:1:30~3: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2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

基准交割品:328B级国产锯齿细绒白棉(符合GB1103-2007)替代品及其升贴水,详见交易所交割细则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棉花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12%

交易手续费

8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CF

上市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修改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备注:自然人不可持仓进入交割月。否则,强平盈利归交易所,亏损客户自负。

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地区是中国、美国和中亚地区。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世界上三大棉花生产地区是中国、美国和中亚地区。其中中国的棉花单产量最大,美国其次,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1重点建设的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2中国最大的棉区:新疆棉区

3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

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见表五)。

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见表五)。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而积稳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很快(见表五)。从种植区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个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东疆。新疆棉花连续8年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外调量等方面居全国首位(见图二)。� 除三大主产棉区外,京、津、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种植,但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棉花总产不到1%。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什么地区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什么地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的中国产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37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