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时间简史》主要说的什么内容

霍金的《时间简史》主要说的什么内容,第1张

"时间简史"说的其实并不是时间的故事,而是"因果律(causality)"在人类对自然正确理解过程中所占的及其重要地位大部分没有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在这一点上对"时间简史"进行了曲解,搞得许多人还以为"时间简史"是讲述时间的一本书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因果律"从字面上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原因"必须发生在"结果"之前,这一点看似十分平常,其实不然,深刻理解这一点乃是现代自然科学基石的基石 我举一个例子,假如我是你爸,我今年正好30岁,你呢今年正好5岁,很显然,我在25岁的时候生了你,根据"因果律',我25岁是你出现在人世间的原因,而你出现在这个世间是我25岁生你的结果,我必须先25岁然后才有你的出生,你不可能在我5岁的时候出现在这个地球上,这是谁都知道的因果律 上面的例子逻辑很清晰,我希望你们都没搞糊涂,下面我讲开始讲述一件让你们都糊涂的事情: 假如现在科学发达了,科学家们发明了一台时间机器,你,我的儿子,坐在时间机器里面,按上按钮,时间机器往过去退行,退了20年后,你走出时间机器,发现只有5岁的我(也就是你的老爹)在马路上哭 现在奇怪的事情开始了,5岁的你,和5岁的我居然在同一空间相遇了,显然,这违法了因果律,因为根据因果律,只有在我25岁的时候你才可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现在你居然在我5岁的时候出现了,明显违法了因果律 那么究竟哪里错了呢因果律错了还是时间机器错了 霍金的时间简史就是要告诉你,因果律没有错,是时间机器错了,受到因果律的限制,人类完全不可能发明这样的一种时间机器,也就是说,时间机器违法因果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该书的相关信息是:

编目信息 编目 详细信息

基本 题名:时间简史 责任者:(英)詹姆斯·金斯著

出版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标准书号:7-5385-2121-6 页数:428页

分类 分类号:P159-49 类目:宇宙

简介 内容:本书分“时间简史”、“浩瀚的宇宙”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地球、大气、天空、月球、行星、太阳、恒星、星云;第二部分内容包括:探索天空、探索原子、探索时间、探索宇宙、宇宙始末等。

阅读 方式:[在线浏览] [下载全文] [按需编辑] [分页打印] [封面预览]

目录信息 目录 时间简史

第一章地球 第二章大气

第三章天空 第四章月球

第五章行星 第六章太阳

第七章恒星 第八章星云

浩瀚的宇宙 序:天文学的研究

第一章探索天空 太阳系

银河系 星云

恒星的距离 星群和双星

照相时代 变星

探测空间 宇宙的结构

相对论 宇宙模型

第二章探索原子 分子

原子 放射性

辐射能 原子核

光子论 辐射的动力作用

高穿透力辐射 第三章探索时间

地球的年龄 恒星的年龄

太阳的辐射 恒星的能源

第四章探索宇宙 引力的不稳定性

大星云的诞生 恒星的诞生

双星的起源 双星的演变

太阳系的起源 第五章恒星

恒星的多样性 恒星的物理状态

恒星的内部结构 罗素的假说

液态恒星假说 恒星结构的稳定性

恒星的结构 恒星的演化

第六章宇宙始末 热力学

宇宙的终结 宇宙的起源

生命与宇宙 地球与未来

祝你阅读愉快!

时间简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

2.时间终结——黑洞。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会形成一个“黑洞”。黑洞表面引力很强,时间会在此终止。

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一种是以人择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

4.物理学的统一——终极理论。人类在寻求建立一个适用于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在这理论中不需要选取特定的常数去符合事实。

附: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创作的科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讲的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内容精要:(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人们曾一直相信宇宙以静止不变的状态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并将以这种状态无限地存在下去。但1929年埃德温·哈勃的具有里程碑式的观测使这种观念寿终正寝,并将宇宙开端的探索带进科学王国。哈勃发现无论在哪个方向观测,远处的星系都是远离我们急速而去。也就是说,宇宙是不断膨胀着,那么它在最初就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所有的科学定理在此奇点处均告失效。这意味着,所有在此时刻之前发生的事件都不能对此时刻之后的事件产生任何影响,之后发生的事件亦不可能通过科学定理由之前的事件推导而来。换言之,大爆炸时刻之前与之后的事件之间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这样,从时间的物理意义上来说,时间在宇宙大爆炸奇点处开始。

(2)时间终结——黑洞: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向自身坍缩。当恒星的质量大于某个极限时,泡不相容原理产生的排斥力不能平衡引力,于是恒星将继续坍塌下去,形成一个我们称之为“黑洞”的无限致密的区域。黑洞表面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致在黑洞这个区域之内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包括光线从该区域内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无畏的航天员和恒星一起向内坍塌,并每一秒钟向环绕该恒星的宇宙飞船发一信号。如果在11点整恒星刚好坍塌到临界半径而形成黑洞,那么,宇宙飞船上的同伴们在收到恒星上的航天员在10点59秒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后将再收不到任何信号。时间在此终止。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地用于黑洞,“从这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

(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尽管人们对于宇宙大爆炸后的演化图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依然有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比如,为何在空间和时间的所有地方和方向上表现一致?为何宇宙以这样接近于介于坍塌和永远膨胀模型的临界膨胀速率开始并膨胀下去?尽管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如此一致和均匀,又如何存在局部的无规则性?或者我们可以问,在宇宙大爆炸的一瞬间是谁决定了宇宙以这种模式演化至今?霍金在此书中描述了人们在追溯宇宙起源的道路上艰辛的脚步。一种是以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就像著名的一大群猴子敲打打字机,大部分敲出来的必是废话,但纯粹的偶然也许会使它们敲出一行莎士比亚的短诗。类似地,在宇宙开端的多种无规则可能中,我们刚好生活在这样一个光滑一致的区域里,才有可能使我们这样复杂的人类存在。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10的30次方)。这些理论在不同程序上虽可以解答人们的某些疑惑,但最终不能确定宇宙的根本的内在秩序。现在人们开始转向寻求一种将量子力学和引力结合起来的完整而协调的理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人们找到另一种描述宇宙起源及命运的模式,即空间——时间只有有限的尺度,却没有奇点作为它的边界或边缘。空间——时间就像表面积有限而无边界的地球,只不过多了两维。宇宙的开端曾使人们想像一个造物主来启动这个世界,但是,如果宇宙是完全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就意味着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就是存在。那么,还有上帝存身之处吗?

(4)物理学的统一——终极理论:人类在寻求建立一个适用于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在这理论中不需要选取特定的常数去符合事实。寻找这样的一个理论被称之为“物理学的统一”,是当代物理学的首要目标。爱因斯坦用晚年的大部分时间进行这项工作,但没有成功。人们将力分为四种,即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并已通过所谓的“大统一理论”(GUT)将后三种力统一起来,而将引力也包括进来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这一工作的难度在于广义相对论是一个“经典”理论,它没有包含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原理,而其他的部分理论又非常基本地依赖于量子力学。所以必须是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但从目前人们研究的“弦理论”中已看出成功的希望。

以上就是关于霍金的《时间简史》主要说的什么内容全部的内容,包括:霍金的《时间简史》主要说的什么内容、时间简史部分内容、时间简史的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72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