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佛

什么是修佛,第1张

分类: 社会/文化 >> 宗教

解析:

上面楼主们,俺随喜了!

欲学佛,应该知道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条路或交通工具,万法归一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修佛和修道,只是所走的道路不同,目标是一样的。就象要攀上一座高峰,通往山顶的道路有很多,每一个人所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修佛和修道,都是为了掌握宇宙的规律、宇宙的真理,并且正确地运用真理走向成功。

修道需要传承,就是要拜一个高人为师,在师父的带领下一直向前走。如果暂时还没有找到师父,可以先在家里设立道坛,供道家列祖,比较常供的是道祖太上老君的圣像。坚持每天给圣像供水、供香,有条件的时候供一些水果、鲜花等,一切珍好,都可以上供。还可以坚持每天读一遍《道德经》(又名老子),多读几遍更好,持之以恒,当功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遇到高人为师了。

佛法是普度,各种修行方法都公开传授,可以从网上学到各种正确的方法。建议你可以先修行地藏经法门。先请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暂时先在网上下载一本,等有机会再到寺院请一本纸质版的),坚持每天洗手端坐,从头到尾恭恭敬敬地读一遍,多读几遍更好。要坚持每天都读,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久而久之,这样就是修行地藏经法门了。读地藏经是有功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功德,二遍就有二遍的功德,多读功德多。当读经的功德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慢慢地就会明白经文的内容了,然后又可以根据经书教的方法去继续修行了。经,古文中通径,就是路径的意思。一本经书,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坚持读地藏经,就是走地藏经教的道路。加油吧。

顶礼道家列祖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佛有三身,法身,化身,报身。佛不是人,只是在娑婆世界为度化众生显示人身。

你理解的有道理。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看到了宇宙真相,就获得了终极智慧,言语行为即不会再造业,自然也不会再承受业力所承受的各种烦恼和痛苦。真相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迷信科学的人以为科技的进步会让人们越来越快乐。以为金钱,权力,车子,房子,电脑,电话等能让人越来越快乐。事实果真如此么?真实情况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代表了智商,但不是智慧。真实的智慧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在诸佛菩萨的谆谆教导中。

转:“在谈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自己的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这念心。这念心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而一切千变万化的世界都呈现在这念心中;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显现。因此这念永不断灭的心,就是我们法身。一般人总以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于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无始无终的法身,才是我们真生命。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孤魂野鬼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化身就是变化万千之身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和人事物的境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儿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儿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则成了主管或员工;下了班,到学校在职进修,又变换成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场合对象不同、时节因缘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随之改变。了解了自己的法、报、化三身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佛的三身: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净,周遍含融,能生万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现。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众生无量,佛也无量;世界无量,佛土亦是无量。佛应机缘,化现在百千万亿世界中化导众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号,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一化现的佛身就称为化身佛。法身是万法的本体,报身和化身则是法身所呈现的相貌和作用。体、相、用三位一体,法、报、化不即不离,总不出这一念心的范围。修行就是要在这一念心上用功,时时觉察、觉照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是否是善念?是善行?先以世间善法为基础,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然后更进一步修善不执着善,契悟空性,观空不住空,惑破尘沙,终究必能成就法报化一体三身的

上帝三位一体,这与佛教法身、报身、化身的说法很相似。法身即一切法的真身,万物的本来面目,一切诸佛、众生同一法身。报身则是以法身为依据,通过修行所证得的果位。化身是佛菩萨应众生心随缘示现的形象。法身佛的概念可以等同为上帝,有人又称为宙心。宙心实为一心,能生一切心。若生分别,即成众生,随业受报。众业感为世界,为依报。别业感为身体,为正报。心生则种种法生,在这个意义上讲,宙心就是上帝和法身佛。

人好执着名相,并且有“看得见就存在,看不见就不存在”的颠倒妄想,于是造泥胎偶像作为信仰寄托,有的直接就把泥胎偶像当成真佛。基督教徒对佛教徒礼拜佛像不理解,认为是拜邪神,其实佛像不过是为了表法,就象毛泽东塑像为纪念毛泽东一样,塑像不是本人,佛像也不是佛本身,拜佛是为了礼敬十方诸佛,表达佛子虔诚的心。真佛无相,随缘而显,但总得有个固定的、看得见的形象作为礼拜对象吧?于是就将佛像作为佛的象征,释迦牟尼住世时并没有提倡礼拜佛像。《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宗派之间的纷争,皆源于我执、我见,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各自的私利,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原来是同一个,自赞毁他的结果,无异于诽谤自己的神(佛),造下地狱因果。对自己不了解的宗教,不要轻意妄下结论,这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世界负责。

正教本是同一条根,随地区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众生因缘等差异,示现不同的教理和教法,因此各个教派的教理不完全一致也很正常,有的甚至窘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民间有些宣称几教合一的新兴教派,都是打着正教旗号的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理比较接近,佛教与中国本土道教的教理从根本上是吻合的,儒教的理论与各大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核心都是以“仁”为本。各大教虽然不能合为一教,但可以做到和平共处,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而不合,此为圣人之所愿也,想必也是上帝希望看到的。

修佛就是去除妄心妄念,还原本心本性。

1、先看“心经”,明白道理。(心经一共就两百多字,而且很容易理解)

2、修十善业。(十善业对应的是十恶业。很多人都不知善恶,因而在修行中出现恶业引起的的魔障。干扰修行时的心境。)

3、精进修行。去除尘世间一切妄心妄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每个人的心境不同,修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先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对应选择经书。有的人一部经就可成佛,有的人十部也不一定成佛。关键就是没选对经书。

wèng sān bá rà sān bá rà Bō mǎ nà sà rà

唵三拔惹三拔惹 波玛纳萨惹

mā hā zàng bā bā hōng pà˙dē suō hā

嘛哈藏巴巴吽帕得莎哈

《变亿咒》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首先,假设一份功德因为持“变亿咒”变成亿份,那么一份恶念也同样会变亿份。

其次,如果前述成立,那么三大劫也就是瞬间了,修行就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既然如此容易,众生都已经都成佛了,这是不可能的。

注意事项:

一、信

相信因果:有因必有果,了解过去所作的因,现在当下的念行,未来能成就的果,要相信佛法的因果论可以离苦得乐。相信佛法能明白人生的道理,把信佛作为思想的基础。

二、愿

发愿:既然相信佛法会让我们得到快乐和智慧,就要有大毅力支持努力的学习,为了让自己做到最好,要发愿:为了让心灵充满智慧与光明,离开无明与黑暗,愿意做佛祖的弟子,认真的修习佛法经典,望能得到佛祖的加持,南无阿弥陀佛。

三、行

身体力行:相信佛法可以得到智慧与光明,发愿如实修行佛法,那么就要身体力行,行动起来而不是口说修佛。可以选择一本自己认为符合修行的经典听闻佛陀所说的经文,了解其中的意思。

修佛就是修心,人人皆可成佛。

学佛要学习本质,而不是形式。

学佛不仅仅在于礼拜佛像、依止上师、捻动佛珠等外在形式,大多数人终日向外驰求,背离初衷。

学佛更是要通过勤学多悟,从无名的状态 修至 无上正等正觉,修一颗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本心。进而启发人生、应用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求佛不如求己。

佛字代表的不仅仅局限于宗教的形式,而是真正能代表在生活里、生命中行持的智慧光明。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修佛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修佛、请问:修道与修佛有何不同呢、何为学佛 信佛 修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10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