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又被称为什么

山西又被称为什么,第1张

三晋。

山西省的别称是晋。晋也是陕西省的简称。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

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这里的“晋”主要指周朝时期的晋国。晋(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349年)是周朝的一个附庸国。晋朝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其鼎盛时期覆盖了今天的山西省、陕西省的东部和北部、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河南省的西部和北部、山东的西北部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省基本上属于晋国。

此外,晋国的国都,如曲沃、晋阳、江、新疆,基本上都在山西省。

晋都曲沃主要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晋阳主要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国之于山西,就像秦国之于陕西,齐鲁之于山东。“三晋”或“三晋之地”的称谓与“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在《史记》、《战国策》等史书的记载下,晋平公后,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公元前453年,汉、赵、魏三国共同灭了智氏家族,晋国被割据。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魏、韩、赵三国由于是晋国,统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韩国、汉国和赵国的疆域都包括在山西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个诸侯国来说,他们的都城都在山西这个地区。具体来说,在韩国,春秋时期,朝鲜君主的祖先都是晋国的官员,任用在韩原。

春秋末期,韩贞子移居平阳。战国时期,平阳成为朝鲜的第一个首都。平阳相当于山西省临汾市;赵国的都城起初在晋阳,后来迁往河北省邯郸。晋阳之战,赵襄子在晋阳击败智氏家族,将魏氏、韩氏分开。

山西简称晋,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她东依太行,西凭黄河,南接中原,北通大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条件的复杂多变,为她造就了许多

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急流瀑布、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错落其间。既有太行峡谷之险峻,又有壶口瀑布之雄奇;既有北岳恒山之伟岸,又有涓涓蟒河之清秀。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人说山西好风光,名山大川尽秀丽。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相传,华夏民族的始祖女娲、黄帝、炎帝曾在山西南部一带活动,在那里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的美好传说,相沿有他们活动的遗迹。1978年因首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发现而得名的陶寺文化,以其丰富的依存、深刻的内涵,向世人生动地再现了华夏族的形成和文明的产生。陶寺文化距今4 500-4 000年,它的分布面积约2 500平方公里,北抵霍太山,南到峨嵋岭,东达太岳山,西至黄河,基本以山西晋南临汾盆地为限。已发现的遗址有百余处,从400万平方米到百万平方米不等。遗址中发现的众多聚落遗存表明:当时在生产力获得发展的前提下,作为进入文明的基本要素,如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礼乐制度和王权、早期的都邑国家等都已具备。更为重要的是,陶寺文化所呈现的社会形态、地望和年代,与古史典籍中关于尧、舜、禹的记载正相吻合,这就为我们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实物依据和典型例证,充分说明了山西晋南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是中国文明起源的“直根”。“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史记》中的记载明确了山西在这一时期的中心地位,华夏图腾中国龙在这里略具雏形,最早的“中国”也出现在这里。

夏、周时期,山西一直是华夏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春秋称霸晋为先,战国七雄有其三”。晋文公所缔造的霸业绵延长达150多年,是春秋各国中称霸时间最长的。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使得晋国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而晋侯墓地也成为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有力证据。汉唐以降,北魏定都平城,李唐肇兴太原,山西是连接中原和北方各民族的咽喉要塞,也是传输各民族极具魅力的灿烂文化的通道,从而成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宋元时期,山西又成为中华戏曲的摇篮,繁盛于晋南的民间杂剧丰富了中华戏曲宝库,保存至今的古戏台成为历史的见证。明清以“晋商”代表的山西贸易经济非常发达,“山西票号”誉满全国,这是中国银行业的早期雏形,其业务远涉全国大多数地区和欧亚许多国家,盛极一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是全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山西人杰地灵,代有英才,涌现出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彪炳史册,名传千秋。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山西留下了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全省已经查明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近400处,而旧石器早期遗址就有150多处,位居全国之首。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1 000多处,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中心区域。全省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1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600处。宋、辽以前的木构建筑105处,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总数的70%以上。全省现存古建筑18 118处,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以庙、寺、塔、城、石窟、遗址、古代壁画、彩塑、石雕等为代表的山西文物,底蕴厚实,品质超群,在全国古代文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山西是国内现存唐代以来彩塑最多的省份,共有12 712尊:现存高品质的汉唐至明清寺观和墓葬壁画24 000平方米,北魏至明清石窟寺300多处。山西是现存长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战国至清代十个朝代长城共2 500多公里,其中东魏、北齐、隋、宋四朝长城为山西独有。山西是中华戏曲的摇篮,现存古戏台2 888座,其中元代戏台和元代戏曲壁画全国独有。山西现存文物大多是人文遗迹,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从大同北魏开凿的云岗石窟、应县辽代木塔、佛教胜地五台山、太原晋祠古典园林、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商业古城到洪洞古大槐树、平阳故都尧庙、襄汾丁村文化、运城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三清宫等,处处都是历史悠久、建筑宏伟、艺术精湛、文化深邃,构成了“华夏文明看山西”的历史长廊与多彩画卷。

不少的山西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远古时期,黄帝、炎帝等部落领袖就曾在山西南部活动,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的传说:炎黄大战蚩尤、黄帝扫土设坛、炎帝教稼、嫘祖养蚕……而他们的传人尧、舜、禹则更以晋南为创业基地,筑宫室、建国都、耕历山、治龙门……,铸就了中华远古文明的辉煌。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大地,风云际会,英雄并起,智者如云。晋文公决战城濮,称霸中原;卜子夏设学西河,荟萃文杰;韩非综汇法家,荀况援儒入法,气壮山河,影响深远。及至汉魏,三晋雄风,一脉相传。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捍卫边疆安定;霍光辅佐四朝,维系社稷安危;关云长诚信忠义,高山仰止;郭林宗游学关洛,世人景行。拓跋珪开创北魏基业,孝文帝加速汉化进程,结束北方经年历久的分裂与战乱,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盛唐时期,山西作为唐王朝兴起之地和军事重镇,对维护唐朝繁荣举足轻重。文人雅士,纷纭而至,吟哦之间,佳篇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王维、白居易、温庭筠……多少才子,竟列文学堂奥。宋元以往,山西既为民族融合之阵地,更为北方文化之中心。司马光、元好问,纵横自有凌云笔,关汉卿、郑光祖,舞台尽书人间事。崛起于山西南部的杂剧渐次成熟,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傅青主孤傲执著,文学、书法俱可称道,于成龙天下廉吏,罗城、直隶皆有美名。晋商足迹,遍及东西边塞,钱庄票号,远设南北通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北京——简称京。

2、天津——简称津。

3、山西省——简称晋。

4、湖南省——简称湘。

5、江西省——简称赣。

6、上海市——简称沪。

7、重庆市——简称渝。

8、河北省——简称冀。

9、台湾省——简称台。

10、辽宁省——简称辽。

11、吉林省——简称吉。

12、黑龙江省——简称黑。

13、江苏省——简称苏。

14、浙江省——简称浙。

15、安徽省——简称皖。

16、福建省——简称闽。

17、山东省——简称鲁。

18、河南省——简称豫。

19、湖北省——简称鄂。

20、 青海省——简称青。

21、广东省——简称粤。

22、海南省——简称琼。

23、四川省——简称川、蜀。

24、贵州省——简称黔、贵。

25、云南省——简称滇、云。

26、陕西省——简称陕、秦。

27、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8、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9、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30、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31、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3、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以上就是关于山西又被称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山西又被称为什么、山西简称什么啊、中国各个省份的简称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33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