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尘的和是什么意思

聚客2022-06-09  49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和光同尘是褒义还是贬义)

《道德经》随堂笔记

第四章:和光同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随堂笔记:

古往今来解读《道德经》的版本很多,但公认的经典本有两本,一本是河上公的本子。河上公的本子的特点就是每一章都有标题。另外一本就是我用的王弼的本子,王弼的本子是没有标题的,所以在王弼的本子里这一章就是这样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个“渊兮”,大家可以把它顿开,这又变成诗了,渊博啊,似万物之祖宗。下边又是三个字一组的排比句,非常漂亮,“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前面讲的是“渊兮似万物之宗”,这讲的是“湛兮似若存”。深厚、湛蓝?“渊”和“湛”意思差不多,“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章道理太深刻,你看老子自己都感叹,“道”这个东西太深远了,太渊博了,那这章在讲什么东西呢?理解的核心又在哪儿呢?就在这个“冲”字。大家注意“冲”的写法,我们现代人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它的含义,有时候就会出问题。“冲”是一个组合字,大家把两点儿放平,这个“冲”就得到了正确的理解,“冲”就是二中。二是什么?这两点是什么?就是阴和阳。“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冲”的本意的形象,在讲什么呢?两股水,水冲到里边就掺到一块儿了。讲它是两种力量的作用,是动态的。所以现在我们来理解这个“冲”字,然后这一章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道冲”,“道”就是阴阳两者的相互中和。大家如果还有疑问,脑子里边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画面感,别着急。如果大家在这段时间里能够掌握“以经解经”的方法,这本书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读了。

我们用四十二章来印证一下,这一章讲的就是“冲”的事情,西安搞世园会的时候,世园会的标志是三角形,大家知道当年解释这个三角形是怎么解释的?就是四十二章这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在这儿大家就理解了。“道”是万事万物本源,“道”就像太极一样。“一”就是太极,“一生二”,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和阳。“二生三”,阴和阳两者参合到一块儿,大家知道这个“三”应该把它写成参与的“参”,阴和阳两者参与到一块儿。两股力量“冲”到一块儿了吗?这个“三”其实就是“参”。阴和阳两者参与到一块儿就产生了万事万物,“三生万物”。你也可以把它读成“参生万物”,这一下就好理解了。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情,在中国的哲学里边,都是阴和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换句话说,万事万物里边都有阴阳两种力量而存在,包括我面前这张桌子引力和斥力,包括世界上的男女,包括天和地,日和月,那包括大拇指,动的部分是“阳”,不动的部分是“阴”,大拇指为“阳”,其它四指为“阴”,都是用阴阳来概括的,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个部分参与到一起“参生万物”。所以很多人问这“三”怎么解释,那没法解释,“三”是阴阳两者参与到一起,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和谐的世界。

太 极

所以再反过来说,阴阳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了万事万物,所以“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承载着“阴”怀抱着“阳”,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冲气以为和”这个“气”就是阴阳二气,两者参与到一起形成和谐的世界。所以,这段话任何人的解释都不如《道德经》本身的解释。就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所以阴阳两者相互作用永无休止。太极图大家都看见过,咱们中国文化哲学概括的最高点就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出自于《易传·系辞传》,《周易》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经,《易经》在《道德经》之前,《易传》在《道德经》之后。《道德经》之后的《易传·系辞传》,就是概括出来“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更明确了。老子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其实意思都是一样。所以在中国的古典的哲学文化里边,一开始强调的就是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中和,相互作用,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元素,两者相互融合。所以咱们中国哲学不太强调实体,而强调他们之间的关系,阴阳之间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关系形成的韵律、功能,在一个关系中来定位的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道冲”,“道”就是“二中”,阴阳两者相互中和,相互作用,“而用之或不盈”,谁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厉害了,包括诸葛亮《空城计》里边都唱“知阴阳”或者叫“晓阴阳”,懂得阴阳,这阴阳可不是阴阳先生。

《空城计》

有次回去参加一个葬礼,人家问你不是研究易经的吗?你也给算一卦,这个我不懂的。这些阴阳先生和我们现在中国人强调阴阳,是在讲生死之间的事情,和《道德经》所说的“阴阳”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有智慧,把万事万物都分成两个方面,然后这两个方面快速的对应,形成一种处理,到底是进还是退?到底是攻还是守?这就是在用二分法的方式迅速得出结论。“而用之或不盈”,“不盈”就是无边无际奥妙无穷,“或”就是“则”的意思,谁要懂得运用这个道理,那道理深了去了,这个道理奥妙无穷,掌握了这个道理,在各个方面的“用之”无穷无尽。我们的中国画,包括书法,包括围棋,黑和白之间,这都是在讲阴阳的道理。宗白华先生写《美学散步》的时候,宗白华先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就像水的起和落,就像鸟的两个翅。所以这个中国的艺术讲运动,如水之推波,如鸟之两翼,这样它才能够飞翔起来,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用之或不盈”这个道理确实是深刻、深奥、有智慧,用起来可以在这个方面里边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经常讲“阴阳相背”,经常讲“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如果世界只剩下男人,或者只剩下女人,世界是什么啊?这两者恰恰是这样相辅相成,相互中和的。

涨知识:

宗白华(1897年—1986年12月20日),本名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毕业于同济大学,1986年12月20日逝世。中国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宗白华《美学散步》

我们在第一章聊过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叫中国人的事情。有人这样解释:我们中国人认为自己处在世界之中心,天地之中心,所以我们叫中国,我们的周边都是什么人呢?南蛮、北狄、西羌,这三个都属于动物世界,“视之不见名曰夷”,东夷,所以我们把日本人叫小日本,我们觉得周边,要么是动物世界,要么是鬼,日本鬼子、洋鬼子,这样给大家解释,让人感觉我们中国人的大帝国心态,未免太过于自大了,这样解释的不好。这个解释要说我们叫中国,人家一听说中国人太自高自大,人家听了当然不高兴。其实我们叫中国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的方式,“中和”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要把“中和”理解跑偏了,所谓“中和”就是阴阳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那最有文化最有哲学的解释在哪儿呢?就在这个“中”字,中国人习惯于用阴阳相互中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不是从单一的方面,阴阳两者事物的对立,两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从思维方式也把这种方式叫做“中庸”,“庸”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以中为用”,“中”就是阴阳两者两种对立方面的相互融合,讲究共存,同舟共济,讲究双赢,这是我们非常接触的思维方式,而且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跟“中”之间有一个古老的联系,大家注意这个“中”的写法,“中”就是旗杆。我认为咱们中国人的这种“以中为用”的思维方式,就应该是我们文化中飘扬的最高的一面旗帜。思维方式这个东西太不得了了,思路决定出路,我老觉得世界上如果都学中国的文化,中国人这种思维方式,它能让人避免很多一定把对方打败了,消灭了,干掉了,才叫胜利的狭隘理解。相互融合,相互中和,共赢共进。大家可能现在都不大注意“中”字的象形的意义,它本意就是旗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的原始先民,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族,比如我们叫华夏族,每一个族都有他们的族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图腾。绣成标志弄成旗的样子,旗子在旗杆上,旗杆插在什么地方呢?一般情况下是插在中间,可是不管是不是他们住的地方的中间,不管是什么地方,大家都认为插的地方是恰到好处的。

大家注意“中”字在我们文化里边直到现在,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河南人,现在还在用这个字,“没有问题吧?这事儿中不中”?“中,正好”。恰到好处!咱们原来跆拳道女冠军叫陈中,陈中河南焦作人。她母亲生她之前问她父亲,给你生个女儿中不中,中,起名就叫陈中。大家也许会觉得我这是在这个地方演绎。有什么证据证明“中”是旗杆呢?其实我跟大家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你不要说别地地方,我们生活之中只要注意都能发现,到现在中国人有意无意的把“中”作为旗杆的标志与代表。不是吗?打过麻将吧,没打过也看过,美国小学生从小学打麻将,认汉字特别快。麻将是谁发明的呢?渔民,这个事儿有确定,我到宁波人家还专门建了个博物馆,陈姓的渔民跟麻将的产生的历程,大家知道中国的所有的以前那种游戏,包括棋、牌这种游戏的发明都是跟天地关联非常密切,当然一部分也是跟生活经历实践经历密切相关。渔民出海捕鱼怎么论呢?一条、两条、九条,用什么装啊?一桶(筒)、两桶(筒)、九桶(筒)。卖多少钱呢?一万、两万、九万。还有,渔民出海捕鱼最关心的是什么事儿啊?风啊,东西南北风,剩下还有三张牌了,白板就是船帆,红中就是桅杆,出海捕鱼目的只有一个,发财。这下大家都理解了吧,为什么它应该是我们文化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呢,因为“中”本身指的就是旗杆,很多地方打麻将红中都不能去掉,大旗不倒啊!这个说法就是这样。

宁波天一阁

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从思维方式来给它定位,是最有文化,最有哲理的,你可以有别的解释,但我觉得那些解释都不好。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道”这个东西,虽然没有办法完整的把握它,但是可以把它往下分,“道冲”,阴阳两者相互中和,了解这种思维的方式,“而用之或不盈”,无穷无尽,因为中国人在各个领域都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渊兮似万物之宗”,“道”这个东西太渊深了,就像万物的开始,万物的核心。所以老子在这个地方强调“道”,因为“道”像太极一样产生阴阳,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用的时候道理又这么的丰富深刻。把它分开就不好理解了,最后要归到一个高度来概括,比如我们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不就是一个高度的概括吗?了解了这一点,老子解决问题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就会说,你不要跟我讲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怎么解决。可是就算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下次遇到事儿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些东西要从个别到普遍,概括出一个普遍的道理,了解这个普遍道理,下次再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做,怎么处理了。

下边就是老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大家看这十二个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既然“道”是阴阳两者相互中和,不是只突出一点,所以叫“挫其锐”。“阳”是突出的,“阴”是收敛的,这两者相互融合,所以有的人老是喜欢锋芒外漏,是不可持久的。我们看第九章,就是讲为什么要“挫其锐”,“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我们小学时候削铅笔,把铅笔尖儿要削的极端的尖,结果一削就断了,最后就剩下铅笔头儿,越尖越容易折断。古人举的例子很有意思,他说这毛笔不是尖的吗,写字写写就秃了,砚台用多少年都没事儿了,宋代的砚台到现在有的还能够保存着。一个人老喜欢锋芒外漏,“我就这样又怎么样”。“不可长保”就是提醒这个道理,不能只突出一点,讲究阴阳两者的相互中和,讲究“以中为用”。把思维方式讲清楚了,大道理讲清楚了,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你知道怎么去对待,应该“挫其锐”。

“解其纷”,很多的纠纷是因为对问题的认知不清楚,不知道。大家看一下七十一章,更像读诗了,比现在相声演员说的绕口令要好多了,“知不知,上”,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这人很谦逊,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不装知道。“不知知,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出现问题了,很多人就不知道,有的人是装知道,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你知道这个已经成了病了,不知道就是种病,知道自己这个缺点,所以就一定会改正缺点。有的人老是固执坚持,那你永远也改正不了,别人都指出你的缺点了,就是坚决不承认,那就没有改正的可能。“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为什么没有这个缺点呢?因为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我们看第四章的道理太深奥了,得给大家多说一会儿,就是知道了这种思维方式了,其实任何事情不要只站在一面看,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只站在阳或者阴的角度看,世界都有日月,都有白天黑夜。这两者之间你只懂得站在一个地方,在绝对的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世界永远都是白天,那大家太痛苦了。所以我们看事情也是一样,不仅懂得站在自己这面,还要懂得站在另外一面看,这样才能够对事物的纷扰、纠结有正确的解释,所以老子讲,人对事物认识清楚了才能够“解其纷”,人不但应该懂的“挫其锐”,也应该懂得“解其纷”。

接着往下来,“和其光,同其尘”,这两句放到一块儿解释,叫“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呢?用大家最熟悉的话,叫做同流而不合污。有的人老是标新立异,喜欢强调跟大家不一样,老喜欢说这是我的个性,其实这样在跟大家相处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则,外面跟大家打成一片。例如镜子,它不可能永远亮,上面儿蒙上了尘埃,用的时候把它一擦就行了,所以叫“和光同尘”是我们经常讲的外圆而内方。其实这个很难做到的,得真的历练了以后,真正明了之后,很多事情才能够清楚。所以,能不能够接受委屈,是一个人成熟不成熟非常重要的标志。你不肯“和光同尘”,老觉得违背了自己,哪怕不是原则的东西,别人只一句话你蹦起来了,觉得别人在针对你、羞辱你。时间长了,你也就没有朋友了,就没办法跟大家团结。老子讲的“和光同尘”,就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认为任何一个事情里边都有出现,包括你忍受一次委屈,扩大了自己的格局,包括对别人的接纳,你接纳不喜欢的人,其实是我们不断成熟和进步的标志。你当然也可以说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肯受别人委屈。这当然可以呀,那你就按照你的方式来生活,可你没办法达到对人生的更多领悟,更多的体会。所以这12个字不仅在这一章讲,其他章节也有,我们在五十六章找到,《道德经》里很多话重复出现,不是因为排版排错了,是着重强调。在一本书里几个地方,有的语句重复出现。大家要注意了,这就是他认为智慧很高的,经常要给大家去强调的部分。用现在的话叫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之前我们讲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道德经里边就出现过三次。《道德经》为什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人们呢?直接告诉人们你这样做就行了,你不要锋芒外漏,你应该“和光同尘”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放在高度的角度来讲个问题呢?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在认识上解决问题,才算是真正的解决。最近网上发的一篇文章,说固执其实是认知的低层次,认知的水平低,才会导致你的固执。你把认知水平的提高了,大家还在纠结这个问题,你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解其纷”,我们遇到的很多的问题,其实在认识上解决了,就会像智者、有智慧的人一样,淡然一笑。很多问题里边认为你能够洞察、有洞见。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中,第27集的39分08秒,宋运辉跟美国回来的美女学生聊起自己的经历,解释“和光同尘”意义,各位有空可以重温一下这经典的片段。

《大江大河2》

第四章基本上是两首诗。前边儿“渊兮”、“湛兮”,还有这12个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告诉大家有这样的认知水平时,你就会觉得“道”确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任何的仪式,比如中国人养花有花道,喝茶有茶道,练武有武道,什么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在技艺的层面上升到道德的层面,这不是看不见但是“若存”吗?看不见,但是它好像到处都存在,“湛兮似若存”。大家看第六章,也有这个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尽)”,“若存”就是你看不见但好像到处都存在,就像风一样,大象无形,虽然没有形状,但是无处不在,感觉它都没有,扇子一扇风就来了。这个东西好奇怪啊?我们知道“渊”就是渊博、广大,“湛”就是深远。空间和时间,告诉大家“道”是无处不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个世界就是有阴阳所构成的。所以任何一个事情我们都要站在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在看到两者结合和运动的过程来看。这不就是现代哲学研究的最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吗?研究这个规律以后,然后你用这种认识的方法来看问题。所以我觉得很多人解读《道德经》,如果没有哲学的根据,你怎么来解读呢?就这几句话就够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可是到底为什么?得给大家一个理论根据?这就是很多人觉得《道德经》深刻的原因,他不肯直接把问题解决就算完了,告诉大家这种思维方式以后,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然后就讲它的位置、地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为什么叫“吾不知谁之子”,它根本不是任何东西的儿子,你不能把它放到儿子的地步,他就是父亲、就是祖父,“吾不知谁之子”,西方人讲世界是上帝开创的,大家注意“上帝”这个词最早还真不是西方人用的,只是中国人叫“象帝”,它在你们认为开创世界那种力量之前,老子这个人很会上踏板,他不讲那么多的话。他讲“道”在“象帝”之前,所以它不是任何人的儿子。它的地位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所以有些人说读《道德经》的时候,就开始嘲笑,这是胡说的吗?最后结果是什么,嘲笑自己的嘲笑啊,到最后醒悟我怎么会笑呢?你看这人家讲这个道理多深刻,先是笑,然后不笑,最后嘲笑自己原来的笑。确实是这样,所以《道德经》也得找明白人解释,解读这本书没有哲学根底,没有几十年的根底,你对很多东西里边是没有办法准确了解,哪怕是其中一章理解偏了,后边就会出问题,老子能把我们习以为常的“道”,最后上升到这样一个层面,就是从我们走这个道路产生,从道路里面无形的意义概括出来万事万物的本源,“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三章、四章都在强调,因为老子一开始一章、二章讲完了,还是觉得有点儿不放心,还在补充,还在添砖加瓦。就这个事情拿一个具体的例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物”,“不见可欲”,这些大家常做的具体事物,然后告诉大家,我讲这个道啊,确实是这个重要的一种思维的智慧,阴阳两者“道冲”,了解这个,我们的思想水平,我们的境界,我们对事情问题的认知,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阴阳两者的相互中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动态中形成的,像我们的太极图,始终你怎么转的都是那个样子,形成这样一种中国人的思维的方式,非常的值得点赞、称赞。

经典解读:

老子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像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先生天帝,继生万物。“道”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对“道”作了具体描述。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种写状,这里又进一步描写“道”的形象。

他把“道”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与最形象的比喻。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并富于想象力的发挥。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的。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无神论的思想。

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以太”的物体。“逻各斯”无时无处不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时确实的。老子的“道”同样具有“逻各斯”的这些属性和职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16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