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在中国是入侵物种吗巴西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巴西龟在中国是入侵物种吗巴西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第1张

巴西龟在中国是入侵物种吗(巴西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目前,养宠物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追求的流行趋势。人们选择养各种汪星人和猫。据调查统计,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养一种冷血又迷人的“攀爬宠物”,那就是现在遍布大街小巷的五颜六色的小乌龟。人们统称它们为“巴西龟”。

不过,你可别小看这只聪明温顺的小彩龟,它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然而,自传入中国以来,它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短短十余年间就在中国泛滥成灾,被提升为“最强入侵物种”和“生态平衡的终结者”。

那么这种外来入侵物种巴西龟到底有多可怕呢?他们是如何实现在我国一步步扩张张之路,并将其淹没的?如果能动员我们的吃货们,有没有希望减少这种外来入侵物种的负面影响?接下来,边肖将带你了解更多!

巴西龟:原来我的老家不是巴西

在介绍巴西龟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名字的由来。可能很多人一听到巴西龟的名字就想当然的认为这只小彩龟来自巴西,但事实是巴西龟虽然叫巴西龟,但它的老家不是巴西,而是来自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第一种可能是市场上卖巴西龟的商贩传下来的,可信度不高。因为每当人们问这些摊贩为什么这种彩色小乌龟叫巴西龟的时候,他们都会说是因为巴西龟背上的纹路看起来很像巴西的领土。

这种说法的由来,可能与中国古代用龟甲占卜阴阳吉凶有关,因为古人认为龟甲上的纹路非常对称精致,符合中国的阴阳玄学观念。但是现在的巴西龟基本都是各种杂交品种,背上的纹路基本都不一样,更别说像巴西的领地了。

另一种说法比较靠谱。据说这种宠物龟最早是从巴西传入的,因为知名度高,深受百姓追捧。但自从引进后,这种龟很难养,成本高,成活率低。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有一种红耳龟,外形与巴西龟非常相似,而且容易饲养,于是真正的巴西龟逐渐被红耳龟所取代,但巴西龟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于是人们继续使用巴西龟这个名字。

巴西龟介绍

了解了巴西龟名字的由来之后,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巴西龟的其他属性和特征。Basilishaeformis属于斑马科和斗兽场的一个亚种,又称红耳龟、龟龟、麻将龟。它最初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和中美洲的一些国家。1987年引入中国,大量繁殖。

从外形特征上看,巴西龟呈椭圆形,龟甲略隆起,脊纹、棱纹明显,龟背边缘呈锯齿状分布,而龟甲长约10-12cm,宽约12cm。尾巴长度适中,整个躯干看起来小巧玲珑,可爱至极。

它的头部比较宽,比较光滑,从头部到颈腹部两侧都有黄绿色的竖纹。最明显的是它的眼背两侧有约1cm长的红点,四肢短而粗,前肢有五爪,后肢有四爪。全身五颜六色,腹部扁平,颜色多为淡黄色,腹部中间会有不规则的黑色圆形花纹。

从生活习性上来看,巴西陆龟相对于中国的各种土著陆龟是非常活跃的。只要周围水温适宜,环境安全,它们就喜欢四处游荡,蹦蹦跳跳。但是它们对水声和震动非常敏感,胆小怕事。一有风有水,它们就立刻潜入水中或者缩进龟壳里。

而且巴西龟有晒太阳的习惯,但是不能晒很久。最适合它们的水温是20-32℃左右,低于11℃会自动冬眠。巴西龟是杂食性动物,是典型的“吃货”。其食物以肉类为主,如小鱼、小虾、动物内脏、各种肉类、水虫、黄粉虫等。

但他们也吃素,例如,米饭、蔬菜、瓜果等。,可以说是随时欢迎,从不挑食,吃东西也没有具体时间,基本上可以吃一天到晚。如果他们饿了,没有食物,他们也可能吃同类中的弱者作为食物。

从繁殖方式来看,巴西龟是同种异体卵生动物。一般每年5-8月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每只龟一年可产卵多次,每次产卵量约为3-19枚。其卵一般呈椭圆形,平均长约31毫米,宽约19毫米,重约68克。

而且,巴西龟相对于其他猫狗来说,寿命比较长。正常情况下,一只巴西龟可以活30年左右。那么这个外来物种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呢?

巴西龟的引入和扩张之路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对这种生物有着根深蒂固的好感,视其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因此,养龟这一爱好在中国备受各个年龄段的追捧。因为中国有如此巨大的龟类养殖市场,80年代初,沿海出现了巨大的龟类养殖热潮,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但此时国内的原生龟不仅生长非常缓慢,而且生长周期长,根本不适合大规模人工养殖,于是很多人萌生了从国外引进新品种龟来饲养的想法。最初引进的是巴西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发现这种真正的巴西龟并不适合在中国大规模人工养殖。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只与真巴西龟相似的红耳龟,不仅人工饲养成本低,而且在市场上卖得很好。因此,这一外来物种自传入我国后迅速扩张,特别是在我国沿海许多地区,巴西龟具有很强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需求量与日俱增。

以当时的广州为例。由于龟具有强大的养生和药用功效,当时广州的各种餐馆、饭店都有以巴西龟为原料烹制的各种美味菜肴,如土茯苓汤、清蒸巴西龟、椒盐龟等。,曾经风靡一时,经常供不应求。

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需求和国家进口政策的放宽,巴西龟的数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近3800万只新龟,这意味着新龟这一外来物种的数量濒临失控。那么,为什么巴西龟在它们的产地没有失控,反而在引入中国后泛滥成灾,成为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

为何巴西龟在我国泛滥成灾

巴西龟引入中国后,数量开始逐年增加,最终泛滥成灾。经专家对比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如下:

巴西龟适应性极强。正常情况下,巴西龟最适宜的水温是20-32℃。但专家发现,巴西龟即使去极热的南部非洲或中国北方零下几度的环境,仍然会在水中觅食。而且巴西龟作为淡水龟,耐寒耐碱,即使在半咸水环境中也依然能自得其乐,可见其对命运的适应能力。

巴西龟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来说,它们比其他乌龟成熟得早。其他的龟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才发育完全,但是巴西龟在两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完美的繁殖能力。而且它们繁殖和产卵的效率和质量都极高。基本上一窝能下十几个蛋,一年能下很多次。存活率在80%以上,是自然界中最能繁殖的物种之一。

巴西龟在新环境下改造土著物种基因库的能力很强。它们生性活泼,经常主动与当地土著陆龟杂交,从而以其强大的基因繁殖出大量“杂交”后代,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巴西龟在中国天敌很少,因为天生好动,游得快,捕食起来相对困难。此外,它们很谨慎,当它们听到动静和危险时,它们会潜入水中或缩回到它们的龟壳里。

人为的大规模引种繁育。因为市场需求,巴西龟被作为经济品种饲养。这种人为参与生物繁衍是巴西龟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

最后,是因为美德、慈善等我国宗教文化的影响,人们人为放生巴西龟,导致大量巴西龟泛滥于野生湖泊。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巴西龟这一外来物种在中国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秩序。

巴西龟泛滥带来的危害

众所周知,作为外来物种,其引入必须慎重考虑,因为新物种的引入很可能威胁到本土生物物种,最终打破生态平衡,其危害不可估量。

以巴西龟为例,因为巴西龟这种新的外来物种,由于生存能力强,在食物链的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必然会导致原有的本土物种因食物资源的匮乏而减少。

更可怕的是,它们不仅抢占了土著物种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还从源头上直接破坏了土著物种的血统和基因,使得许多原本纯粹的土著龟种群濒临灭绝,堪称“最强生态杀手”和“生态平衡的终结者”。

与此同时,专家研究表明,巴西龟还携带一种叫做沙门氏菌的细菌,这种细菌是引起肠道发热、急性肠炎、败血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它还可以传播给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既然巴西龟的危害这么大,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吃巴西龟能减少危害吗?

为了减少巴西龟在中国泛滥造成的危害,很多人提出,可以动员我们强大的“吃货”通过吃来减少它们的危害。巴西陆龟可以吃是真的。如前所述,巴西龟刚引进的时候,在广东沿海的餐馆里作为昂贵的药用食物出售。一只“清蒸巴西龟”上世纪80年代卖200多元。

而且,巴西龟确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和药用价值也比较高。但是,靠吃来减少巴西龟带来的危害是不现实的。

一方面,对于很多“吃货”来说,巴西龟的肉质和口感远不如甲鱼,买巴西龟吃相对便宜。另一方面,中国受几千年宗教文化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乌龟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如果吃甲鱼会影响生活,所以相对来说吃巴西龟的人比较少。

综上所述,减少巴西龟泛滥危害最可行的措施就是禁止一切人工放生,并出台相应政策规范人工饲养,限制引进巴西龟。积极呼吁饲养巴西龟的主人和希望放生巴西龟的捐赠者。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请停止一切遗弃和放生!

:1401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165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8
下一篇 2022-06-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