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刘禄曾赴美访问,聚会上被一餐厅老板认出:我当过您的俘虏

1979年刘禄曾赴美访问,聚会上被一餐厅老板认出:我当过您的俘虏,第1张

1979年刘禄曾赴美访问,聚会上被一餐厅老板认出:我当过您的俘虏

1979年4月,当时在外交部工作的刘璐接受了著名教育家吴贻芳博士访美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一群人开始行动。他们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圆满完成了任务。

之后,他们去了附近的一家餐厅吃饭,想着还来得及在这里好好逛一逛。但没想到一进餐厅,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不知道为什么,餐馆老板一个劲儿地看着刘鲁曾的方向,那种强烈的眼神让刘鲁曾有些无所适从。为了搞清楚情况,她还时不时看一眼老板,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怎么了。

我脸色不好看,但我看出了不对劲。刘路有一次觉得老板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一开始她以为可能是认错人了,但是越看越确定她认识这个人。她在哪里遇见的?刘璐说不清。她的大脑开始搜寻关于男人的记忆,但还是找不到。

刘璐本来以为等一会儿后,她一定会问的。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当他们正在吃饭时,老板朝他们的方向走来。

走到刘鲁曾身边,餐馆老板停下了脚步。他弯下腰,低声问:“你是不是姓刘,以前是志愿军的翻译?”

刘璐听了之后,非常惊讶。她看着那个男人,回答道:“是的。”

刘增的眼里流露出迷茫和不解。看来她确实认识眼前的这个男人,但是他到底是谁,为什么她一点印象都没有。

徐看出了刘鲁曾的疑惑,那人更加激动了。他不禁大声说道:

“在朝鲜战场上,在志愿军营地,我是你的俘虏。圣诞节时,我们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枚红底白字的小别针,我至今仍保存在家里。”

说到这里,刘鲁曾终于恍然大悟,这个人是以前在朝鲜战场的一个战俘营里认识的,他的名字叫詹姆斯·伯纳特。

老友相见,瞬间泪流满面。认出对方后,詹姆斯热情地与刘露牵手,两人一直没有放开。

很久没见的两个人开始聊起往事,几乎都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那些年对他们两人来说都非常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经历对他们两人来说都有了其他的意义。

两人从以前一直谈到现在,过了很久才不了了之。詹姆士对他以前的朋友极为热情,他称赞刘:

“你是来自中国的民间大使,是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我想向你学习。”

后来,他告诉刘璐,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全家去中国旅游,去看望她。

两人分手后,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问: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能记得你,你的脸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后来他还是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

陆增笑着回答工作人员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在他身上落实了很多优惠政策。”

的确,刘禄在战争时期给了这个年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上海名人刘璐不顾家人反对前往朝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323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9
下一篇 2022-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