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1905年:慈禧为废除科举一事发愁,爱因斯坦已提出相对论

总警监2022-09-27  29

荒诞的1905年:慈禧为废除科举一事发愁,爱因斯坦已提出相对论

若干年后,面对北平的一片废墟,慈禧太后会记得那个遥远的下午,他杀死了戊戌六君子。当时的大清王朝勉强能抖拳头,张之洞、李鸿章等帝国的肱骨维持着老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义和团的火焰刚刚开始燃烧,一切尚可。总之,虽然世界变化很大,但她的《满汉全席》还有120道菜,没有什么急需改变的。

不幸的是,时代变了。清没有抓住最后两根救命稻草,义和团和戊戌变法都是慈禧自己埋的,对她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八国联军战火烧到北平城,南方诸侯搞“东南互保”,没人听她的号令。偌大的大清国无兵可用,皇族受辱。

所以慈禧想了想,还是觉得变法强是个好主意,但是清朝只能改一点,不能改太多。如果你变了法力,就像谭嗣同、康有为说的,你就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因此,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继续走老路,派遣一批优秀人才到欧美、日本等地留学,回来为清朝巩固国家。鲁迅曾经写过《藤野先生》,讲的就是这群扎辫子的留学生。

这是思维的局限。当时的西方教育,各大学科包罗万象。清人还在穷,啃着八股文模板。他虽然精通儒学,却真的成了一个无用之士。所以,即使把几千万人送去留学深造,也只是相当于在撕裂的伤口上贴上创可贴,根本无法止血。

清代有识之士甚多。在几千年“忠君”的影响下,他们还是想维护清朝的统治。于是从1901年9月开始,清廷在压力下实施了“新政”,包括教育制度的机构改革。然后从隋朝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废除科举。1903年,张之洞和袁世凯两大势力集团在其奏折中首次向清廷提出废除科举。

慈禧自然不喜欢,但科举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唯一渠道。科举出身的人,别的不说,至少学过对清廷绝对忠诚的儒家经典。但是,废除科举是大势所趋。早在1898年,科举制度就被国子监堂所注定,国子监堂强调“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原则。而且毕业生不参加科举考试也能获得贡生、进士等称号。传统科举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落后的。

但如果“废科举”这一刀砍下来,无异于让清廷得罪了天下士人。取消科举后,新学校能否取代旧私塾?那些穷孩子以后的晋升渠道在哪里?科举制度下的人该何去何从?慈禧也知道大势不可挡,同意让科举先降。

1905年9月2日,这是慈禧在深宫最焦虑的一天。张之洞和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停止科举考试。在他们的背后,国家变法的声音越来越大,连政府官员都不愿意支持清廷。尽管慈禧不情愿,迫于压力,还是同意了两人的奏折。由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这一年非常荒谬。当慈禧还在为废除科举发愁的时候,瑞士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谈到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狭义相对论。他利用微分几何、线性代数等工具探索时间空结构的问题。狭义相对论后来成为现代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

与此同时,柏林市中心高楼林立,伦敦工业区的工厂黑烟滚滚,香榭丽舍大街上车水马龙,塞纳河畔停泊着数以百计的船只,欧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堆积着一摞摞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李鸿章访美时,也不明白电梯是什么。他还说“房间太小,放不下一把椅子”。

当时的清朝几乎在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割地。即便如此,清廷仍不愿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一些“政治改革”要么迫于压力,要么流于表面。这逐渐让另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清廷已经无可救药。七年后的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结束了长达268年的统治,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一片崭新的天空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0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