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亲批:此人不能杀,为何他还是被枪决了?38年后才获得平反

毛主席亲批:此人不能杀,为何他还是被枪决了?38年后才获得平反,第1张

毛主席亲批:此人不能杀,为何他还是被枪决了?38年后才获得平反

欢迎来到师院历史专栏第3186期。1975年11月,已是暮年的毛主席,还放不下一件事。他专门作出指示:重新调查高敬亭当年的事件,尽快搞清楚,为他平反。毛主席的高敬亭早在1939年6月就去世了。在新四军服役时,任支队司令员。因为所谓的“严重错误”,被新四军公开审判枪决。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毛主席还想着这个人,还想为他平反?

原来,1939年高敬亭被枪决前,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对他评价很高。最后时刻,他还是命令高敬亭脱岗回延安总部学习,而不是被枪毙。但新四军领导人错误估计了内部矛盾,在最终确认延安之前,试图枪杀这位曾经全副武装的著名新四军战士。毛主席特别说过“这个人不能打死”,但最后还是得到了这个结果。

毛主席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高敬亭,只是由于主客观因素,在70年代才正式提出为他平反。这位著名的士兵资历深厚。如果当年没有被误杀,他就是开国大将级别的革命履历。主席很重视高敬亭的贡献和能力,事情还是得从红军时期说起。

高敬亭是河南省新县人。到了近代,这里大批知名人士投身革命。红四方面军有两个重要的根据地:一个是鄂豫皖老区,一个是西征后打下的川陕苏区。四方面军将领大多随大部队转战川陕,但也有人留在老区坚持战斗,高敬亭就是其中之一。

他极其善于组织和发展队伍,在四方面军留守干部中很有威信。后来,高敬亭率领红28军。在三年游击战中,仍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人数保持在1000人以上。由于红军主力长征后离开了南方地区,各个游击区的部队分散,装备差。但高敬亭的部队是“异类”。1937年整编为新四军时,他的队伍实际上有3000多人的规模。所以单独成立了一个支队,就是新四军第4支队。从兵力和战斗力来说,是新四军早期各部中最强的。此时的高敬亭也成了中央的“红人”:立下大功,打过仗,有重兵权。

众所周知,新四军的前身是红军在南方十几个游击区的留守队伍,叶挺、项英是早期的主要军政领导人。由于游击战的特殊性,队伍比较分散。项英以前没有能力控制所有的南方游击队。客观上,高敬亭是四支队不折不扣的人物。所以他经常坚持自己的军事观点,和上级发生冲突。项英、叶挺等人对他极为不满,彼此意见很深。

有一段时间,高敬亭一发不可收拾,骄横跋扈,在全军声名鹊起。其实没有军队向中央汇报的那么严重。毛主席还专门派人到高敬亭了解情况,沟通相关工作。不难想象高敬亭的巨大贡献和一点点骄傲。经过耐心教育,他的表现有所好转。然而,1939年,第四支队支队长杨克志前往桂军,致使高敬亭受到牵连。作为上级主管,他确实负有重大责任。再加上以前军队中积累的矛盾,项英等人扣留了高敬亭,撤销了他的指挥权,并要求延安和老蒋核准他的死刑。

这时,项英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当时我们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受国民政府领导,出于抗战大局。但是,老蒋不会死,人民军内部也有矛盾。为什么要向老蒋请示?而且内容是枪毙主要军事将领,明显是开玩笑。老蒋看了电报后非常高兴,很快回复说:他同意被枪毙。老蒋的批准令到达新四军司令部后,高敬亭的死刑被执行了。

当项英接到毛主席的电报时,他非常焦急。连曰:此人不可杀,不可杀!最后的意见是取消他的兵权,送他回延安重新学习。主席显然是爱才的,应该给高敬亭一个改正的机会,甚至可以给他当面指导。高敬亭是在1939年6月24日早晨,在得到延安的最后指示之前,被新四军首长枪决的。

毛主席大怒,但新四军主力战区远在延安。为了维护抗战大局和队伍稳定,主席命令徐海东将军接替高敬亭的职务,其他人不追究责任。这件事暂时被压了下来。后来皖南事变震惊中外,项英不幸去世。不可能追究高敬亭的责任。

建国后,毛主席一直没有忘记高敬亭,这是开篇的一幕。高敬亭的后人一直在申请普通平反。因为涉及到项英、叶挺、邓子恢等一批开国元勋。,高敬亭事件的处理进度并不快。晚年毛主席分析“此事可能主要与项英有关”,最后要求有关部门重新处理。高敬亭,资历和贡献突出的新四军将领,1977年完全平反,后被奉为革命烈士。抗战期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没有原则性,处理方式太重。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代史作家经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争史研究。它以专业的视角为你还原了整个历史,带来了精彩的历史细节。欢迎获取更多精彩文史内容。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8084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