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地多措并举抗旱保苗

安徽多地多措并举抗旱保苗,第1张

安徽多地多措并举抗旱保苗

天气方面,根据中央气象台18日下午发布的干旱天气橙色预警,未来三天安徽等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大家仍需积极抗旱。据悉,目前安徽多地已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其中,河道引水、打井取水、灌区引水、人工增雨等。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和减少灾害损失。

安徽多地采取措施抗旱保苗

安徽干旱

23日上午7点左右,在安徽寿县沿口镇魏岗村,程明川早早来到自己的农田。当天,他请来的施工队正在水田旁边打井取水。

“准备打一口井,大概两天就能打完。”程明川告诉记者,他和兄弟们有20多亩地,就等着打一口井给稻田浇水。

近期寿县大部分水稻正处于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是水稻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但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当地稻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面对干旱,当地政府和村民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我们村已经打了十五口井,还有三口井在建。一口井一天一夜的出水量,可以保证灌溉10亩左右的土地。”魏岗村村支书渐江说。

在堰口镇江黄村,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驻村工作队和两个村委会组织村里20个村民小组分别购置了大功率水泵,3人抗旱服务队帮助群众把水渠里的水抽到每一片农田。

“抗旱服务队帮助群众统一抽水灌溉,免去了每家每户购买水泵、电线、水管的费用,省钱、省心、省力。”该村蒋村第一书记陈彬介绍。

据统计,今年入夏以来,寿县通过科学调度引水、疏通渠道、组织人工增雨等方式,已完成抗旱灌溉面积198.7万亩。

干旱

持续的高温少雨也让长江水位持续走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老周乡位于长江江心洲,是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入夏以来,长江(铜陵段)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4米多,老洲乡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1.6万亩。

23日下午,在老周乡老周泵站外河口,站长潘和平正带领工人将水泵取水口下移到河水中,确保水泵能顺利抽取河水。这里抽取的河水会通过老周泵站抽到总干渠,经过长江一级抽送、圩田二级抽送、支渠三级抽送,最终送到田间地头。

通灵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今年受干旱影响较大的老洲乡建起了142亩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的负责人向宏说:“江心洲大部分是沙土,蔬菜种植的用水量很大。好在村里组织抽河水,让沟渠里有水。我们基地只利用附近的沟渠抽水浇菜,大大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

据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该市已有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调集灌溉机械7273台套,应急供水车辆114辆。通过当地河道引水、打井、灌区引水、人工增雨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效益,减少灾害损失。

安徽最新天气预报:

要下雨了

今晚到明天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淮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大别山区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早晨最低气温:淮北地区:20-22℃;江淮之间:23-25℃;江南:24-26℃。最高气温:淮北地区:27-29℃;江淮之间:29-31℃;江南北:31-33℃;长江以南:33-35℃。

预计明天夜间到27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阴天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淮北西部、江淮北部有大雨,局地暴雨。

中央气象台8月24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

据8月24日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湖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陕西东南部、甘肃东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有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预计未来三天,黄淮西部、苏皖南部、浙江大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对气象干旱缓解有利。但其他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高温少雨,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抗旱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所有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用水;

3.严格节约用水,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和服务用水;

4.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63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