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广东澄海:华侨不忘桑梓 赤子情深

走访广东澄海:华侨不忘桑梓 赤子情深,第1张

走访广东澄海:华侨不忘桑梓 赤子情深

中国侨网汕头8月15日电题:访广东澄海:海外侨胞念念不忘桑子深情。

作者林吴涵

广东汕头澄海是侨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日前,“澄海华侨华人侨乡社会调查”研究营大学生走进汕头澄海,探访侨领故居,寻找海外华人支援祖国抗战、集资办学、回馈家乡的故事。

在澄海早期华侨革命家朱故居的门廊里,龙都镇前梅村原党委副书记陈佐松向学生们讲述了朱的故事。1926年,从上海留学归来的朱老林在凤山小学成立了澄海第一个团支部。次年,经中共潮美特委批准,建立澄海第一个党支部,即中共澄海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朱到泰国避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侄子朱维松回国,到延安抗日,后转战冀中、冀南。"陈佐松感叹道:"当时的华侨革命家有着崇高的牺牲精神,生活非常简朴。"

澄海后沟革命历史陈列馆黄凯越摄

澄海龙都镇后沟村是著名的侨乡,该村徐氏家族曾涌现出许多革命华侨人物。1927年,中共澄海县第一次党代会在后沟徐氏祠堂召开,后沟村成为中共第一届澄海县委的诞生地。革命家徐智熙为澄海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28年,徐智熙在泰国避难。在曼谷负责领导印刷工会,参加反帝同盟,先后在后沟小学、龙都中学创办“龙都华侨抗日救护训练班”,发展党员。

澄海区东里镇是红头船的故乡。抗战时期闻名全国的爱国侨领安茨·严光祖籍东里镇。作为重要的商埠,孕育了众多的华侨家族,信阳新龙郑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泰国曼谷经营一家大米供应商。他们曾经经营三家碾米厂和一家大米仓库“林兴栈”。当时每月有四艘红头船陆续航行于张琳、新加波、曼谷等地之间,促进了我的家乡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

改革开放后,泰国华侨蓝建玲、香港同胞叶树万、郑氏家族积极回乡。1991年,澄海东里镇苏北中学重修校舍,兰建玲带头捐款。其他华侨也慷慨解囊,建起了有34间教室的教学楼。同时,蓝建玲还发动生活在泰国的郑益萍家族和郑妍妍家族捐款修建碧波图书馆、李佳礼堂、伊森体育馆和学校大门。在他们的捐助下,东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在澄海,海外华人爱国爱乡的故事数不胜数。东里镇张琳一带曾经流行一句俚语,意思是“痒就去陆游外墙”。所指的“陆游”是位于东里镇张琳古新街的黄敏如旧居。居住在暹罗(泰国旧称)的华侨黄敏如在过去的37年中多次回国。他热心于张琳慈善事业的纯真感情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回顾百余年的历史,海外华侨的爱国之心令人动容,他们慷慨解囊、造福乡亲的善举必将被后人铭记。(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55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