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原诗出自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维新志士西乡隆盛。
后由毛泽东于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改写创作,赠予自己的父亲。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作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乡关:家乡,故乡。
桑梓地:出自《诗·小雅·小弁》,同为家乡,故乡的意思。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扩展资料
这两句试最原始的出处是由幕末尊王攘夷运动僧人月性所作,原题“锵东游题壁二首”。
《锵东游题壁二首》
作者:月性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原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白话翻译: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
作品赏析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诗僧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认为其中第二首诗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抱负,便稍作修改后存留着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事迹也流传到了中国。
少年毛泽东或者是从书籍报刊上,或者是直接从留学东洋的教师那里,读到了西乡隆盛版本的这首述志诗。之后,他坚持要离家前往湘乡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他改动了这首诗的几个字,而后呈给父亲。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
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
一、这句诗的白话释义:
人们死后何必要在故乡的土地上埋葬自己的尸体,人生哪里不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呢?
二、诗句原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三、词语释义:
1、桑梓:代指的是家乡,故乡。古时候,大家都爱在房子周围中上桑树和梓树,于是后来人们就用桑树和梓树代指住的地方,即用“桑梓”代称家乡。例如,赞扬同乡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2、青山:象征祖国的山河秀丽;
3、乡关:指的是家乡、故乡。
四、全诗白话释义:
孩儿我已经立下了雄心壮志要走出家乡,如果没有取得学习上的成就,就发誓绝不提前回到家乡。人们死后何必要在故乡的土地上埋葬自己的尸体,人生哪里不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时间:1910年秋天
二、创作背景:
是作者毛泽东即将离开自己从小生长的家乡韶山,面临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独自一人走向外面更辽阔的世界,外出求学之时,临近分别,写下这首诗给父亲,表达自己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于家乡的热爱与思念。
三、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绝·改诗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