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打援,正奇并用的“虎牢关之战”

围城打援,正奇并用的“虎牢关之战”,第1张

围城打援,正奇并用的“虎牢关之战”

隋朝末年,杨迪皇帝杨光荒淫无度,恣意勒索钱财,短短几年便登上皇位,令天下为之烽烟四起。隋朝留在山西太原的唐元,接管隋朝都城长安,正式称帝。隋朝占领东都洛阳的统帅王也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郑,而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窦建德自称河北“夏王”。这三股势力成为当时争夺中原的决定性力量。

为了夺取中原,唐元称帝,之后采取了“以邻为壑,以邻为壑,以邻为壑”的战略方针。620年7月,他先派使者暂时稳住窦建德,然后他24岁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指挥8万精锐唐军攻打洛阳,企图先灭王的郑政权。

王得知唐军进攻的消息后,命令他的三个侄子分别镇守襄阳、虎牢、淮州等重要地方,然后他的兄弟和儿子镇守洛阳。他亲自率领3万精锐部队抗击李世民。2061年2月,唐、郑两军在洛阳城西北的青城宫展开大决战。这是李世民遇到的最激烈的战斗。郑军几次被打散,但又打起来了。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下午。疲惫不堪的郑军渐渐抵挡不住唐军的冲击,王只好下令退守洛阳。

洛阳是隋朝的东都,城墙坚固,防守严密。李世民无法强攻,只好包围洛阳,派兵清洗洛阳外围据点。由于唐军势大,洛阳周边诸郡相继投降,洛阳以东的战略要地虎牢关也落入唐军手中,攻克虎牢关使处于有利形势,因为如果夏的另一个敌人窦建德想插手这场战争,虎牢关将首当其冲。

王被困在洛阳这座孤城已经半年多了。由于粮草匮乏,人心惶惶,情况危急的王不得不派使者向河北夏王窦建德求救。明知如果窦建德和王被灭,唐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就会落在自己身上,他还是明白“唇冷齿冷”的道理,决定出兵联合王对抗唐军

由于王及其部队的长期顽强抵抗,围困洛阳的唐军也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就在这时,夏王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到了。消息传到,大部分唐军将领都认为王城池坚固,一时难以攻克,而窦建德大军寡不敌众,唐军将腹背受敌,不如暂时撤退避敌锋芒。但是李世民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一旦王和窦建德联手,将严重不利于唐,他坚决不给王以起死回生的机会。李世民、李元吉、屈突通等。率领唐军主力继续围攻洛阳,而他们则率领近四千将士冲向虎牢关。也就是说,他要“包围罗大源”,用这近四千人对抗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只要先击溃窦建德的援军,洛阳城就能被摧毁。

李世民率领军队来到虎牢关,与夏军对峙了一个多月。由于虎牢关地势险要,夏军无法前进。双方只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夏军就被打败了。四月,夏军粮道被唐军抄,将军张庆特被俘,夏军士气更加低落。看到人心浮动,窦建德不能进,但也不能退。这时,他的下属劝他改变作战计划。与其在此与唐军主力硬拼,倒不如在唐军空身后乘虚而入,带领主力渡过黄河,直抵山西太原。那样的话,就如入无人之境了。可以说是全力以赴的解决洛阳之围,即可以引申为收人,壮大实力,又可以逼唐军到李,解救之。

窦建德认为有道理,准备采纳,但王派来的使者苦苦哀求,说洛阳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希望窦建德不妨直接出手相救。窦建德,进退两难,最终搁置了部下的合理建议,继续在虎牢关与唐军对峙。

五月,李世民假装粮草短缺,故意让唐军在黄河北岸放马麻痹夏军,果然窦建德中计了。他想趁唐军战马不足之机打唐军,于是指挥全军逼近虎牢关,敲锣打鼓。李世民按兵不动,只带少量兵力与夏军纠缠在一起。到了中午时分,久战不下的夏军士卒已经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因为这是一支农民武装,窦建德慷慨大方,纪律松弛。这时有人坐着,也有人争着要水喝。当时一片混乱。眼看时机已到,李世民命令3000名战士直扑敌营中的钟君帐篷。

此时,窦建德正在帐中与群臣商议。他万万没有想到,人数如此之少的唐军会主动出击,所以毫无防备。现在唐骑马突然赶到,窦建德和他的大臣们都慌了。军队一时无法调动,窦建德不得不危机四伏逃往东方。也许是他的衣服太显眼,唐骑在他身后紧追不舍。结果窦建德在战马受伤时被唐江俘虏。

此时夏军见势如破竹,无心再战,全部仓皇出逃。唐军一口气追击三十余里,俘虏六万余人。因为要处理的犯人太多,李世民当场释放了他们,并用囚车把窦建德带到了李洛阳。王在洛阳城期待夜晚,看到了被抓获的窦建德。知道没有希望,他只好向这座城市投降。

在虎牢之战中,李世民采用围城辅助、避急攻惰、奇兵突袭、擒敌擒王的战术。以不足4000人的兵力,在窦建德消灭了10万大军,随后又登陆了被困洛阳的王,创造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围城求援”战例,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此役切断了当时中原两大武装力量,为唐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天的中国历史经典战役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记得关注喜欢,转发评论和收藏。关注我不迷路,下一期更精彩。下次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51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