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摆烂的东风裕隆,指望谁来“接盘”?

选择摆烂的东风裕隆,指望谁来“接盘”?,第1张

选择摆烂的东风裕隆,指望谁来“接盘”?

本文字数:1668字

阅读时间:5分钟

“等退潮了,你就知道谁在裸泳了。”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遭遇28年来首次下滑后,一些基本功不足的汽车企业露出了本来面目,经历了几次洗牌。走向灭绝的边缘。

等待他们,或者破产重组,或者等待新生力量接手,这是最好的结果。继力帆、众泰、猎豹之后,东风裕隆也走上了破产重组之路。

近日,东风裕隆汽车正在按照重组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商。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的招商公告对潜在投资者提出了七项基本要求,包括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能力等。

那么,谁愿意成为东风裕隆的“接盘侠”呢?

非优质资产,充满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东风裕隆公司的主要资产包括土地等不动产、厂房、车辆、设备等动产,具有完善的整车验证能力,年生产能力12万辆。但对于很多新势力来说,持有乘用车传统燃油和新能源生产资质才是最重要的资本。

东风裕隆的工厂位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2011年4月正式投产。这期间大7 SUV、大7 MPV、U5等几款车型。被投入市场,但市场销量逐渐下滑,只剩下口碑不佳和“中石化战略合作伙伴”之类的调侃字眼。

从近几年收购的案例来看,接手英雄多为新势力。白腾通过1元收购一汽华力100%股份,李6.5亿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威马汽车11.8亿收购大连黄海。这些都是新生力量通过收购获得生产资质的经典案例。

东风裕隆报价多少?资产估值尚未明确,东风裕隆负债约70亿,可谓妥妥的坑。目前有很多有资质的车企濒临倒闭,但东风裕隆肯定不是最好的一家。

新势力阵营趋于稳定,希望跨界玩家。

资产估值尚未明确,加上巨额负债,即使新势力数量达到顶峰,也未必有一家车企能接过这个巨大的包袱,更何况是经过洗牌、如今日益稳固的新势力阵营。

头部阵营“韦小立”现在发展趋势比较稳定,都在美港股上市,产品创新也在有序快速进行。获得生产资质后,小鹏理想走了自建工厂的路线,而蔚来和江淮的代工之路也进展顺利。

顺便说一句,蔚来CEO李斌曾经说过,他绝对不会在外包资质上花钱。因此,蔚来可以从东风裕隆的潜在“接盘者”名单中剔除。哪吒、零跑等二线阵营也有生产资质和工厂,更不用说吉利背靠的极氪。东风裕隆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跨界选手。

新力量淘汰赛已经开始了,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已经宣布入场,产品还没有亮相,比如小米,苹果。作为手机企业跨界造车的代表,他们的造车之路充满了看点,或者说是潜在的“接班人”之一。

产能泡沫,投资环境变化。

虽然被新能源车企收购是这些破产车企最好的结局,但在诸多泡沫逐渐被戳破后,资本市场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疯狂的产能扩张也被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4月1日,柴蔚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将出现灾难性的产能过剩!”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远超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体量。

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累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其中有销售数据的公司有86家,这些公司的总产能为3703.8万辆。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按此计算,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10%左右。

国家发改委(NDRC)多次要求各地彻查新能源汽车产能,并要求在新能源汽车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警惕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对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变得更加谨慎,二级市场融资环境不如从前。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疯狂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钟书

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面临竞争激烈、资金链紧张等挑战,“内卷化”现象严重。比亚迪、特斯拉等疯狂头部的新能源车企当然有资本不断扩大产能。但尚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的新能源车企,对产能扩张仍持谨慎态度。

基于要收购的工厂都是建了很久的,改造可能更加费力。还不如自己重建工厂更快,更合适,更能跟上当今飞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步伐。总的来说,濒临破产的中国汽车品牌指望其他汽车企业“接盘”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剧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85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