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规定处死逃兵,卫青冒险救了一个,中国从此多了个民族英雄

汉武帝规定处死逃兵,卫青冒险救了一个,中国从此多了个民族英雄,第1张

汉武帝规定处死逃兵,卫青冒险救了一个,中国从此多了个民族英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那就是在他的无敌军中,出现了一个颇有名气的逃兵。是斩杀逃兵还是赦免他,成了卫青的艰难抉择。

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跟随著名学者黄锦伦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探寻历史的真相。

卫青是汉武帝的妹夫,魏如昀子夫的弟弟。自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起,卫青屡上长城,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元光征服五年,卫青率领一万骑兵突破匈奴圣地——龙城,斩首七百余关,打破了匈奴无敌的神话。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卫青为骑摩托车者出雁门,率领三万骑兵,长驱直入,斩首数千人。第二年,卫青大举进攻秦时匈奴的河南地,在那里建立朔方郡。

这场战争中,汉军斩首数千,俘获牲畜百万,无一损失。因为这个贡献,卫青被封为昌平侯。在这场战争中,卫青不仅解除了塔尔坎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了前进基地,进一步反击匈奴。

与此同时,在河南之战中,跟随卫青一方的军官因战功卓著,被封侯嘉奖,其中有一名校尉苏简。战斗中,苏建冲锋陷阵,斩获颇丰,被封为平陵侯。

正月六年(公元前123年)四月,卫青再次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共杀匈奴万余人。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卫青却意外落败。

当时卫青把苏建和侯昭信的军队组织成3000人的军队,负责包抄敌人。谁知苏简等人很倒霉,迎面撞上了匈奴单于的军队。寡不敌众,汉军很快全线崩溃。就在这时,匈奴人发起了投降攻势。

与苏简不同,赵信不是汉人,而是匈奴人。所以他安心向同胞投降,带了800骑兵。苏建见势不妙,只好咬咬牙,甩开大军,逃之夭夭。

一试,苏建逃到汉军总部,而卫青马上把老战友收押起来,问军中判官:

“我该怎么对付苏健?”

周拔法官认为:

“我出了军就没当过将军,如今建了军又废了军,可以斩之以示将军之威。”

原来汉武帝为了肯定军纪,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军法。1978年7月,青海省博物馆考古队在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西汉晚期墓葬中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木简。在这些木简中,学者们发现了一些失传已久的汉代军法。苏健至少犯了两起死罪。

第一,战斗中擅自撤退罪

“杀了他们,那些善于撤退的人,然后杀了他们。”也就是说,如果前排的士兵逃跑了,后排的士兵有权杀他。如果全军撤退,将军有权力杀死撤退的将军。

第二,在战败的情况下,不能坚持打击犯罪。

“人们口中的弓和弩是绑在一起的,他们竭尽全力去折断敌人的弓,但是他们不得不...砍了它”。也就是说,在战败的情况下,没有将军的同意是不允许逃跑的,否则要斩首。苏建作战不力,弃军而逃,最终沦为一军,已经触犯了“不坚持作战”罪。

是苏建犯了两项死罪,所以周拔认为他应该被当场斩首。同时,周拔也认为杀死苏剑有助于卫青在军中树立威信。作为将军,卫青确实有这个权力。

眼看苏剑性命攸关,卫青挺身而出,得到了一个老部下。他说:

“多亏了肺附罪,大清不是没有受到威胁,而是被恶霸说我是聪明人,这很让人失望。而且使节一职虽是砍头将军,却受到大臣的尊重,不敢妄自菲薄。是天子的,天子自律,不敢以风独揽臣权。”

简单翻译一下,我是卫青中的外戚,从来不担心自己威望不够。周拔说我应该把魏明斩首,这可不是当部长的方式。就算我有权斩他,我也不应该凭着皇帝的宠信,在国外杀他。所以,生杀大权应归于天子,天子自杀也是可能的,以示臣子不敢专权。

其实卫青保护苏剑是有相当风险的。很容易被汉武帝认定为徇私护亲党。毕竟卫青和苏健的关系真的非同一般。除了战友之谊,两人私交不错。苏剑也建议卫青多养公客,增加自己的名气。

那么,卫青为什么要冒着被皇帝训斥的风险,擅自免除苏建的死刑呢?

首先,卫青确实有维护汉武帝权威的考虑。毕竟还是把生杀大权交给皇帝好。

其次,卫青善良。虽然他才华横溢,对文人彬彬有礼,对士兵和蔼可亲,但在战场上却能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对于外敌,卫青敢于有力回击;在对待同事的同时,谦虚大方。比如漠北战争后,李广的儿子怨恨父亲的死,用拳头打卫青泄愤。然而,卫青,这位贵为大将的人,就像没事人一样,对李赣没有调查。

正是这种大度的性格,让卫青全身心地投入到保护每一个战友的生命中。自始至终,卫青没有斩杀任何一个将领。同时,卫青也很爱惜人才,热衷于为部下喜欢。据历史记载:

“自卫夏侯惇,将军青守封,其后枝为五侯。它的9个队长都是将军出身。将军、校尉共十四人。”

也就是说很多跟随卫青的将领都被封了。至于李广没有得到侯爵的赏赐,真的是他运气不好,不是卫青的错。

所以,也正是因为卫青的善良,才让败将苏建保住了性命,继续为国效力。之后,卫青用囚车将苏运到汉武帝遗址。汉武帝也给了卫青面子,当即让苏简为他的死刑买单。

尽管苏简被免于庶人,但他很快又被录用,担任县令,并最终死于任上。苏建有三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更是家喻户晓。他是民族英雄,在苏武待在匈奴19年。

好人有好报。卫青的善良不仅给他带来了财富,还造福了国家,为朝廷留下了大批人才。试想,如果没有卫青的恩情,苏建永远不会翻身,他的儿子苏武必然会受到牵连,成为罪人。可以说,没有卫青,就没有后来伟大的苏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76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