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为何入海口属于朝鲜?

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为何入海口属于朝鲜?,第1张

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为何入海口属于朝鲜?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前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陆地边界线长达22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复杂的边界线。

这么广阔的领土,复杂的边界,总会有一些领土争端,尤其是边界问题。鸭绿江口作为中国边界线东端的起点,备受中韩两国人民的关注。

中国和朝鲜之间隔着鸭绿江,周围有很多岛屿,领土划分不能只依据江主航道。然而,鸭绿江原本是中国的内陆河。现在为什么鸭绿江口属于朝鲜?

一、中朝边界的历史演变

中朝两国自古以来就是近邻,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政治变迁、民族迁徙、朝代更迭等原因,边境疆域一直在不断变化。鸭绿江在15世纪中叶以后从中国的内陆河变成了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古代朝鲜的朝鲜人很可能是黄帝的孙子列文的颛顼的后裔。只是在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纣王的叔叔姬子率领商朝遗民跨过鸭绿江,逃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

图|古代朝鲜

姬子把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和礼仪带到了朝鲜半岛,深受当地人民的尊敬,于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建立了姬王朝。深知这一点,大义深重的周武王顺手把那个小地方封给了姬子,这就是历史上“箕子朝鲜”的诞生。

西汉初年,燕王背叛汉高祖,率众逃亡。其中有一个叫魏满的将军,率领数千兵马来到朝鲜半岛。魏先是假意投靠当时的国君姬准,骗取了一个西部封地养精蓄锐。时机成熟,他造反,取代姬准建立了魏的朝鲜。

可惜魏蔓有先见之明,而他的儿子魏梦却鲁莽无知。公元前107年,他贸然出兵汉朝,被汉武帝刘彻消灭。韦克斯勒韩国只存在了70多年。

汉武帝轻而易举地接管了朝鲜,在朝鲜设立了范缜、林屯、乐浪和宣土四个郡进行管理。直到元朝末年,朝鲜作为中国的附属王朝存在,双方没有边界。

明初,李成桂的出现真正扭转了中朝之间的局势。他夺取朝鲜政权,建立李朝后,开始实行向北扩张疆域的政策。

图|明朝疆域图

为了保证北延计划的顺利进行,李成桂首先下令在鸭绿江和图们江南岸设置四县六镇加强管理,然后在附近修筑防御长城和坚固堡垒,抵御外敌进攻。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成桂颁布法令,组织朝鲜人民逐步向北方迁徙,不仅巩固了对鸭绿江和图们江的统治,也为中朝边界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此外,李朝还得拉拢住在鸭绿江和长白山的女真各部。李朝推行“接千职”政策,鼓励女真人依附朝鲜。在清远、中城等地,为女真各部设立与朝鲜的贸易流通场所。古书记载:“绵延千里,皆登记于版,以斗满江(图们江)为界。”

李成桂一面用怀柔政策安抚当地民众,一面用武力镇压,迫使女真各地归顺朝鲜。尽管这是不道德的,但它利用了“双管齐下”的方法来扩张朝鲜。

图|鸭绿江实景

为了支持朝鲜的“反元亲明”政权,明太祖将朝鲜半岛北部永久让给了朝鲜,而不劳而获一块“肉”的李成桂还不满足。他试图通过拉拢女真各部,组织朝鲜人民北移来征服整个东北。

建国后,朱元璋无暇顾及朝鲜的小动作。当女真各部逐渐向朝鲜“靠拢”,北延取得重大进展后,朝鲜立即上书要求朝廷重划版图。

李成桂对明朝表现出顺从和友好的态度,但暗地里他一直觊觎属于中国的土地。时机成熟,狮子开口,直接向朝廷索要三三、路透回纥等地。他还想让女真人直接归属朝鲜。这个离谱的要求被朱元璋拒绝了。

明朝的坚决态度让李成桂很不高兴。而是驱赶女真部落,通过军事镇压扩张领土,将朝鲜半岛边界推进到鸭绿江以北。

但朱迪登基后,立即在东北重新控制了明朝,恢复了女真各部门对明朝的朝贡制度。长期对朝鲜不满的女真人在明朝的支持下奋起反抗。

图|鸭绿江

“盟友”的反击让朝鲜措手不及,北延计划受阻,只能以“护国封边”的防御策略慢慢进行。朝鲜王朝一直坚守边界,拒绝从女真各部“抢走”的领土中撤出。

虽然中国和朝鲜没有签订正式的法律法规,但从明朝开始,两国就默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河,即“中国之初,鸭绿江东临朝鲜,西接辽东。”

康熙51年5月,中朝两国开始派出专业人员勘测鸭绿江和图们江上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在考察过程中,双方首次使用近代西方先进的测绘方法绘制了内府地图。

这次勘察明确了中朝两国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长白山天池以南的分水岭是“用石头标出”的,并设置了木栅栏、石堆、土堆等显著标志,以区别清楚。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鸭绿江成为中国和朝鲜的界河,但是鸭绿江口不属于朝鲜,岛屿和沙洲也没有出现。

图|鸭绿江界河标志

第二,近代中朝边界的变迁

即使中朝边界以语法形式明确划定,但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仍摩擦不断。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边民,在有了书面的法律文书后,仍然“越界”。朝鲜再次与清朝就边民开垦和随意居住问题发生争执。

1851年至1861年(咸丰年间),清政府将吉林东南部割让给俄国。俄国趁机利用朝鲜正在闹饥荒的事实,催促朝鲜边民过河,到长白山脚下去种地,长期居住。清朝的白山地区被视为满族的发祥地,从来不允许其他人随意出入。这个禁地已经被侵犯了将近十年。

直到吉林明安将军派地方官李今庸到珲春处理开荒事宜。当他奉命巡视长白山周边荒地时,发现朝鲜边民越过界河禁地开垦荒地。

当时长白山已经被边民开垦了八千多天,有八个区那么大。令人气愤的是,朝鲜王朝的咸镜道刺史不仅默许了这种越界开垦荒地的行为,还向越界的民众发放土地证,放入书籍,并将此地命名为建岛。

本来清政府打算驱逐,但朝鲜声称该岛是他们的领土。清政府干脆指望该计划,将越界的朝鲜人纳入珲春县和敦化县的户籍。朝鲜这才意识到自己丢尽了脸,主动要求把这些被收回的农民接回中国。

图|鸭绿江断桥

没想到,长期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边民不以为然。他们联合起来给政府写信,强烈要求重新划定边界。光绪十一年,中朝两国在穿越边境人士的一再鼓励下,派出官员对长白山分水岭界碑和鸭绿江、图们江发源地进行勘察。

这场边界争端持续了四年。两国在“东起图们江,南至鸭绿江”的界碑碑文上意见不一,又因对图们江发源地的不同解读,中朝双方僵持不下,双方互不让步。

后来清政府提出沿图们江设立跨界碑,号称“中华金汤,河山长”,使边界纠纷逐渐平息,但边界填海现象依然存在。

1904年,日军发动甲午战争。与此同时,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无奈之下,只能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日本的侵略计划蓄谋已久。他们早就料到清政府会出兵朝鲜支援。在诱导清军进入朝鲜后,他们迅速派兵占领了从仁川到首尔的战略要地。朝鲜皇宫被日军提前占领,清军的援助计划失败。

清军还没来得及有片刻喘息的机会,日军就强行让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接受挑战,最后以惨败告终。中国不得不签订遭受巨大损失的《马关条约》。

图|朝鲜士兵

日军在朝鲜建立了以李世英为首的傀儡政府,日本驻朝鲜公使命令政府废除此前中朝双方约定的一切成文规定。从此,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中朝边界争端直接上升为中日矛盾。

日方代表朝鲜与清政府签订了图们江中韩边界条款,规定清政府必须允许朝鲜边民开垦和定居长白山。

这些韩国边民和中国居民一样,应该受中国政府的管辖,受中国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此外,日本领事将获准审理此案,日本将获准修建吉辉路。

从《图们江中韩边界条款》签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中朝边界没有大的变化,鸭绿江一直是中朝的界河。

1949年10月6日,为顺应和平的时代主旋律,中朝双方代表在这一天友好会面,达成和平建交的共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逐渐升温。

图|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朝鲜终于脱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迫不及待地统一了政权。

朝鲜半岛分为南方的大韩民国和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派,形成了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然而,一山不容二虎,两个政权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武装冲突频繁。

1950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向南方政权发起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大韩民国被朝鲜军队的强大进攻打败了。

眼看朝鲜军队就要胜利了,没想到美国会借此机会介入朝鲜内战,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霸权。

美国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南部政权作战,并任命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省基隆和高雄两个港口,以阻止中国军队解放台湾省,干扰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领土主权和完整。

图|抗美援朝战场

美国在参加朝鲜内战的同时,还试图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人民的安全。中国刚刚结束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我们绝不能让美国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强烈谴责美国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略朝鲜的无耻行径。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组建了支援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队。在彭司令员的率领下,150多万中国军人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零九个月。这些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中国士兵不怕美军的子弹。他们支持朝鲜,用血肉筑成的堡垒维护和平。

美国这支引以为傲的王牌队伍节节败退,在中韩两军的联合进攻下一败涂地,最终退出三八线和亚洲。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图|中国人民志愿军横渡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帮助朝鲜维护了主权,也为其他被压迫民族和国家树立了强大的信心。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得以延续,中朝两国因共同抗击美国霸权主义的珍贵友谊而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不断。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朝边界问题才被重新提起,但抗美援朝的双赢战争似乎并没有帮助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

第三,鸭绿江口属于朝鲜。

自日本代表朝鲜与中国签署图们江中韩边界条款以来,中朝双方忙于争斗,无暇顾及条约中的不合理之处。

中国和朝鲜的边界自明清以来一直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即使中间有过很多变化,界河也从未改变。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意味着朝鲜迎来了新的时代,两国边界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应该提上日程。然而,此时的鸭绿江已经发生了动荡的变化。

地图|中朝边境地图

近代以来,西支道一直是鸭绿江入海的最重要通道。可通过磨子沟、营门港、庙沟等多条径流支道,与东支道相通。即使是3000吨的大型货船,也能自由通过当时最深的西南深水航道。

但是鸭绿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很容易导致泥沙堆积,久而久之周围会形成很多岛屿和沙洲。曾经鸭绿江的主要入海口,西支路也沉积了许多小沙洲,大大减少了径流量,逐渐降低了航运价值。

1941年,日本为了增加西岔路的径流量,人工开了一条深沟,后来还建了“满洲鸭绿江水电公司”。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改造,只能增加潮流,而不能增加河川径流。

长此以往,西支路因泥沙淤积而滩面增大,水流受阻,逐渐成为影响鸭绿江口径流量的废弃支路。鸭绿江大部分径流中途改道,从付费岛群岛通过东支路流入大海。

在自然条件下,泥沙淤积日益增加,人为干预降低了鸭绿江的输沙能力。最终,沉积下来的泥沙在鸭绿江口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岛屿和沙洲。

图片|鸭绿江大桥

虽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条界河图们江,但那些岛屿面积大,分布明确,可以直接按照主航道划分,合理合法,便于管理。

鸭绿江沿岸形成的岛屿大小不一,分布无序。从鸭绿江下游到上游,分布着工资岛、丝绸岛、下岛、尚道、曹流岛、威化岛、千岛岛、九里岛等几十个岛屿。

这些岛屿有的与两国陆地接壤,有的分布不均。这些岛屿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1954年至1962年,中朝双方代表就界河附近岛屿归属问题举行了多次正式或非正式谈判。

该岛也是两国领土的一部分。朝方与中方代表团相互争论,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拉锯战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1962年10月12日,我国代表周恩来总理和朝鲜总理金日成经过8年的讨论,终于在平壤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

图|中朝边境

按照国际惯例,两国的边界应以这条河的主航道为界。这个边界条约显然打破了传统规则。它规定,一方公民定居或开垦的岛屿和沙洲,成为该方的领土,不得变更,相当于谁先占有谁的领土。

条约还规定,界河附近的沙洲和岛屿中,靠近中国的属于中国,靠近朝鲜的属于朝鲜。位于一岸和其他岛屿之间的岛屿和沙洲,即使靠近另一岸或在中间,仍归该方所有。鸭绿江是两国人民共同使用和管理的,包括航海、渔猎和河水的使用。

根据条约中的所有权原则,鸭绿江上的205个岛屿和沙洲中只有78个属于中国。当时鸭绿江口的许多沙洲和岛屿都比较小,而且大部分都靠近朝鲜,这直接导致鸭绿江口的大部分领土都归朝鲜所有。

1963年,为了尽可能公正、准确地划定两国边界,由中朝两国组成的边界联合委员会成立了边界测量小组,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和勘探。中国安东市副市长吴斌担任本次实地考察的考察队副队长。

联合侦察队圆满完成了勘测两国边界、竖立桩柱和确定界河中岛屿和沙洲归属的任务。实测中朝边境线总长1328.9公里,其中公路线总长45公里,其余为水线长度。

图|鸭绿江口岛屿分布图

1964年3月30日,中国代表陈毅副总理和朝鲜副总理朴松哲在北京会晤。两国代表再次核对讨论后,正式签署了《中朝边界议定书》,改善了中朝边界的历史遗留问题。

《议定书》除了明确两国边界周围岛屿和沙洲的归属,还增加了维护边界责任的条款:一方发现界碑或河海界线标志被移动、损坏或破坏的,应立即通知另一方,除不可逆转的自然损坏外,应尽可能人工修复。

除了保证及时维护,中朝双方代表团还应尽力防止界河改道,以免过分偏离条约中的规定。

由于不间断的人类干预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鸭绿江流域的岛屿和沙洲仍在不断变化。

1972年至1975年期间,中朝两国政府根据条约规定对界河进行勘界时,实际上发现鸭绿江的岛屿数量已经从一开始的205个变成了192个。根据边界条约重新划分岛屿后,属于中国的岛屿减少到70个,而朝鲜有122个。

图|鸭绿江

1990年,中朝又进行了一次联合边境检查,发现鸭绿江口有下尖沙洲、李涛夹心岛、李涛上岛等十余处未划定的边界领土。双方就这些岛屿和沙洲的划界问题再次进行了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朝鲜代表团对中国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下涧沙洲的形成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在马史夹什字修建了一座120米长的大坝,阻挡了鸭绿江的径流。

朝鲜要求中国必须拆除三明治坝,然后才能就尖沙洲的归属问题与朝鲜进行公平谈判。第二次联合边检被搁置,鸭绿江口的多余岛屿和沙洲问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

如今,鸭绿江口的付费岛和丝绸岛由于多年来泥沙淤积面积逐渐扩大,已经与中国陆地接壤。根据1962年两国签署的中朝边界条约,这些岛屿仍归朝鲜所有,尽管它们与中国河岸接壤。

随着越来越多的泥沙淤积,属于朝鲜的岛屿将占据更多的中国领土,届时鸭绿江口的归属将面临新的挑战。

图片|鸭绿江口的丝绸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7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