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如果我在1943前就死了,战争仍将以遗嘱的形式按时爆发!”

希特勒:“如果我在1943前就死了,战争仍将以遗嘱的形式按时爆发!”,第1张

希特勒:“如果我在1943前就死了,战争仍将以遗嘱的形式按时爆发!”

“如果我不能活到1943年,这个战争计划将按照我的意志继续下去!”

在1937年11月5日纳粹德国的一次高层会议上,希特勒和与会者经过一番讨论,提出了“发动战争”的三个方案。

在这些战争计划中,希特勒认为德国在1943年至1945年发动战争最为合适。而且希特勒当时反复强调:战争必须开始!即使他不幸死去,也必须当作他的“遗嘱”继续执行。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时,他并不是整个德国的实际控制者。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经济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早年落魄的希特勒也深知“面包”在民众中的重要性。“只有当所有德国人都有面包吃的时候,他们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我!”所以希特勒认为,要想全面控制德国,就得先发展德国经济,哪怕表面上大做文章。

所以他当时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重用“经济之神”亚尔马·沙赫特,帮助德国经济快速复苏。

沙赫特上台后,对德国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短短几年,德国一度出现空之前的经济繁荣景象,失业率降至最低。

沙赫特是成功拯救德国经济的人,但德国人民最感激他们的“元首”:希特勒。就这样,希特勒在德国收获了一大批拥趸和追随者。

希特勒在成功树立自己的威信后,开始通过“国会纵火案”清洗异己,使纳粹党成功控制了整个德国。

至此,也许很多人会问:既然当时德国经济已经“蒸蒸日上”了,为什么希特勒还要疯狂备战,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

没错,当时德国的经济已经大有起色,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希特勒在德国的地位如日中天!但这一切都不是长久的,或者只是表面的假象。其实希特勒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一战让德国成为欧洲损失最大的国家。希特勒上台后,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只能缓解德国的燃眉之急。

首先,德国没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急需的战略资源和物资,所以德国和几十个国家只能达成“易货”贸易协议。

其次,德国是一个缺乏大量原材料和资金的国家,这也使得他们在发展工业时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德国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在1936年,德国经济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兆:在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的粮食供应已经困难。

此时,为了解决国内危机,希特勒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找回德国失去的尊严!

于是,纳粹德国开始武力“军事化”整个国家的经济:许多濒临破产的德国企业将获得巨额军事装备订单,工人不会失业;德军扩张的同时,可以吸收大量失业的德国青年参军。

与此同时,希特勒还在德国煽动反犹运动,以这种残酷的方式让德国人更加团结,掠夺了大量犹太人的财富,为战争做准备。

但英法当时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让希特勒的野心更大了:战争开始的时间不是那次会议上提到的1943年,而是1939年。

因为希特勒一直认为,“别的国家可以等,德国不行!”1939年,德国只有一个粮食储备库,德国人费了好大劲才勉强吃完。

这些情况让希特勒仿佛看到了德国经济崩溃的前兆。因此,他担心如果不尽快开战,糟糕的经济形势会逐渐影响他统领整个德国的大好局面。

于是,希特勒开始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于1938年3月11日不战而胜奥地利。同年9月30日,德国与英法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轻松拿下苏台德区。

其实当时英法一直视东方的红色苏联为心腹大患,而不是纳粹德国!所以英法乐见德国的重新崛起。他们认为德国强大了就向东侵占,苏联和德国互相“打砸”,英法就能从中渔利。

但是英法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1939年3月,希特勒再次“得寸进尺”,撕毁慕尼黑协定,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事实上,希特勒屡次“冒险的军事行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当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联手瓜分波兰的时候,那么英法就反应过来了:希特勒现在的主要目标不是东线的苏联,而是他自己!

结果欧洲又陷入了战火纷飞,各国又乱成一团!二战正式爆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3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