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机械化农业

美国的机械化农业,第1张

美国低20倍!中国农民产出低,全输在了机械化

正文|中国商人的策略吴锐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有600万,是中国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三十分之一。而中国的粮食年产量是6.5亿吨,美国是5亿吨。美国农民人均产量是中国农民的20多倍。

为什么中美农民的人均生产力差距如此之大?除了美国领先的育种技术,农业机械化率的差异是另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0.09公顷,农业机械化率71%。美国人均耕地面积0.48公顷,是中国的5倍,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美国差距这么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美差距更大,中国农业机械化率只有33%。

之所以这么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实行包产到户后,每家一般都是三四亩的小块地。面积小,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难以推广。

美国农业之所以能较早实现机械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场规模大,便于机械化耕作。美国的农场面积一般在750亩以上,但低于这个面积就被认为是无利可图。

1990年,在看到小块土地在生产中的局限性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小而散的问题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逐渐改善。

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后,大量农村青年进城打工,废弃耕地快速增长。为了减少抛荒耕地,2004年国家开始陆续出台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于是一大批百亩、千亩规模的土地合作社开始涌现,呈现出大农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规模农场的出现,对大功率拖拉机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大中型产销量从2004年的9.83万辆飙升至2014年的47.36万辆,增长381.79%。

相应地,农业机械化的速度也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代。从2006年到2010年,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率提高最快的五年,从38%提高到52%,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

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天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之一,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意。

2010-2017年,机械化率从52%提高到66%,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回落。2017-2020年,机械化率提高到71%,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增速进一步放缓。

为什么后劲不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中国不同地区地形差异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尖子生”是平原辽阔的东北和新疆地区。机械化率普遍在85%以上,黑龙江甚至达到98%以上,与欧美国家不相上下。

第二位是华北,约占80%。

西北、华中、东南都属于缓坡丘陵,所以机械化程度差很多,70%左右。

滇黔西南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低的陡峭山地。比如贵州只有44%。

可见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从整体上看,我国南方耕地多为丘陵地形,如湖南、浙江、云南等南方省份,丘陵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农田种在梯田上,机械化耕作困难,“拖了整个国家的后腿”。

2014年,南方15个省(市、区)中有13个省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位云南农民直言:“布满梯田的山路又窄又崎岖,不可能用机械耕种。”

注:龙胜梯田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部分梯田勉强可以用于小型农机耕作,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向于大中型农机,部分小型农机的补贴甚至已经取消,更不利于南方小丘陵农田的机械化。

机械化规模生产是不可能的,即使耕地变成了大农场,也没有意义。因此,丘陵耕地只能小块耕种,而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一半以上的农民都进城打工了,只留下中老年人,进一步造成大量耕地抛荒。

可见,农业要想赶超欧美,实现农业产量的新爆发,就要让大拖拉机在丘陵地形上跑。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出路之一是“改土归流”。

据说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时候,修建了长长的土坡,通过延长斜坡的长度使斜坡变小,以方便巨石的运输。

同样,大中型农业机械要想开上丘陵山地,陡坡角度必须小于15度。“改地适机”就是延长丘陵的陡坡路,降低坡度,把不同的小山丘连成一片,让大型农业机械自由驰骋。

90%为丘陵地形的重庆,从2016年开始率先尝试“换地适机”,并取得成效,挽救了大量废弃耕地。

重庆试点的成功,让“以地换机”得到了更多地区的关注。2021年起,四川、山西、宁夏、贵州、湖南、广东等地开始推进相关工作。

农业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产业,但同时又是维持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根本。因此,低附加值不应减缓农业技术和规模的进步。5月22日,中央财政发放100亿元补贴农民购买农资。加上之前的补贴,今年的补贴资金已经达到300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地“以地换机”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将可能进一步爆发。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72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