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抽血检查抗体标准

新冠病毒抽血检查抗体标准,第1张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抗原检测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一、对技术员的基本要求

(一)取样人员。

从事新冠肺炎抗原(以下简称抗原)检验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当经生物安全培训合格,熟悉标本种类和采集方法,掌握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标本信息记录,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标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

(二)测试人员。

检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人员数量应与检测项目和标本数量相适应,以保证及时、熟练地进行实验和报告结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二。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能力应与门急诊、住院人次等相匹配。,从而避免因采集量明显超过检测能力而导致标本积压、标本失效、检测结果反馈缓慢等问题。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不同的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对发热病人与其他人在不同区域进行采样,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

(二)采样点的设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抗原采样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方便的原则。采样点应为具有通风条件的独立空房间,室内应分为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取样点应有明确的指引标志,并规定取样过程和注意事项。设置独立等候区,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长”间隔要求,严格控制人员密度。

(3)人员配置和防护要求。

每个采样点应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取样人员轮换。原则上每2-4小时休息一次。采样人员的防护装备要求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采样相同,要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每个人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四)采样过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抗原检测采样操作流程制度,根据采样对象类别确定具体采样流程,包括预约、付费、信息核对、采样、检验、报告分发等。应当通过条形码扫描等信息手段采集被检查者的信息。标本采集前,抽样人员应当核对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并在公共区域以信息公告的形式告知出具检测报告的期限和方式。每个样本应至少记录以下信息:

1.被检查者(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

2.采样单位名称、标本编号、日期、时间、采集地点、标本采集的种类和数量等。

(5)采集方式。

根据所用试剂的说明选择要采集的标本类型。

1.鼻咽拭子。采样器用一只手轻轻托住被采集者的头部,另一只手将棉签贴在鼻孔上,沿下鼻道底部缓慢深入。由于鼻道弯曲,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创伤性出血。当棉签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次(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一分钟),然后慢慢取出棉签,将棉签头浸入装有与试纸条相匹配的保存液的取样容器中。

2.口咽拭子。被采集者头部微歪,嘴巴大张,有“啊”的一声,露出双侧咽扁桃体。将棉签置于舌根上方,在被采集者的双侧咽扁桃体上轻微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棉签头浸入装有与试纸条相匹配的保存液的采样容器中。

3.鼻拭子。收藏家先是用卫生纸擤了擤鼻子,然后头微微翘了起来。采样器用一只手轻轻托住被采集者的头部,另一只手将棉签贴在一个鼻孔上,沿下鼻道底部慢慢向后刺入1-1.5cm,然后贴在鼻腔内旋转至少4次(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再用同一棉签在另一个鼻腔内重复同样的操作。慢慢取出棉签后,将棉签头浸入装有与试纸条相匹配的保存液的采样容器中。

三。标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标本包装。

标本采集后,通常应立即进行检测。如果不能立即检验,应在取样容器外标明标本编号、类型、名称和取样日期。将装有标本的密封容器装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中,密封,每袋一个标本。(2)标本检验。样本采集后应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4小时,采样后应尽快进行检测。标本检测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与核酸检测相同。

(3)标本保存。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检测前可暂时保存在4℃冰箱中,保存时间应遵循试剂说明书。

四。测试的基本要求

(一)场地要求。

检查应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空;具备实验室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在实验室开展检测业务。

(二)主要仪器设备。

应配备与开展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储存试剂和标本的冰箱、不间断电源(UPS)或备用电源等。

(3)检测。

收到标本后,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计数和检查。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试剂制备、标本预处理、标本检测、结果分析和报告。

1.试剂的制备。应选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

2.样品预处理。测试前应彻底混合。

3.样本测试。打开生物安全柜内的标本采集管进行加样,将检测后的检测卡或反应板直接放入垃圾袋内,密封袋口,用压力蒸汽灭菌,然后与其他医疗废物一起运送销毁。

五、测试结果反馈的基本要求

(一)报告时限。

如果结果为阴性,将向患者发出阴性报告;如果结果呈阳性,将立即按规定流程上报。

(二)出具测试报告。

抗原检测报告可以通过纸质、快递、网络或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出具,应保护个人隐私。

六。抗原检测的安全管理

抗原检测的生物安全相关管理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相同。

七。抗原检测的信息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筹下,做好标本采集、抗原检测和检测报告的信息对接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扫码程序,信息至少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使标本采集的个人信息与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顺利对接,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交换、相互采集、相互认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707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