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被誉为金属味精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第1张

疯狂的锂:从“工业味精”到“白色石油

短短一年多时间,从5万/吨涨到50万/吨。这是疯狂锂(碳酸锂)!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锂这种过去不受待见的“工业味精”,在新时代变成了“白油”,价值飙升,一吨难求。

如此惊人的增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3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也表示惊讶:“碳酸锂去年居然能涨10倍!”

蔚来董事李斌指出,碳酸锂的涨价是投机性的,有些人在炒作。

一年来,锂价的上涨让一些囤货的贸易商获利颇丰,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也让动力电池厂商和汽车公司叫苦不迭,不堪其扰。

焦虑正在蔓延。这场由碳酸锂涨价引发的“血案”推高了动力电池的价格,也波及到了蒸汽的销售端。从3月份开始,很多企业都涨价了,不再隐瞒。

虽然碳酸锂的这次激烈涨价有炒作成分,但根本原因还是供需失衡。短期来看,碳酸锂和动力电池的价格很难下降。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电气行业即将迎来大洗牌。

一些汽车品牌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一年十次

一波意想不到的电价上涨在春季的3月上演。

包括广汽、特斯拉、奇瑞、小鹏、哪吒、零跑、华为和成欧拉在内的近20家公司已经宣布提价,幅度从3万元到3万元不等。

就连自己生产电池的比亚迪也没忍住。3月16日,比亚迪对旗下10款共计39种配置的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幅度在3-6000元之间。

可以看出,在3月份的这波涨价中,很少有企业继续保留。这似乎是一个压抑已久的释放。

此次涨价的导火索是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尤其是电池重要负极原料碳酸锂价格的跃升。

SMM(上海有色)数据显示,短短一年时间,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初的5.46万元涨到2022年3月的51.65万元/吨。

原材料如此巨幅上涨,下游电池厂商也纷纷涨价。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秘书长张峰表示,目前动力电池的涨价幅度基本在25%以上。

3月19日,李董事长兼CEO李想也在微博中发文,称第二季度电池成本涨幅离谱。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即使是规模大、议价能力强的头部电池企业,凭借其单一锁价和原料锁量能力的优势,也无法匹敌原料的涨价速度。

3月21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动态调整部分电池产品价格。

电池的成本压力巨大,需要向下传导,避免“破防”。而年前刚刚经历补贴下降的企业,并没有盈利。面对来势汹汹的高价电池和产能不足,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提高价格来维持利润和产销平衡。

一方面,电池厂商和蒸汽公司陷入拉锯战;另一方面,锂的价格在上涨,使得矿产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锂电池巨头赣锋锂业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翻番,归母净利润翻了两番多(410%),达到52.28亿元。

江西锂业创始人李借此东风身价飙升至365亿元,稳坐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江西首富宝座。

深陷亏损泥潭的田丽,直接因锂价上涨而上岸。其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从2020年开始,亏损18.3亿元,直接扭亏为盈8240亿元,一举结束两年亏损。

谁在炒作?

锂的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众矢之的”。有人认为这里面有很多炒作成分。

中汽协副书记陈世华表示,此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不能简单归结为供需矛盾。那是一次非理性的上涨,背后有推手。有些人可能会囤积货物,进行人为投机。

碳酸锂变成电池组的过程中,大概有四个环节:锂矿-贸易商-电池厂商-汽车公司。上游的锂矿石/锂盐湖水经过开采、提炼,生产出碳酸锂;正极材料由中游制成,再与其他材料封装成电池;最后由下游企业采购安装。

在上游和中游之间,还有类似做市商的锂盐贸易商“三明治”,对当前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大部分锂矿石供应被板材锁定,市场上可交易的液态锂矿石稀缺。去年以来,碳酸锂企业每天都以“现价”结算。“市场上买的顾客不问价格,大家有货就拿。因为没有多余的库存,连委托关系都拿不到货。”上海一家碳酸锂企业表示。

面对供应紧张和中游巨大的采购热情,部分贸易商疑似借机囤货炒作,哄抬市场价格。

在过去,贸易商作为中间层,一直在为制造商买单和承担风险。现在锂的“身价暴涨”,作为中间商有机会也有条件分一杯羹,甚至操纵价格。

多位业内人士反映,去年三季度,部分贸易商利用矿企季节性减产,积极囤货。“截留惜售”加大下游采购难度,锂价被抬高。

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锂的价格再次飙升。蔡襄证券表示,考虑到盐湖季节性减产,加上这段时间海外锂供应不稳定,叠加下游春节备货,锂价迅速从20万推高至50万。

下一步,贸易商的一级厂和电池厂正在争夺市场份额,高速扩产,以满足下游企业源源不断的电池订单。为了避免“无米之炊”,也为了分散锂价继续疯涨的不确定性,电池厂也在争先恐后的囤积原材料,恐慌性抢购更是给已经高得离谱的锂价火上浇油。

供需不平衡

是什么让四年前不到4万/吨的碳酸锂如此疯狂?根本原因还是供需不平衡。

随着锂价的上涨,被称为“新能源蒸汽元年”的2021年,新能源蒸汽产销量双双突破350万辆大关,暴涨1.6倍。

这一趋势今年仍在继续。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7.2万辆,同比增长180.5%。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62.4万辆,同比增长153.2%。

各企业都提出了惊人的产能规划,想尽办法扩大生产。特斯拉计划今年销量比去年增长50%,即约150万辆。2030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

理想情况下,2025年有160万台的销售目标;小鹏还提出在2025年达到10%,预计市场份额超过100万辆。

需求井喷导致动力电池短缺,缺口巨大。此前,SNEResearch预测,到2023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电蒸汽需求将达到406 GWh,而动力电池的供应量预计为335 GWh,缺口约为18%。到2025年,差距将扩大到40%左右。

同时,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料,锂供应严重短缺。

作为以前不那么“红”的原料,我国碳酸锂80%依赖海外进口。

2020年,诸多因素导致锂价跌入低谷,跌回十年前,全球几大生产商宣布破产;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动力电池需求大增。一些锂矿虽然有建设/扩大生产的计划,但被疫情耽误或中断,产能没有跟上。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南美盐湖从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7年,澳大利亚锂辉石矿从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4年。产能建设周期长,锂供应刚性。在供需矛盾下,锂的价格开始强劲上涨。

碳酸锂的飙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3月16日,工信部明确表示,将严厉打击囤积锂、镍等资源、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还约谈了部分锂盐企业,指示其直接向中游发货。“希望大家慢慢崛起”。

受监管影响,目前碳酸锂价格已跌破50万元/吨大关。SMM数据截至3月30日,电池级磷酸亚铁锂的均价已经达到48.5万/吨。

也有券商机构表示,碳酸锂的采购价格已经开始松动,实际成交价格在45-50万元/吨。

中下游的抵制也是一股力量。华尔街了解到,中下游的阴极厂和电池厂抵制和放弃50多万高价锂盐的不在一两家。

种种迹象表明,锂矿石价格已经到了高位,投机风险很大,供求关系开始重构。

但要解决需求错配的矛盾,郭蓉证券认为,中期来看,需要等待海外澳大利亚锂矿和阿根廷盐湖产能释放。

这意味着锂缺口短期内难以解决,企业仍要忍受来自电池价格和供应的制约。

企业洗牌

锂的价格飙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动力电池价格的上涨,对一些车企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在一辆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成本占30%到40%。显然,这对总价低、毛利率低的车企极为不利。

在涨价潮中,10万以内的A00-A0纯电动车压力很大。很多车企都表示,这个区间的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市场共有28款A00级纯电动汽车在售,价格在10万元左右,其中五菱洪光MINIEV1、欧拉黑猫、白猫价格不超过9万元。

成本的增加大大挤压了A00⻋的利润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729.27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只有1.42亿元,分给每辆车,只有89元钱。

甚至有些车型还亏损了。2月14日,欧拉品牌发布通知,要求经销商暂停欧拉黑猫白猫订单。

2022年2月23日,欧拉品牌CEO董玉栋回应“停工风波”时坦言:虽然欧拉品牌背后有产业链优势,但这款车还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单只黑猫损失超过万元。

事实上,A00⻋之前之所以敢以这么小的利润销售,是因为在新能源和蒸汽的双积分政策下,销售电力获得的积分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但积分优惠政策逐渐退潮,上游涨价压力难以传导给消费者。面对这波涨价潮,企业在低端市场的生存成为难题。

另一方面,中高端车企适应性更强。特斯拉的订单目前没有受到涨价的影响,Model3和Y的交付周期已经延长到16~20周,甚至部分车型已经排到了2023年初。

华尔街见闻从小鹏汽车店了解到,由于提前三天宣布提价,即使在调价后,销量也很稳定。

海证券认为,涨价潮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次洗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优质品牌集中。根据联合会的数据,去年有11家公司未报告销售额,今年1-2月这一数字上升到22家。

“未来80%的自主品牌会关、停、并、转,90%的创新力量会发挥出来。在整个汽车市场,排名靠前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可能无法生存。”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

在1月份的企业家年会上,Xpeng汽车董事长何也坦言,“再过几年,整个智能汽车领域将从春秋战国,从排位赛进入淘汰赛。”

从工业味精到白油,锂的流行反映了电动汽车的超常规发展和全球能源革命的开始,但未来并不十分明朗。

事实上,在原材料飙升、电池短缺的考验下,以锂电为首,车企的淘汰赛已经在加速。

“还没等他征服,他就死了”,一个争霸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谁也不想一开打就消失,但事实很残酷。只有强者才能成为这场涨价游戏的最终幸存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94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