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经济,不能让投资者“躺平”

振兴经济,不能让投资者“躺平”,第1张

振兴经济,不能让投资者“躺平”

[本文根据6月10日“2022青岛全球创业投资峰会”现场演讲整理,未经作者同意]

李稻葵:

现在中国经济处于关键节点,如何快速扭转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实现全年预先安排的发展目标?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核心思想是,风险投资和风险资本是提振投资者信心,进而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谈谈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当然是来自国际形势。

出于政治原因,欧美国家正在考虑是否要走回头路,走逆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很多西方国家,按照我们的话语体系,宁愿谈政治也不谈经济,宁愿政治正确也不追求经济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发达国家的政治家正在向他们的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将生产线和供应链从中国,从大中华区,转移到东南亚或他们自己的国家,如欧洲或美国。这是大的国际背景。

国际背景下另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什么?甚至在未来几年,欧洲和美国都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众所周知,目前美国有一场争论,通货膨胀是不争的事实。剔除通胀因素后,欧洲几乎有可能在今年或明年进入衰退。

那么明年甚至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会进入衰退吗?有一派我认为很有道理:由于当前美国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失业率很低,如果美联储急于控制通货膨胀,必然会牺牲一些比较激进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

美国的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而通胀率处于30年来的高位。图片来源:美联储

所以国际形势是,一方面是逆全球化而行,另一方面增长趋势下行,对我们出口的需求会有所下降。这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什么更重要?从国内发展来看,我们还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困难,不可低估。首先,受疫情短期影响,至少上半年,经济比预期略差。

此次疫情主要打击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的GDP之和基本是全国的五分之一,对今年全国经济发展肯定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一些负责经济工作的政府部门,包括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可能确实很困惑: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

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可持续等。在很多地方的投资者眼中,短期内被认为是“平淡”的。所以坦率地说,我们中国经济现在需要一系列措施来提振信心和精神,以扭转过去经济发展相对低迷的局面。

必须看到,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二三十年健康长期发展。这个自信一定要强调,或者说潜力一定要强调。信心来自经济发展的潜力。

为什么强调自信和潜力?毕竟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再看实物的消费,比如汽车、水泥、钢铁、家电、纺织品、家用电器、家具、建材,几乎所有的有形产品。中国大陆居世界首位,经常占全球产量或消费量的30%-50%,有的甚至超过50%,如水泥达到60%。

2018年,水泥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的53%。图片来源:世界水泥协会。

但是我们的统一性还不够,产品跨区域流动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北京的大量出租车仍然是BAIC生产的,SAIC旗下的品牌很少。比如上汽大众很少来北京。所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产品市场的统一性还不够。

同样,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也还不够顺畅。有些劳动者,像送货员,有一定的流动性。他们今天在深圳,明天可以去上海。而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有些困难,因为住房、子女教育、社保、医疗等方面的限制,还是有问题的。

另外,资金的流动性还没有完全打开,不同地区对投资者的政策也不一样。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努力。

还有,我们的一些约束性指标,比如减排、碳中和,应该是全国一盘棋,应该是公开的,应该统一安排碳排放的价格,来衡量某个地区是否应该发展一些产业。有了这个标准,全国就可以对资金、碳产能、碳排放量进行统一分配,这是我们在力所不及的。

所以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但是统一程度还不够。一旦我们能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市场化改革,生产效率就能提高,我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就能提高。

第二大潜力是人力资源。虽然我们人口增长的速度在放缓,有人说2030年人口增长总量见顶是可能的,但是必须看到,人力资源还在上升,因为人均受教育水平和人均健康水平还在提高。

人力资源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平均健康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中国一直在进步。这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动力。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潜力。

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计算。以2000年为基准,到2050年,我们的人力资源相当于17亿,现在刚刚超过14亿。所以人力资源还是在增长的,只要能进行一些配套改革,比如弹性退休,市场化退休制度。再比如,出台一些政策,改善在职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如果未来一些快递小哥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可以上课,转行做其他工作。这方面的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潜力,就是我们的产业还在升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国家强调减碳。我们如何减少碳排放?你不可能冬天不保暖,夏天调空。这不是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减碳必须是大规模的建设,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基地。比如光电、风电基地,同时搭建我们的智能电网,通过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提升我们产业的绿色度。

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投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按五年、十年来算,会有不错的回报。

为什么?因为五年或十年后,全球碳价肯定会上涨。今天,我们购买大量产品,消耗大量能源,而不考虑碳价格。欧洲一吨碳达到了70欧元,我们国家的碳交易现在70元人民币左右,是它的十分之一。一旦碳价上涨,绿色、无碳能源基地的经济效益会大规模上升,前期投入绿色能源基地的这部分资金肯定会有不错的回报。

欧洲碳价逐渐上涨,图片来源:推特

因此,我们至少有三个增长潜力。我们必须有信心,释放他们。

但是为什么短期经济好像有很多困难,好像精神不够用?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人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什么投资人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原因有很多。我会点一两个。

第一,共同富裕很好,我百分之百赞同。但是,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并不意味着短期内的财富再分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我可以坦率而简单地说,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完全同一个方向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经济不继续发展,快递小哥和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增长从何而来?他们是收入相对较低的一部分人。如果他们的收入不增加,如何共同致富?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阶段,我们跟美国和欧洲是不一样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富裕”并不矛盾;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完全是一个方向。如果我们想追求共同富裕的更好目标,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短期内,最好的办法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投资者能够继续热情投资。

至少在现阶段,我们国家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利益共同体。只有投资者更有动力投资,地方政府更有动力招商引资,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无论是快递小哥还是种粮的农民,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增收机会。

在短期内,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是重启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具体地说,是如何确保投资者的积极性能够再次被调动起来。目前都是同一个方向,不矛盾。所有人的利益都在一个方向上,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繁荣?短期来看,投资者的热情是关键。为什么这么说?最近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投资者“躺平了”,认为没有投资机会。

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国家投资可以代替投资者和民营经济的投资。

国家投资本质上是政府行为,因为你是国家投资,你必须通过政府对相关高管进行监管。一旦是政府行为,就要负责任。当你谈论责任时,你必须避免风险。

今天的主题大概就是这样。今天我们的产业会升级,会有很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国有投资者很难进行。为什么?因为这种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一问责,相关的投资人,在国企,就是相关的国企领导都被问责,这些高管事先会非常小心,他们不敢投资。

因此,要升级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形成统一的市场,更好地利用我们的人力资源,关键是必须启动大量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让我们的私人投资者,包括外国投资者能够投资。只有让他们承担风险,同时给他们高回报。如果你是对的,你值得这个回报,风险和回报是匹配的。

我们必须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如何推进改革?要试点,青岛这三年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创投中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投资经济体,我们的储蓄率是全球大经济体中最高的,拥有大量的资本。同时,我们有很多产业升级的机会,比如我刚才讲的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还有智能配电的这些机制和网络,这些都需要投资人去投资。不可能看到里面。你不知道哪个投资项目,哪个商业模式能成功,哪个不能。你该怎么办?

政府不应该直接踢足球。政府要做裁判,搭建平台。政府应该建球场,组织联赛,让投资人进来投资。你们PK,眼光好的,投对了就有奖励。如果没有投对,也没关系。你通过合伙制和集资制把亏损分配给最终投资人。世界上有一种成功的风险投资机制。

很多措施需要试点和创新。比如对于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其资金的进入一定要宽松,不能按照其他长期投资资金来管理。很多外国基金看好中国经济,我们非常欢迎。他的资金已经到位并进行了投资。如果他赚了钱,他能出去吗,怎么出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再比如,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相关税收是如何征收的?你不能说他赚了钱就高30%或者40%的税。如果税收水平高,会让他望而却步。他应该得到相对较低的税率。如果他赚了钱,他可以交一些税。不赚钱可以用亏损项目扣赚钱项目,这也是需要创新的。

再以青岛为例。如果聚集了大量的创投公司,这个分支机构可以集体与科技创新板或者北京证券交易所对接。科技创新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都应该在青岛设立办事处,并努力营造氛围,使风险投资项目尽快上市。这些都是在青岛建立全球风险投资中心的意义所在。

因此,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不仅要在未来几年彻底扭转过去几年增长率和投资者信心下降的局面。而且我非常有信心,以风险投资为抓手,带动全球经济,让中国经济实现增长势头的大逆转,从目前的下行走向新的上行。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3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