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三巨头,沉船求生

教培三巨头,沉船求生,第1张

教培三巨头,沉船求生

从一个风口到另一个风口。

文|华商的军事战略

一场风波过后,万亿美元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一夜之间崩塌。

快一年过去了。他们都还好吗?

【01】

6月10日,《中关村周杰伦》火了。

8年带50万学生的新东方老师董在直播间使出浑身解数卖了一份299元的牛排,并用中英文讲解产品。他还调侃自己长了一张“兵马俑”脸,转而拿起一个同样形状的方形锅——买牛排免费送锅。

▲来源:东方精选直播截图

当天,董就冲进了盘点榜的前十名。

二级市场也迎来反转。6月10日,新东方在线股价一度上涨近45%。截至收盘,股价上涨39.37%,母公司新东方股价也上涨10.12%。

俞正在重新定义新东方是一家以教育产品为核心的教育公司。

在过去的一周里,他组建的“新东方直播工作室”团队,除了农产品,还专门推广新东方的优质教育产品,以及图书、智能学习设备、文教用品等。

同时,新东方的四六级、考研、语言留学、留学咨询、国际游学、国内研学、营地教育等主要教育服务并没有完全停止。

此时,距离新东方转型已经过去了7个月。对直播流经济有自己的理解——“商业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大卖场,第二次是电商,第三次是有货直播。

余说:“产品需要销售渠道,而我发现最有效的销售渠道除了找代理商就是现场发货。”

万亿美元的直播赛道无疑是互联网对这艘沉船进行教学和训练的最佳跳板。

2021年2月19日,新东方达到市值巅峰,约2266亿人民币。

那是余最美的时期。他预测:“三年之内,将会出现20家市值200亿美元的教育公司。”

如果一切顺利,的预言可能真的会成真。然而,2021年7月,双减政策带来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变。新东方股价暴跌近70%,新东方在线股价也腰斩。

据说,在那次内部会议上,当着一群高管的面流下了三次眼泪。随之而来的是新东方的转型。

2021年11月,新东方关停K12核心业务,租赁1500个教学点,捐赠8万套新桌椅。

与此同时,于在开了它的第一次直播。他说他会带领数百名新东方教师定居Tik Tok,他们会直播帮助农民。

一个月后,新东方推出直播平台“东方精选”。

▲来源:东方精选直播截图

从巅峰到谷底,再到断臂求生。现在,60岁的余正在直播间里迎来她的第二个春天。

【02】

2021年12月22日,上午10点,好未来举办了大型线上欢送会,2万名员工从此分道扬镳。

▲来源:好未来发布会截图

会议结束的画面定格在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的船头。

此时这家公司刚刚成立18年,但成人礼是双降政策的第一击。在美国上市十几年后,股价也在空前大跌。

在7月23日的崩盘中,美好的未来是最糟糕的——单日下跌70%。

与此同时,张邦信的个人财富缩水。有数据显示,80后的张邦信身家约为950亿元,但经过此轮暴跌,身家降至60亿元,缩水890多亿元。

随着高管团队的离职,集团CFO罗蓉转投大厂,出任百度首席财务官。白云峰辞去未来总裁职务,从事飞行训练设备研发和制造的莱特兄弟担任联席董事长。

最终,曾经10万人的好未来团队,到2021年底将只剩下1万人左右。

但为了美好的未来,留下的不是鸡毛。

在数年的黄金发展期,好未来拥有充足的冬季资源储备——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共计28.3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57亿元。

虽然手里有饭吃,但张邦信已经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首先,他从中关村的黄金地段搬到了北方的清河。

2022年3月18日,张邦信在新东方试水三个月后,展开了科技服务和生命科学方向的探索。

未来官方微博还透露,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脑科学实验室,并与多所高校达成相关协议,合作探索脑科学领域的研究。

▲来源:好未来官方博客截图

相对于模糊的脑科学产品,未来智能教具的相关产品优于其他。2022年4月,两款智能AI教具“小蓝盒”和“大白盒”上市。

早在2021年12月21日,好未来宣布全面升级旗下to B业务,推出全新品牌“美校”——为教育行业提供完整的直播、教研、AI系统解决方案,提升行业科技服务和数字化水平。

好未来组织架构也将进行相应调整,原有的技术、中间平台、内容中间平台将全部整合到美校,由好未来CTO田蜜负责。

但在这个领域,反对者也不少。猿猴辅导、网易有道等老玩家积累不少。

经营近20年的张邦鑫清楚地知道一个道理:无论是to B业务、职业教育还是智能教辅,都需要持续的资源投入。

当公司的“开源”之路被堵死,即使手握180亿现金,也还是要想办法攒钱过冬。

【03】

2021年7月23日,在美国上市的高图也未能幸免于这场噩梦。

一天之内,市值从24.4亿美元跌至9亿美元,100亿左右的财富化为乌有。

高图最高市值378亿美元,但到2022年6月,只剩下不到5亿美元。

剥离K12业务后,高图已成功转型大学生及成人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数码产品等。但能否持续盈利,如何填补K12业务留下的“真空”,仍然是管理者的难题。

新东方、好未来、高图等头部企业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毁灭。

仅2021年7月23日一天,a股方面,斗神教育下跌20%,德科教育下跌13%。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如勤上股份、学大教育、昂立教育、凯文教育等。,都下去了。

在港股方面,情况更为严重。思维教育和卓越教育集团下降超过40%,田丽教育下降约30%。其他机构,育华教育、21世纪教育、希望教育、中科培训跌20%。

那些未上市的公司,虽然避免了股价暴跌的命运,但也难逃一级市场估值缩水,IPO进程暂停,停止运营的命运。

到2021年10月,“双减”政策实施80天时,全国已有近3.3万家教育相关企业消失,平均每天关闭400多家。

可以说,“双减”政策让培训机构彻底感受到了寒冬。几乎是一夜之间,近万亿的K12教育市场彻底崩塌,裁员、关店、转型成为主导色。

双降前,行业还是一片烧油的景象,丝毫没有危机来临的预感。

2020年,在线教育在疫情中迅速爆发,成为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最高的板块。

据媒体统计,仅2020年,中国K12在线教育累计融资金额达539.3亿元,同比增长267.37%,超过行业过去10年融资总额。

高图创始人陈向东曾对媒体表示,2020年全球约80%的教育投资将流向中国。

大量资金涌入国内课外教育培训领域,也导致了一系列疯狂的现象:高薪聘请老师,快速扩张,疯狂营销广告。

仅2020年,高图教育、好未来和新东方的营销费用分别达到58亿元、109亿元和32亿元,分别占其总营业费用的82%、58%和15%。

各种机构野蛮竞争,广告铺天盖地,家长出钱办课外培训班。

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排在支出榜首的其实是教育和培训。一线城市家庭平均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约为44000元。

▲来源:中国经济生活调查

在暴利的诱惑下,一些培训机构也浑水摸鱼,卷款跑路。家长们不得不聚集起来维权。

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课外教学培训的野蛮生长不仅影响基础教育,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危及国家的未来。是时候纠正了。

“双减”政策的正式推出,让高烧不退的教育培训行业瞬间清醒,也让曾经的教育培训大佬们开始反思。

在2021年12月22日的一次直播中,张邦信承认:

“是否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它产生焦虑了吗?扪心自问,或多或少都有。”

当在线教育的商业和泡沫淹没了社会公共教育的底线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曾是教育培训企业创始人的余和张邦信,曾是激励和指引一代人的德高望重的“老师”。但他们都纠结于资本的大势,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培训大亨。

现在,他们出现在农产品直播间,转而为教育行业修桥修路,对这个社会,对他们个人,未必是坏事。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07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