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新农村

致富新农村,第1张

乡村振兴丨一颗“致富果”里的“甜蜜滋味”

尽管相隔一万七千多公里,但原产于南美厄瓜多尔等国的燕窝果,如今已在海南岛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

近日,在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三甲镇乐安村的燕窝水果基地,一颗颗表面有刺、色泽金黄的燕窝水果挂在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

这是在海南省东方市三甲镇乐安村拍摄的燕窝水果基地(6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成摄

燕窝果类似于火龙果,但味道比火龙果更甜,营养价值更高。基地负责人陈说,海南属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与燕窝果原产地的气候条件相似,非常适合种植燕窝果。

今年1月起,该基地近百亩燕窝果实开始成熟上市,采摘期将持续至9月。

陈说,燕窝果是特色新品种,生长周期长,对种植管理技术要求高。从种植到产果采摘需要14个月。2019年,基地开始引进种植。2020年挂果时亩产只有1500斤。一年后,随着种植技术和管理更加成熟,亩产量达到3000公斤。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燕窝果。新华社记者郭成摄

“夏天市场上水果很多,质量好的燕窝果收购价从每斤40元到50元不等。”陈说,冬天燕窝果价格较高,收购价能达到五六十元一斤。

陈介绍,该基地今年总产量预计在二十五万斤至三十万斤之间,总产值预计达到一千万元以上。燕窝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目前供不应求。

由于经济效益好,小燕窝果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附近20多个村民一块一块承包了这个基地。基地提供技术支持,村民负责种植管理。

在基地,村民赵峰拿着刷子,小心翼翼地把燕窝果实上的刺全部刷掉,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果实剪开,放进篮子里。

6月9日,赵峰在基地采摘燕窝果。新华社记者郭成摄

今年46岁的赵峰是三甲镇酸梅村村民。去年4月起,他承包了鸟巢水果基地的27亩地,和妻子一起种植管理。

曾在火龙果基地工作过的赵峰说,燕窝果种植的技术难度更大,涉及的工序更多,包括剪芽、授粉、摘花尾、弯枝等。采摘方式比较复杂,但他学会了技术,也赚到了钱。现在夫妻俩月收入合计一万多元,生活越来越好。

基地所属的海南华业热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看好燕窝果的市场前景,因此逐年扩大品种。目前,燕窝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00亩,涉及海口、文昌、陵水等地。

海南华业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米伟告诉记者,公司的燕窝水果基地全部采用“基地+农户”模式,有助于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公司还在海南寻找适合燕窝果生长的地方,进一步提高燕窝果的产量和品质。

夜幕降临,鸟巢水果基地的上万盏补光灯逐渐亮起,乡村灯火通明。(记者周慧敏、郭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301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