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亿的私募股权头寸已经反弹!
深圳某信托机构私募仓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股票平均仓位已升至60%。
随着数百亿的私募产品聚集在这个信托平台,上述数据意味着头部机构已经逐渐转向乐观。
紫唐还发现,高仓位的私募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对保守的投资情绪仍主导一线机构。
结合以上数据,可能意味着私募还处于“犹豫期”一部分转向乐观,但又不敢放手。历史经验表明,这个阶段不会持续太久。
“孤独的勇者”最终会
如果一群投资者想买股票却不敢大举买入,最后会怎么样?
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行情掉头向下,没买的继续轻仓。这一幕发生在去年和今年年初。
其次,行情反转,没买的踩空,只能继续快速追仓。这种场景发生在2018年末和2019年。
今年会发生什么还有待观察。
股票持仓量略有回升
根据上述信托发布的数据:2022年5月末,统计的私募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60.26%,较上月末上升3.75%。
由于大量知名股票私募在华润信托发行产品,并担任平台直接投资股票的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的投资顾问,上述数据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这些私募包括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王政资本、重阳投资、市北投资、从容投资、何炬投资、东方港湾、千合资本、高一资产、林静资产、观复资产、展博投资、清和泉资本、林园投资、聚聚投资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数百亿私募的平均股票仓位一直在大起大落,最新的60%仓位处于有统计以来的中等水平。如上图,自2022年以来,数百亿私募仓位发生明显变化。
今年1-2月,平均仓位接近70%。但随着3月份国际形势和疫情因素的变化,仓位下降了10%以上,到4月底甚至下降到56%。之后随着5月份市场的小指数反弹,仓位微涨至60%。
长期:2021年1月末和7月末仓位都在70%以上,以结构性行情为主;2020年7月底——就在a股指数行情爆发之际,百亿私募平均仓位超过80%。
“乐观主义者”是少数
相关机构还披露了一个“乐观指标”:5月末100亿私募的乐观仓位(仓位80%-100%)较上月有所下降,但股票仓位仍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其实乐观持仓可以理解为高位操作。虽然这部分私募的比例高于十年平均水平,但从最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仍处于明显较低的水平。
具体来看,2020年7月底高仓位私募占比达到64.52%,2021年7月底降至45%,2022年3月以来徘徊在30%左右。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100亿元私募机构110家,其中92家有业绩记录的私募年内整体收益为-9.60%,其中12家实现正收益,占比13.04%。
高仓位私募大幅减少有几个原因:
1)一季度市场超预期下跌,部分私募认为中长期的配置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观察;
2)近两年新基金不少,但近一年来市场热点切换过快,结构性行情凸显,导致部分新产品跌破1元面值,甚至逼近警戒线和止损线。所以私募管理人降低仓位反应;
3)部分作为成长股的重仓数百亿私募被“忽悠”,代销渠道压力只升不降,导致降低仓位,缓解“售后维修压力”。
高位人布局
市场底部通常是“乐观者”拿起筹码的最佳时机。
长线操作的淡水泉最近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迎合当下还是选择未来,不同的投资目标和观点都会有不同的投资方向选择。毫无疑问,目前我们的投资组合结构并不是追求短期内不会受损的资产,而是以当前的压力主动选择因短期受损预期过低,但在经济企稳复苏过程中会有较大潜力的机会。
淡水泉最新的月报透露出一个信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逐渐加大了受疫情直接影响的可选消费行业的布局,这些都体现了上述思路。”
与满仓关系密切的另一家私人股本公司星石投资(Star Stone Investment)也对消费类股的修复持乐观态度。
他们告诉持有人:“消费周期等经济关联度高的行业和公司的反弹明显滞后。市场估值已经修复,但盈利预期仍在底部。也许那些低估值、低利润的行业更有弹性。目前盈利最差的消费和各类与经济逐步正常化关联度高的顺周期资产,可能有很好的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