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让宁夏干旱贫瘠之地披绿生金

高效节水灌溉让宁夏干旱贫瘠之地披绿生金,第1张

高效节水灌溉让宁夏干旱贫瘠之地披绿生金

6月,宁夏吴忠红寺堡区新庄集乡东川村3100多亩黄花进入生长的“冲刺期”。从高处看空,罗山脚下的平原纵横交错,满目苍翠,一片黄花丰收在望。

最近,东川村贫困户周兴瑞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去地里除草。6月底,黄花将进入采摘季,周兴瑞正为黄花的灌溉发愁。

东川村黄花丰收在望。新华社记者徐金玉摄

“去年,红寺堡区发生了旱灾。今年以来降雨很少,水成了最大的问题。黄花的水分利用期集中在采摘前后的一个多月。黄色的花蕾如果不能及时灌溉,就会脱落,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周兴瑞说。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干旱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兴黄扶贫集中安置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红寺堡区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灌溉面积已达70多万亩。从不毛之地变成了“荒地绿洲”,黄骅等产业蓬勃发展。

东川村高效节水灌溉水库。新华社记者徐金玉摄

尽管天气干燥,但周兴瑞黄花根部的土壤是湿润的,这要归功于东川村的滴灌。滴灌通过主管网把水送到地里,再通过手指粗细的细管送到农作物根部。这不仅比漫灌节约了约三分之一的水资源,还增加了灌溉频率。

周兴瑞告诉记者,以前漫灌都是挨家挨户轮流,经常半夜等着浇地。滴灌只需要在家里铺设管道和等待。因为每亩地的用水量是有限的,漫灌只能用一两次,而滴灌可以用六七次,滴灌的效率更高。漫灌一天只能灌溉30多亩地,滴灌能灌溉100亩左右。

小滴灌有个“毛量”。东川村的滴灌配有一个容量近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可为4000多亩耕地供水,占东川村耕地面积的一半。来到滴灌泵房,四台工作水泵嗡嗡作响,管理员可以根据地块大小调节泵房内的水压。

东川村滴灌泵房管理员熊志成说,泵房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东川村只是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灌溉的一个缩影。据红寺堡区水务局局长王冠菊介绍,近年来,红寺堡区加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8万亩,让宝贵的黄河水更好地发挥作用。

周星睿的黄花长得好。新华社记者徐金玉摄

有了水,干旱贫瘠的土地就有了希望。看着自己地里长势喜人的黄花,周兴瑞晒得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说,“一亩黄花纯收入三四千元,比种玉米强多了。我们家就靠这20多亩黄花生活。这两年天气干燥,地里的黄花全靠滴灌维持产量。有水就有希望,我们再努力一年也是值得的。”(记者徐金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77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