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舌尖上的万亿预制菜市场是真香还是虚火?

瞭望舌尖上的万亿预制菜市场是真香还是虚火?,第1张

瞭望 舌尖上的万亿预制菜市场是真香还是虚火

今年4月,山东潍坊提出打造大数据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力争三年内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中国预制蔬菜产业第一城”

“预制食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冷冰冰的工业产品,而是结合了厨师精湛的手艺和现代营养学,尽可能保留食物的风味和营养。”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国峰

预制食品是迎合居民消费升级、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一种快餐食品。预制菜的兴起,让很多不擅长做饭的年轻人在家也能吃到美味。也让农业、食品、餐饮、电商等企业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催生了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做好的菜是“真香”还是“虚火”?能否打动难以调整的味蕾?朝什么方向发展才能稳扎稳打,影响深远?带着这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采访调查了消费者、投资者、生产企业、主管部门等相关人士。

昙花一现还是一路歌

对于平时不怎么做饭的济南市民戴戟来说,摆一桌菜已经不麻烦了,因为大部分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预先做好的菜或者半成品,回家只需要简单加工就可以了。“预制菜省了很多麻烦,不太麻烦就能安排一桌菜。”戴戟说。

戴戟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即食蔬菜,即食蔬菜一时间成为市场的宠儿。目前,JD.COM超市中的调理蔬菜超过5000种,2021年调理蔬菜的营业额将增长156%。美团预煮蔬菜项目负责人表示,Aauto更快料理、轻糖烘焙、秘制卤菜等预煮蔬菜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很多消费者的日常购买产品。

市场火爆的背后,是嗅觉敏锐的资本。调查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20 ~ 2021年为融资高峰期。2020年预制菜赛道有12次融资事件,2021年有12次融资事件。

资本市场的热度传导到企业车间。在位于山东潍坊的酱造食品有限公司,几条生产线,如香料、煮调味品、烘焙等。,正在满负荷运行。

“一些知名的餐饮店和超市使用面包片、瑞士卷等。由我们提供。”工匠食品总经理邓恩举说,他们以前主要做出口业务。近年来,他们借助预制蔬菜的东风,开始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今年前四个月,预制蔬菜的销量增长了40%。

从消费终端到电商平台再到企业车间再到资本市场,是昙花一现还是一路高歌?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熟菜并非新鲜事物,但疫情加速了市场的培育,让其进入大众视野。预制菜是一个大的工业品类,市场需求一直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的升级,这种需求会快速释放。

市场研究机构普遍看好这条新赛道的成长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蔬菜产业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我国装配式蔬菜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6年将达到10720亿元。根据中国工商研究院的报告,未来6-7年,预制菜市场可以增长到万亿元规模,长期有望达到3万亿元以上。

2021年中国调理蔬菜产业大会暨展览会上展出的冷冻调理蔬菜(2021年12月2日摄)魏培全/本刊摄影

谁在跑万亿产业赛道

“早在2017年,我们就探索将餐厅的几个畅销菜品做成预制菜品,市场反响不错。后来疫情重创餐饮业,同时也加速了预制菜的市场爆发。”凯瑞商业集团营销总监侯表示,在他们推出的十几种预制菜品中,仅佛跳墙今年春节就卖出了近20万份。

在预制蔬菜的赛道上,聚集了来自农业、食品加工、餐饮、电商、物流等领域的企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调理蔬菜相关的企业有6.67万家,其中2018-2020年每年注册数量超过1万家。

在装配式菜市场爆发前夕,已经有一场虚火。“最近很多资本跨界搞预制菜。我接待过很多人来谈合作,有搞信息技术的,有搞自媒体的,有搞电商的。”一家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亮眼,所以很多资本都来洽谈合作。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说,很多人认为预制菜的门槛很低。其实恰恰相反,只有资金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供应链体系和核心竞争力。

在德力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看来,无论你来自哪个行业,想要在调理菜的轨道上长期发展,最终比拼的是品牌、质量和创新能力。“对于预制菜肴,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是口感、观感、营养能否有机统一,这就需要创新研发的支撑。”

面对预制菜这一新赛道,得到风声的不仅仅是资本和企业,巨大的蓝海市场吸引着众多政府积极布局。2021年11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促进预制蔬菜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率先从政府层面推动预制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山东潍坊提出打造大数据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力争三年内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中国预制蔬菜产业第一城”。

在农业大市山东诸城,当地政府正全力发展预制蔬菜产业,推动现代农业从种植加工向餐饮终端一体化延伸升级。

诸城市发改局副局长丁瑞英认为,预制蔬菜上游连接乡村振兴,下游连接消费变革,将是推动当地农业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突破口。

标准能不能统一很难说

预制蔬菜行业很“香”,吸引了各种资本进入市场。但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预制蔬菜产品的口感恢复不一样,吃起来不一定“香”。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口感一般,3.32%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感差,不好吃。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在消费者认为预制蔬菜行业需要改善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感恢复程度。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市场上预制菜品质量良莠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菜品口味差异较大,催生了很多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比如佛跳墙,同一电商平台上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差别很大。

一些规模企业已经把标准化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汇发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3年开始,他们加强了预制菜肴的研发和生产,成立RD中心,聘请资深厨师开发即食、即热菜肴,将厨师的传统技艺转化为工厂化生产流程。预制菜品300多种,涵盖八大菜系和地方特色小吃。

“预制食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冷冰冰的工业产品,而是结合了厨师精湛的手艺和现代营养学,尽可能保留食物的风味和营养。”侯举例说,他们的线下餐厅有一道港式牛杂锅的热卖菜,但是把它做成预制菜后,如何保持原汤的新鲜?经过几次实验,他们找出了快速冷却和速冻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味道和营养的损失。“但这种技术难度大,门槛高,行业内没有统一标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添加剂。”

一些制备蔬菜的制造商反映,目前的标准体系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尽快出台调理蔬菜的地方、行业和国家标准,明确调理蔬菜的定义和范围,并对其原料、加工工艺、贮藏、冷链运输等进行相应规范,引导行业沿着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近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山东省饭店协会牵头,联合山东省内企业,发布了全国首个《预制蔬菜通用设计与实施指南》团体标准,提出了覆盖预制蔬菜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南,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标准依据。

郑思敏等人认为,预制蔬菜企业具有区域化、分散化和小规模的特点,缺乏完善的商业模式。要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预制蔬菜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建设预制蔬菜专业化园区。同时,加强RD能力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确保调理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568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7
下一篇 2022-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