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天后,郁亮多了些信心

道歉天后,郁亮多了些信心,第1张

道歉89天后,郁亮多了些信心

引言:“只要一个企业能够成为它最重要的客户,做出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它仍然能够生存下去。”郁亮直言,行业很难,但如果放到社会上,房地产行业一定不是最难的一个,所以没有理由躺平。

(文/谢红娟编辑/马媛媛)“最难的是3月底交成绩单的时候,压力很大。”在6月28日下午召开的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直言,“3月31日业绩发布会上市场压力非常大,现在至少比当时好一点。”

在郁亮看来,市场压力的减轻体现在数据上。根据各地网签公开数据统计,1-2月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6%,4月同比下降59%。5月份,虽然同比仍大幅下降,但环比开始回升。6月份以后市场进一步好转,环比涨幅明显。

“一方面,一些政策的出台正在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因疫情而延迟的需求释放正在弥补,当然也有季节性因素。”郁亮认为,短期市场已经见底,但不会反弹而是复苏。复苏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企业只需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没有理由平躺

回顾全年业绩仍是股东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与三个月前业绩发布会一开始的道歉不同,这一次郁亮对万科的未来更有“信心”。

2021年,万科开发业务合同销售金额达6277.8亿元,同比下降10.8%;物业服务实现全口径收入240.4亿元,同比增长32.1%;仓储、住宅租赁和商业地产业务的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68.9%、13.9%和20.6%。

受开发业务销售下滑及其他业务增长影响,万科营业收入微增8%至4528亿元,但净利润下降45.7%至225.2亿元。

“2021年,万科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净利润大幅下降。”万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久生表示,由于结算项目地价占售价比例上升,开发业务毛利率下降至23.0%;受合资项目毛利率下降及其他业务投资收益减少影响,2021年投资收益较2020年减少69亿元;此外,万科于2021年末对资产进行了全面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35.3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万科仍然是业内最有保障的房企。截至2021年末,万科期末货币资金1493.5亿元,短期债务覆盖率2.5倍,净负债率29.7%;有息负债2659.6亿元。

面对这样的综合成绩,郁亮形容自己“就像一个没考好的学生,要给父母看成绩单。”

与郁亮的预期一致,市场上对万科的评价很多。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下行,房企融资端收紧,居民购房意愿下降。

因此,郁亮特意走访了受影响最大的市场,如惠州、江门等地。“惠州很多客户来自深圳的外溢需求。深圳市场调整后,惠州的房子变得很难卖了。但是我们的业务员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客户群,就是那些在城中村租房子,但是有孩子入学需求的人。我们可以长期跟进长租公寓万村的客户。”

“所以这个市场还在。”郁亮直言,看到现场后,觉得惠州至少还能住,房子还能卖。

然后郁亮又去了江门。在这个市场上,万科面对的是当地最好的客户群,自然拿出了最高的标准。比如交付前,工程师在工地上住三个多月,方便工程细节的调整。“从效果上看,客户很满意,交付后也带来了很多销量,所以只要我们做出好的产品,客户就会买单。”

“过去,我们的销售理念是为房子寻找客户。今天,我们越来越觉得应该给客户找房子。”朱久生补充道,万科会用什么样的产品方案和项目来满足客户的诉求。比如换房的客户,万科会先帮他们卖房,再帮他们找合适的房子。

一线的观察给了万科很大的信心。除了2022年业绩企稳回升,万科还有两个目标。一方面,万科的开发业务要继续保持第一阵营的地位;另一方面,万科想率先从房地产开发转向房地产开发、运营和服务。

我不得不承认,万科是房地产服务行业的领导者。截至目前,万物云管理项目4393个,管理面积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9%;合同管理项目总数5553个,合同管理面积1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8.0%。

就管面积而言,市面上只有碧桂园服务可以相比。

此外,万物云的优势还体现在“社区+商企+城市空”的协同性上,即以住宅为主的万科物业、以商业为主的万物亮星、以服务城市为主的万物云城。按照最新的计划,“万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25%,所有的东西增长35%。”

“只要一个企业能成为它最重要的客户,做出好的产品和服务,它还是能生存下去的。”郁亮直言,行业很难,但如果放到社会上,房地产行业一定不是最难的一个,所以没有理由躺平。

股份回购倒计时两天

倒计时两天,留给万科的回购时间已经见底。

2022年3月30日,万科发布回购预案,拟以集中竞价方式,以自筹资金回购公司普通股(a股)。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不低于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8.27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37亿股,时间为3月30日起3个月内。

从时间上看,万科回购计划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也就是两天后。在此之前,万科在18个交易日内回购了7295.49万股,涉及金额约12.9亿元,占回购资金总额最低值的64.5%。

也就是说,为了顺利完成本次回购,万科需要在2天内回购价值7.1亿元的股份,平均每天花费3.55亿元。在之前的交易记录中,万科单日回购总金额高达1.7亿元。

此外,从前后回购的频率、数量和谨慎态度来看,万科短时间内斥巨资回购的可能性并不高。

观察人士了解到,万科第一次试水回购是在5月10日,回购方案发布后的第41天。当时受限于2022年一季度报告发布规则、五一假期及回购价格等因素,万科在可以回购的第一时间回购了119.79万股a股,交易价格为17.99-18.25元/股,成交金额为2166.56万元。

由于首次回购金额仅占总回购金额最低值的1.1%,万科此举被投资者批评缺乏诚意。尽管如此,回购计划的实施还是推动了万科A股价的上涨。截至5月19日收盘,万科A报19.25元/股。

随后,万科A股价在普跌中震荡,万科等了20天。直到5月30日才进行了当年的第二次股份回购。与第一次回购一样,万科此次回购规模仍然较小,共购买113万股,交易总价为2014.86万元。

不同的是,万科此后开始了连续15个交易日回购股份的记录,时间为5月30日至6月20日。在持续回购期间,万科分别于6月6日、7日、8日、10日、13日、14日、16日、17日8个交易日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6个交易日回购价格低于18元/股。

不仅万科,万科董和贝莱德都想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股份,抄底万科。

6月13日,万科董事、监事郁亮、王、解冻、朱旭、韩、阙增持a股25.67万股,增持金额近449万元。其中,郁亮涨幅最大,成交均价17.58元/股增加8.87万股。

6月17日,贝莱德(BlackRock,Inc)增持69.59万股万科好仓1183.25万港元,增持股价低至17.0028港元。增持后,贝莱德(BlackRock,Inc)最新持有的多头头寸数量为9570.42万股,多头头寸比例从4.99%增至5.03%。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监事辞职、贝莱德(BlackRock,Inc)增持的消息使得万科A股价出现明显的上涨迹象,这也是中断万科持续回购的现实原因之一。6月21日、22日、27日、28日,万科盘中股价分别为18.41元/股、18.68元/股、18.28元/股、18.3元/股,均超过18.27元/股的回购上限。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两天股价不跌破18.27元/股,万科将没有回购机会。

对此,朱旭表示,如果股价符合条件,万科会尽力回购。如果不符合条件,我们会向董事会报告,向监管部门说明。

对于更关注的市值还原,朱旭直言,市值受资本市场、公司自身业绩、资本市场预期、市场情绪的影响。“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应该做好农民,种好地,照顾好客户,通过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和现金流利润,为股东创造真正的价值。”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446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6
下一篇 2022-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