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作者一个人叫

发表论文作者一个人叫,第1张

一篇论文8778个作者:人均写5个字,署名用了17页

晨梦来自凹庙
qubit |微信官方账号QbitAI

一篇论文有8778个作者是什么感受?

在PDF中,仅作者列表就占了17页

有人试图把所有的名字排在同一个页面上,字太小,看不清。

本文来自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ATLAS对撞机合作组,该合作组在2015年创下了由他们创造的5154位作者的新纪录。

粒子物理学科中,像这样几千人合著的论文越来越多,几十万作者司空见惯。

因此,ATLAS小组基本上必须记录这些论文。本文共xx页,作者列表从x页开始。

因为参与研究的人太多了,所以很难说谁的贡献最大。

所以这方面的论文的做法是不管第一作者,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顺带一提,这里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有一个叫乔治·阿德的物理学家。因为他的姓中有两个字母A,所以在阿特拉斯集团过去发表的数百篇论文中排名第一。

然而,在2016年,一个名叫莫拉德·阿博德的新学术明星出现了。以后Aad在Aaboud参与的所有论文中只能排第二。

这种千人合写一篇论文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比如,由于研究周期长,最后完成的时候可能几百人的工作单位都换了,维护作者名单的痛苦不堪设想。

这篇论文甚至有10个署名者在发表时就去世了。

还有人建议,如果所有专家都参与论文,谁来进行同行评审

什么论文需要8000个合著者?

本文着重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研究粒子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

实验中使用的ATLAS对撞机建造在瑞士和法国边境地下100米的洞穴中。它长46米,直径25米,重达7000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ATLAS运行,每秒钟有超过10亿个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并相互碰撞。生成的数据量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同时进行的 20次电话通话。

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中,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的值得研究。

实验中的数据筛选和处理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30多台超级计算机来支持。

ATLAS合作组织由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个研究机构参与,其中包括一个由3000名科学作者和1200名博士生组成的团队。

这篇论文的8000名签约作者中,除了物理学家,还有大量维护对撞机硬件的工程师,维护IT硬件的工程师,还有大量做数据筛选分析的软件工作者。

像这样的前沿研究,只有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才能完成。

然而,由此产生的论文署名数量膨胀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学术出版体系的崩溃”

早在2015年ATLASCMS的合作研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

一篇由5154人签名的论文,对希格斯玻色子的估计更加准确,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Express上。纸质版包括参考文献只有9页,最后24页是作者和工作单位。

同期另一篇关于稀有粒子衰变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由于杂志版面有限,最终决定作者名单不会出现在纸质版上,只在网上公布。

当时《自然》还专门写了一篇解说来说明这一点。

天体物理学家彼得·科尔斯也在他的个人博客上谈及此事,称之为“学术出版体系的崩溃”

他认为,如果让几千名作者参与论文写作,每个人可能只需要写几个字,这当然不现实。

其实这几千个作者中,大部分人大概都没看过这篇文章,更别说写了。

和他的天文领域一样,仪器制造商也会被列入作者名单。

说真的,这些人根本不是字面上的“作者”,但他们确实为这项研究做出了贡献。

科尔斯认为这背后的问题是一个人对科研的贡献只能通过合著论文来体现是不合理的。

他建议学术出版可以像电影结尾的演职员表一样定义不同的分工,并分别量化他们的贡献。

相应的措施是改变仅以引用文章数量来评价一个学者的制度。

我一直认为,现代学术出版业不是促进而是阻碍研究的交流。

还有一点

最后,还有一些关于论文署名的趣事分享一下。

878并不是目前作者数量最多的论文,最高纪录为5.7万。

这是通过玩游戏参与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在9人的核心研究团队之外,当时有5.7万人是游戏玩家。

这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玩个游戏就能上自然,太神奇了。

另外,有网友提到,1975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原子行为的论文,署名是两个作者,但只有一个是人类杰克·赫瑟林顿,另一个是他的猫。

其实这篇论文是他一个人写的,但是按照习惯,我们写的时候用复数。

那时候打字机找不到也换不了,他就加了猫的名字,避免重新打一遍...

结果这篇论文发表后影响很大,猫也收到了加入大学物理专职教员的邀请。

后来论文送到国际物理会议上,签名用了猫爪印。

所以,现在这8778人的论文里,不可能说有多少猫偷偷溜进来了?

参考链接:
[1]https://twitter.com/jasonpriem/status/1528083437025828864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015.17567[atlas . CERN
[4]https://telescoper . WordPress . com/2015/05/17/a-scientific-paper-with-5000-authors-is-algorithms-but-science-need-papers-at-all/
[5]https://www . science . org/content/article/cat-co-authorized-impact-physics-pape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118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