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疾病监测预警系统

厦门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第1张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1月健康预报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1月健康预测

根据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形势,经专家咨询评估,预计未来-

需要特别注意的传染病:新冠肺炎、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

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注伤害预防:低温烧伤和一氧化碳中毒。

需要特别注意的传染病

新冠肺炎

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相当严峻,我市面临来自境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双重风险和压力。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入境口岸空和全国热门旅游城市,要吸取以往疫情的经验教训,在“输入外防”的同时,严格落实“内防反弹”的相关工作。

请保持防控意识,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注意事项”——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打喷嚏要遮盖,勤洗手,尽量开窗。保持“一米长”的社交距离,养成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封闭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做好家里的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不要乱用退烧药、退烧药,不要生病上班、上学。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符合接种条件的公民应尽早主动接种疫苗,并应尽早接受所有疫苗接种并从中受益。

随着元旦、春节假期的临近,建议广大市民密切关注疫情,除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区市,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继续安全出行。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公共场所时,应继续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遵守公共场所出示卫生守则和出行守则、测量体温等各项防控要求。,并避免聚集,服从引导,有序流动。

诺如病毒感染伴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作为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世界范围内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的主要病原。比如诺如病毒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症状,一般持续1-2天。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呕吐常见于儿童,腹泻常见于成人。

是人类诺如病毒胃肠炎的唯一传染源,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例如,诺如病毒通过人与人的接触、食源性和水源性传播。诺如病毒在春季发病率较高,人们普遍易感染诺如病毒。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高,食品加工者感染后易暴发。易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养老院、饭店、宴会等集体单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2-3天即可痊愈,无后遗症,不用抗生素。可能会再次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预防为主。

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处理加工食品前要认真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所有食物(尤其是贝类)在食用前应彻底煮熟。

呕吐或腹泻的人不应上班或上学,应及时就医。

患者不应加工或伴随食物,以免污染食物或传染他人;

应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彻底消毒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做好个人防护,彻底洗手。

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一月是元旦和农历新年。虽然处于疫情期,但宴请、家庭聚餐、外出就餐的机会仍比平时多,无疑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根据厦门市近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应注意1月份细菌性食物中毒。另外,最近漳州的螺蛳贝毒事件需要特别关注。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清洗水果蔬菜;不喝生水,不吃生的和熟的食物及冷食;

2.假期不要暴饮暴食,按需购买食物,尽量现吃现做,注意生熟分开,煮透煮透,吃剩的食物及时放入冰箱,吃前仍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不超过一次;

3.工厂等集体单位需要加强食堂的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和员工的卫生管理。

4.注意保持家居清洁,保持室内空空气流通。

最近漳州发生多起贝类中毒事件,多为食用泥螺引起。症状是嘴唇、舌头和指尖麻木、呕吐、疲劳等。有关部门在螺蛳中检测出贝类毒素,当地居民在我市也有就诊病例。贝类毒素是一种海洋毒素,是海洋中的藻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鱼、虾、贝类体内积累。人们因食用这些有毒的海鲜而中毒。贝类毒素有四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健忘性贝类毒素(ASP)。具有散发、突然、潜伏期短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提醒海鲜爱好者注意防范。

关注伤害预防

低温烧伤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各种取暖设备陆续登场。但是,“低温烧伤”在等待时机!

防止低温烧伤:

1.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使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时,不要把温度设得太高,不要通宵使用,也不要长时间靠近地砖等取暖设备。

2.热水袋、暖手宝等保暖用品太热,不能直接使用。最好包一条毛巾或者选择外绒加盖,使用时间不要太长。

3.老年人、儿童、瘫痪截肢残疾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等特殊人群长期使用保暖产品更容易造成低温烧伤,更应引起重视。

4.购买正规厂家的保暖设备,定期检查是否老化。

低温烧伤虽然表面上不严重,但实际上几乎都是深度烫伤。所以,一旦发生低温烧伤,不要轻信偏方涂些酱油、牙膏、醋等。自行处理,以免加重创伤,增加感染机会。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气体泄漏或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用煤气洗澡,烧炭取暖,甚至在室内吃烤鱼和火锅时,也要警惕危险。

预防措施

点火前检查煤气和液化气是否泄漏。使用中,远离人群。睡前、出门、用后,检查煤气、液化气灶开关、煤气灶是否关闭。如果长时间不用煤气,应关闭仪表前面的阀门,以防煤气泄漏。

使用热水器时,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在大风天,当发现安装热水器的房间有上升流或热水器从烟道里倒烟时,应暂停使用热水器;使用中如遇突然熄火或突然冷水排出,应迅速关机,经专业人员检查后再使用;热水器用完后,一定要关掉气源;儿童使用煤气、液化气和热水器时,应由成人监护。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停车时不要长时间开空调节暖气。停车后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在车内,容易引起中毒。

不要使用发电机、烧烤、油炉等设备。在封闭的房屋、地下室和低矮的房间里使用汽油、丙烷、天然气或木炭作为燃料。并且不要将设备放置在门、窗、通风口等地方,防止一氧化碳气体随风进入室内。

千万不要吃烤鱼,火锅等。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962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