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叫好」的苹果,隐藏的是科技行业的焦虑和迷茫

看似「叫好」的苹果,隐藏的是科技行业的焦虑和迷茫,第1张

看似叫好」的苹果 WWDC,隐藏的是科技行业的焦虑和迷茫

今天观看

9分钟阅读

苹果WWDC,这似乎是鼓掌,隐藏了科技行业的焦虑和困惑。

Jesse2022/06/08

摘要

没有划时代的产品,苹果能做的就是不断“补充”现有产品。

这是另一个信息量巨大的WWDC。

从2020年开始,因为疫情,苹果不得不“录制并转播发布会”,发布会的信息量不断增加。相比以前在舞台上的“产品演示”,侧重于体验,现在的苹果音箱会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参数,每一个细节都打散。

这确实使发布会更加详细,但对于观众来说,很难避免被产品和功能介绍的弹幕淹没。

有网友评论这个WWDC说,“越来越像春晚了。看起来很华丽很丰富,很多东西都放出来了。但结束后,我觉得索然无味,没有记忆。」

这不是幻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和新技术在WWDC上发布,但大多数用户仍在疑惑:“它们有什么用?还有,大家期待的下一个革命性创新在哪里?

苹果没有给出答案。这背后是整个科技行业面临的焦虑和尴尬。

屏幕界面成为iOS 16更新重点| |苹果

iOS的“最后一英里”悖论

今年WWDC,苹果将“个性化”作为软件更新的一大主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定制选项,尤其是在iOS和watchOS上。

比如iPhone的个性化锁屏,苹果把过去几年在Apple Watch上设计表盘的经验嫁接到iPhone的锁屏界面上,把手表上的表盘思路和widget功能搬到了手机上。

除了锁屏,苹果还为部分用户做了一些深入细节角落的小功能。

对于家长来说,苹果做了更深层次的家庭管理功能,家长可以直接在家里对青少年的内容分级和设备使用时间进行限制;针对慢性患者,苹果在健康App中加入了药物管理功能,可以记录并提醒用户服药;对于运动员来说,watchOS现在可以记录铁人三项等更复杂的运动,监测用户跑步时的姿势和摆臂,用户还可以定制一套自己的“训练计划”。

这些功能很多只有不到1%的用户可以使用,但是现在苹果也会做。一方面,这是由苹果“关注少数群体”的价值观驱动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手表等个人计算设备越是走进生活,苹果就越需要保证它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很多小功能,放在以前,可以交给第三方开发者,通过App实现。然而现在,这些功能要么涉及重要的隐私权,要么需要软硬件的深度合作。对于苹果来说,很多功能自己完成比把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承担可能被滥用的风险要好。

以苹果的大小,做更多的功能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防止系统变得过于复杂和臃肿。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年iOS之所以能迅速风靡全球,是因为它做到了极致的“简单易用”。许多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孩子,当他们拿到一部iPhone,摆弄了两次后,就能自然地使用它了...如今iOS的很多功能,即使是多年的老用户,也经常要上网搜索才能找到具体的设置方法。

IOS 16增加了详细的药物提醒功能| |苹果

这就成了iOS的一个“最后一公里”悖论:iPhone覆盖的用户越多,就需要开发越多的小功能来满足少数用户。但是功能越深,软硬件的整合越深,需要苹果自己做,系统的复杂度也会增加。

当然,目前来看,苹果不会因为新功能的加入而放弃或牺牲iOS的核心体验。大多数用户使用iOS的方式不会每年随着系统的更新而改变。

真正的问题是,苹果的软件系统越复杂,涵盖的功能越多,就越难“推倒重来”,也就很难重来。

还记得iTunes吗?为了兼容老用户,iTunes这个“过时”的软件吃了太多苦头。直到今天,它仍然被分成几个部分,存在于macOS中。有些用户还是会批评Mac上的Apple Music不好用。

随着iOS越来越复杂,当个人计算设备的下一次革命到来时,苹果能准备好吗?

MAC OS和iPadOS的融合

相比iOS和watchOS,苹果在macOS和iPadOS上准备了“大手笔”。

自iPad Pro问世以来,苹果一直将iPad和“生产力”这个词捆绑在一起,推动iPad向Mac靠拢。2019年,苹果将iPad上的系统从iOS更名为iPadOS,正式与手机上的iOS“划清界限”。

2020年,苹果为iPadOS设计了基于键盘和鼠标(触摸板)的交互机制。去年,它推出了“通用控制”功能。只需将Mac和iPad放在一起,用户就可以使用一套鼠标和键盘同时控制两台设备。

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推出了“前期日程安排”功能。用户可以将几个应用窗口“捆绑”在一起,固定在屏幕右侧,在不同的“应用组”之间切换。IPadOS和macOS都有这个功能,交互逻辑完全一致。

“办公桌前的日程安排”拉近了iPad与Mac | |Apple的距离

“前台排班”要解决的是iPad和Mac的最低逻辑冲突 - App窗口。早期的iPad脱胎于iOS,没有“窗口”的概念。应用程序是一个全屏。即使后来出现了分屏功能,也只有几个固定的比例,不能像Mac那样随意缩放重叠。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台调度”是macOS和iOS的结合。一方面给了iPadOS一个“窗口”,另一方面也兼顾了iPad的触控体验。窗口边缘有明显的说明,提醒用户这里可以放大/缩小窗口。

而且通过“前台调度”,iPad还可以连接屏幕,这无疑让iPad更像一台“电脑”。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苹果为iPad定制了一套“鼠标键盘交互”系统,一方面兼容Mac的“电脑逻辑”,另一方面兼容iPad的“触控逻辑”,效率很难跟上。

根据“前台调度”的功能,有人提出,这种窗口管理方式不仅复杂,而且使用屏幕的效率还没有macOS本身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要照顾iPadOS的触控交互。

近年来,很多用户批评iPad Pro性能过高,却没有真正的“桌面应用”。在这次WWDC上,苹果推出了一系列改进,包括文件管理器等应用程序,变得更像“电脑版”。但是,这一切的改变,离真正的“桌面级”系统,一个不需要考虑触控交互,没有负担的桌面系统,还很远。

2018年在WWDC,面对当时舆论的质疑,苹果负责软件的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明确回应,苹果“不会整合iOS和macOS”。不过目前来看,iPadOS和macOS其实已经“合并”了。

很难说这样的尝试是坏事,但一切都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

汽车和AR难以实现的革命

iPhone问世以来,大家都在等待苹果掀起下一次“大革命”。乔布斯去世后,很多人甚至指责苹果“不再创新”。

在过去的十年里,苹果确实策划了两次“重大革命”,一次是汽车,另一次是 AR 眼镜。在2022年WWDC会议上,他们失去了发言权。

苹果发布了一款“全新”的CarPlay。这款CarPlay表面上野心勃勃,实际上更有可能是苹果已经“放弃造车”的信号。

WWDC上曝光的新CarPlay想控制更多汽车核心功能| |苹果

CarPlay最初发布于2014年。之所以叫CarPlay,是因为苹果知道不能干涉汽车的核心功能。苹果希望接手的,是汽车的“多媒体功能”。拆开来看,有三样东西:音乐(播客)、电话(短信)和导航。

这三件事之所以适合苹果,是因为用户通常会在iPhone上做这些事。只需将iPhone连接到汽车上,用户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熟悉的界面进行交互。

即便如此,苹果也花了八年时间才让CarPlay普及。

新的CarPlay完全不是这样。从苹果的演示来看,它会“占据”汽车的整个中控屏幕,显示车速、速度、档位、油表等行驶信息,控制车载空调节...这样一套软件,与其说是CarPlay,不如说是CarOS。

以前车上展示CarPlay,但它的硬件是iPhone;而新的CarPlay,它的硬件就是一辆车。

当年乔布斯发布iPhone的时候,引用了艾伦·凯的名言“真正关心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做硬件。」(真正对软件认真的人,应该自己做硬件。)。苹果信奉“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尤其是对于一个“硬件”就像路上的汽车。软硬件适配性差,对电脑来说,可能只意味着死机,但对汽车来说,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WWDC上曝光的主机厂将支持新的CarPlay | |Apple

显然,新的CarPlay是苹果自主研发汽车硬件的产物。今年,多家媒体报道了苹果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秘密”。据传闻,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曾向苹果董事会展示了一个极具概念性的造车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苹果汽车可以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在没有方向盘的情况下,乘客只需要钻进车内,告诉Siri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汽车就会自动带他们去目的地。

显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纯无人驾驶”的想法太遥远了。经过多年的难产,苹果的汽车项目逐渐陷入沉寂。这一次苹果公开发布一个“系统”来接管整车的中央控制,可能是它最终放弃造车的一个重要信号。

苹果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汽车品牌,称正在与这些厂商合作开发搭载下一代CarPlay的汽车。但不可能这么简单。

两年前,在WWDC,苹果发布了iPhone车钥匙,这也是一个需要在硬件层面与汽车中控连接的功能。当时只有宝马宣布要改编。两年后的今天,主流汽车品牌中,只有宝马的新车型支持iPhone键。

车钥匙这么简单的功能,推起来还是有难度的。CarPlay的复杂程度,涉及到汽车核心功能的深度,要大得多,实践起来只会更加困难。而这一次,曾经是苹果在汽车生态中最亲密伙伴的宝马,并没有出现在新一代CarPlay的品牌名单中。

传闻中的苹果混合现实头显并没有出现在WWDC| |图片来自互联网

AR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虽然在发布会之前就有各种传闻称苹果会在本次WWDC上向外界公布秘密研发的“混合现实眼镜”,但很明显问题不仅出在硬件上,还出在软件上。

2017年,苹果首次公布ARKit。在VR热潮刚刚席卷而过的年代,大家都认为ARKit是苹果为探索AR眼镜硬件而准备的“技术前哨”。苹果希望通过iPhone探索AR技术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但问题是,五年过去了,ARKit不能说没有声音。只能说在没有任何波澜和任何第三方app的情况下,取得了哪怕是最初的成功。这次WWDC,苹果没有公布任何关于ARKit和RealityKit的新功能。

如果AR作为软件,在iPhone上找不到应用场景,那么即使苹果发布一款AR眼镜,又会有多大意义呢?

继WWDC之后,天风国际的分析师郭明·迪再次发出“预测”,苹果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混合现实眼镜”。虽然他三年前就这么说了,但当时的消息发布日期是2020年初。

乐观背后的困惑

苹果是一家“两条腿”的公司,其中一条依赖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即今天的iPhone和Apple Watch,另一条依赖于生产力工具,即iPad和Mac。

如今,苹果软件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每年的更新,无论是功能补充还是交互创新,对用户层面的影响越来越小。作为硬件和系统厂商,苹果必须做“加法”。

但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最大成功的短视频都做了“减法”。 Tik Tok把人机交互降到了极致。你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划起来。

这不是一个苹果公司的问题。事实上,整个行业一直将苹果视为标杆和效仿的对象。因为苹果做的事情,往往更有可能是对的。

但是当苹果的更新都开始缺乏“目的性”的时候,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整个科技行业的焦虑和迷茫

头像来源:NYT

苹果开发者大会Apple WWDCCarPlay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934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