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扬后抑是什么意思作用是什么

先扬后抑是什么意思作用是什么,第1张

先抑后扬的作用好处 先抑后扬的作用和好处有哪些

先抑后扬的作用和好处:先抑后扬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文章更加精彩,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先抑后扬也叫先扬后抑。它是一种写作手法,指的是先通过曲解或嘲讽来试图贬低或否定某人、某事、场景或事物。

运用这种构思方法,要注意少抑多扬,扬能抑能。先写坏,再写好,就像波峰要被波谷衬托一样。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让文章更加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都是强调的艺术手段。古人在“得势”上做文章,也道出了要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的道理。在《战国策》中,有一个关于“冯谖访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写道,冯谖既没有爱好,也没有能力,还爱捣乱,爱抱怨。这是一个简单的失败,但不仅仅是失败。作者把他贬低到了最低点。然后他转动笔,写下了他是如何为孟尝君管理“三个洞穴”的,写下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打压”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提升”。如果你留心的话,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运用这种方法,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要注意抑扬顿挫前后的对比,多采用对仗形式形成对比。另外,不要把两个方面同等看待,而要把重点放在后者上。抑制,起到缓冲的作用。这里的比例和轻重的掌握,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才能体会和细细揣摩。

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的赞美,就从它的生长环境开始——黄土高原的“单调”,让人昏昏欲睡。这是抑制,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让人精神一振。这是杨;杨朔的《荔枝蜜》先写不喜欢蜜蜂,后写赞美蜜蜂,也属于欲扬先抑;《蝉》先写蝉的烦恼和软弱,再写蝉的一生短暂而有意义,让作者佩服。鲁迅的《阿昌与山海经》中,先写了阿昌的“许多事”“许多规”,然后杨洋通过帮作者买《山海经》来强调他对孩子的爱。写小说的人也可以先贬后褒,属于同一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175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