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十五年和二十年退休有啥区别

社保交十五年和二十年退休有啥区别,第1张

公司缴社保和个人缴十五年退休养老金一样吗?

公司交15年社保和个人不上班交15年退休养老一样吗?

回答: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交了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肯定不一样。

第一,缴费基数不同。

在职职工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在公司上班,属于在职员工,按月领工资。你缴纳养老保险,单位以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每月领取的税前工资为缴费基数。尤其是2011年,社保法实施以来,以个人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成为社保执法检查的重点。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社保改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决定。虽然目前除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税务机关暂停企业和个人缴费,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不工作的个人按社会平均工资发放。由于无法确认不工作的个人实际月工资收入,只能以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在单位领取的社会平均工资和实际月工资差距很大,两者差距很大。

第二,缴费比例不同。

单位缴费是按照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缴费率24%。其中,用人单位缴纳16%(5月1日起执行),记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记入个人账户。作为一名在职职工,其实由于单位缴费占了很大一部分,个人承担的缴费金额相对较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必缴纳全部缴费。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合计为20%。即使降低单位缴费率,对灵活就业人员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虽然这20%的缴费率比单位缴费率低4%,但实际上比在职职工高12%,因为所有的缴费都需要个人承担。但是这个12%的缴费率,在统筹里是有记录的,在个人账户里只有8%。

第三,贡献指数不同。

所谓缴费指数,是指根据缴费基数确定的具体缴费档次或缴费标准。即使是同样的缴费档次,由于缴费基数不同,具体的缴费金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支付指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三档,即300、100、60%。单位在职职工为按实际月工资确定的缴费指标;无单位的个人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贡献指标。

第四,制度设计的性质不同。

在单位工作属于在职职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上设计的参保群体主要是针对城镇在职职工,所以对于单位在职职工来说有一定的制度优势。比如在缴费方式上,单位占的比重很大,个人承担的比重很小;相反,没有单位的只能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没有单位承担统筹基金的部分,只能自己承担全部基金;退休政策对在职员工也有好处。比如在职女员工50岁可以退休,而在职女员工是灵活就业人员,必须55岁才能退休。

总之,根据以上分析,作为单位职工(单位缴纳)和灵活就业人员(不上班的个人缴纳),同样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时的养老待遇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1683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4
下一篇 2022-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