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继续实施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为规范注册程序,经研究,我市决定使用自主开发的“南昌市赵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
1.凡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不分年龄,均可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级教育考试部门和初中学校要严格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审核,严格审查报名者资格,严禁以任何理由让未完成三年初中教育的学生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有取得我市高二学籍并建立我市试卷的学生,才能报名参加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地理计算机考试。
2.报考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志愿的考生限于其户籍所在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籍在我校,实际家庭住址属于我校初中招生区域,高一至高三均在我校就读,包括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转入师范学校并休学的学生)。各生源学校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并公布所有考生的均衡生源资格。南昌市教育考试院根据生源学校审核结果,在其门户网站公示市区各生源学校考生均衡资格。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湾里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县一区一局”)由相关县(管理局)教育考试中心(中国招生办)参照执行。
二。报名方式和时间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方式:登录“南昌市赵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报名。整个报名过程分为报名信息采集和报名信息确认两个阶段。
2.报名信息收集安排在2月23日至3月14日。
3.报名信息确认安排在3月15日至25日。
三。注册方法和要求
1。注册地点
(1)应届初中毕业生(指在“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和“南昌市中学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取得学籍和试卷的我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由毕业学校进行报名。
(2)原则上,历届初中毕业生均持初中毕业证书到原毕业学校报名。历届初中毕业生均由报名学校从试卷系统中调取往届学生试卷基本信息,携带考生本人户口簿和初中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到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中考科进行考试。三县一区一局考生到相应县(管理局)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市教育考试院在试卷系统中承认其报名资格。报考时,学校应填写《南昌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往届初中毕业生名单》。
(3)户籍在我市,在外地借读的初三考生,应提出书面申请,持户口簿或户口迁移证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初中电子学籍表),到户籍所在地县(行政)教育考试中心(中国招生办)报名。
2。注册流程
(1)本次网上报名只采集考生基本信息,不志愿填报。
(2)2月23日至2月28日,准备报名。接受初中毕业生申请补充试卷,处理试卷遗留问题,同时申请审批历届初中毕业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原则上不再受理填报初中毕业生试卷和往届初中毕业生报名申请。凡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南昌市中学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正式试卷。
(3)3月1日至14日,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对考试系统数据进行梳理,对试卷进行审核,生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预测数据,导入“南昌市赵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4)3月15日至25日,初中学校登录“南昌市赵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按照系统要求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预测数据考生信息与学籍信息、身份证信息进行核对,无误后生成正式报名数据,并完成报名数据审核和系统上传。
考生登录南昌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nceea.cn)相应入口,凭本人报名序号和身份证号查询完善本人基本信息,并进行确认。他们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填写体检选项,经学校审核后确认思想品德考核和均衡资格审查意见。学校打印报名信息表,交考生及其家长签字。
在我市注册的初三考生,在外地见习的,凭相关材料到其户籍所在地县(管理局)教育考试中心(中国招生办)报名审批,然后指定报名点安排完成报名。
(5)3月25日17:00,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结束,“南昌市赵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关闭。逾期不予受理。学校收集整理2022年南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报名信息表,按要求签字或加盖学校公章,交县(管理局)教育考试中心(中国招生办)审核留存备查。
南昌2022招聘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操作说明另行发布。
3。注册和支付
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报名及考试费按赣教发〔2013〕274号文件收取。
考生网上报名确认后,初三考生需要在3月29日至4月2日完成网上缴费,每日缴费时间为9:00-21:00。考生可根据网上报名系统界面提示,进入“江西省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平台支持支付宝、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江西银行、江西农村信用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逾期缴费将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网上缴费完成后系统无法退费。初二考生暂不缴费。
4。流行病预防和控制
疫情防控期间,各县(局)教育考试中心(招生办)和相关学校要通过网络、微信官方账号、工作群、视频会议、短信、电话等方式宣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相关政策和要求,通报相关事项,不组织聚集性会议和活动,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直接接触,避免人员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预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社区做好疫情应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