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五山代表分别是

大足石刻的五山代表分别是,第1张

十三世纪末和十七世纪中叶,大足两次遭受兵燹。“五岳”摩崖造像中,除保定山圣寿寺两次被烧毁,两次重修外,摩崖造像保存完好。

“五岳”摩崖造像完成后,除去世俗的纹饰和栽培,直到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当地人才在造像区旁边雕刻了观音、山神、天地母等几个小龛。现在基本保持了唐宋时期造像的规模和风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妥善保护,对外开放。

以北山、宝鼎、南山、石砖、石门(简称“五岳”)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祐十二年中国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最壮丽的一页。大足石刻创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于徐焰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岳”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它不同于以往的石窟,是对佛、道、儒三家造像的融合和解读。具有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征,在中国石窟中独树一帜。以大量实物图像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巨大发展变化,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几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欣赏价值。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75座,造像5万多尊,碑文10多万条。大足石刻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五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北山石刻(含北塔)、宝顶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和石砖山石刻,又称“五岳石刻”,我称之为“一足五趾”;重庆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尖山子石刻、舒城石刻、妙高山石刻、千佛石刻;大足县现有文物保护单位66处,包括西山石刻、水笙庙、三交庙、袁庆山、老君庙、半边庙、七公桥、普和寺、陈家岩等。以“五岳”摩崖石刻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最壮丽的一页,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49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