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的来历请简要诉说

炎黄子孙的来历请简要诉说,第1张

炎黄子孙”是海内外华人引以为豪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真正出现并广泛使用是在清末,但其雏形如“黄帝之后”、“黄帝子孙”、“炎黄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

《国玉金玉》云:“昔少典嫁游府家,生黄帝、炎帝。黄帝纪水城,炎帝姜水城。”炎黄时期没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黄子孙”、“炎黄子孙”之类的名词,但却为后世这类名词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建设

之前有说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他们来自清末的民族国家建设。这是典型的武断和臆测。

传说炎帝和黄帝是四千多年前中原地区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共同打败了蚩尤部落,确立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炎黄两个部落最终融合为华夏部落,最终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华民族。

传说中的黄帝颜地部落的兴起,与现代考古发现的4600年前龙山文化的爆炸式扩张不谋而合,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传说记载的可信度。

正是因为炎帝和黄帝本身就是中国古代为中华民族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领袖,所以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原各国,至少是皇族,都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华夏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交流和交往,最终形成了华夏人,表现在他们的语言、文字、文化上。

“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强调的是血缘和文化的融合。从4000多年前到今天,中华民族各部落相互结盟,相互通婚,相互融合,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我们的血液里流着中国人民的血,这也是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依据。

这么多人自称黄帝之后,可能不符合史实,但却真实反映了世人对以黄帝为核心的祖先谱系的认可。

而且中国绝大多数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黄帝颜地。比如当今中国最大的前120个姓氏。据统计,属于黄帝的姓氏有86个,占120个姓氏的72%。即:王、张、刘、陈、杨、周、吴、孙、胡、朱、林、何、郭、罗、宋、郑、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傅、曾、彭、苏、江。属于的姓氏有6个,占120个姓氏的5%,分别是:徐、江、崔、雷、易、张。东夷族有8个姓氏,占120个姓氏的7%,分别是:李、赵、黄、徐、马、谭、郝、姜。黄帝和共有11个姓氏,占120个姓氏的9%,分别是:高、谢、陆、陆、丁、方、秋、何、龚、文、洪。同时属于黄帝和东夷的姓氏有9个,占120个姓氏的7%,分别是:梁、申、任、辽、金、白、秦、殷、葛。总的来说,这120个姓氏中绝大多数属于黄帝族,少数属于颜地族和东夷族。

而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接触到“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就立刻认同的根本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26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