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形式有很多种,从简单到难:做标记、编目、摘抄、写摘要、写提纲、心得体会、读书笔记。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吧。
做标记:做读书笔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读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一套符号把重要的内容画出来,这样复习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重点。这种记笔记的方法更适合学生在学习课本的时候。
做一个目录:目录的主要内容是【标题】【作者】【关键内容】,所以不需要解释标题和作者。关键是关键内容。由于这是目录笔记,关键内容可以用几句话概括,一般适合泛读。
摘抄:摘抄也是比较简单的读书笔记。读书的时候,读精彩的地方,或者读一些你认为有用的地方。抄下这段话,注明标题和作者。这样做是为了以后复习,可以根据书名和作者快速找到原著。
摘要:用短句概括书中一段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要求每一段都要写一个总结,只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不必繁琐。
提纲:提纲和摘要有些类似,只是提纲概括了一篇文章的内容,而摘要只是概括了一段的内容。所以提纲比摘要更完整,提纲要能说明各章节、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所以大纲有时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但无论是大纲还是摘要都要求尽量简短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体验:有时候也叫读后感。当经历和提纲有一些相似之处的时候,你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但经历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是主观的。提纲都是文章内容,不要加自己的想法。在看一些学术论文和哲学故事的时候,可以写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以备后用。
笔记:笔记是最复杂的,可以看作是大纲和经验的综合。有时会插入一些节选,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进行评论。总之,写笔记不仅浪费墨水还浪费脑子。它不仅是一种笔记,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再创造。
象征性阅读笔记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使用各种符号(如直线、曲线、括号、三角形、问号 hellip hellip等等。)勾出来,或者把批语写在书的空白里。这种笔记是象征性的笔记。
做符号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你看的书必须是你自己的。
图书馆的书或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不应该乱涂乱画。
(2)每个符号的含义要自己固定,不要随意改变。
(3)符号不能太多。
如果整个页面都被圈起来加了下划线,全部成为焦点,说明没有焦点,符号也就失去了意义。
(4)干净整洁。
不要把书弄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
摘抄笔记
摘抄笔记是我们从书和报纸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有哲理的、有启发性的内容的临摹。
这种方法看似麻烦,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方法。
摘抄可以加深你的理解和记忆。如果你将来查阅它们,你会意识到面对浩瀚的书海,做摘抄笔记的好处。
做摘抄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写。
把课文中最有用、最有启发性的内容抄下来,每一个抄下来的笔记都要 少而精 。
;少 指的话少, 好 指内容要抓住要点。
(2)忠实于原文。
书里有一段话,我们觉得挺好的,想抄下来。
抄的时候觉得某个字用起来别扭,就干脆换个字来代替,这样不行。
既然是节选,就应该照作者写的抄。不仅单词不能改,标点符号也不能改。
在一个段落中,前后、中间不需要提取的词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应注明出处。
每一篇材料都应该标明它是从哪一页抄来的,以及作者是谁。
如果是从报纸或杂志上抄来的,你应该写下报纸或杂志的名称和日期。
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
这样便于以后检查。
剪贴式读书笔记的写作
当你在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其他有用的资料时,会及时剪下来。做完之后就是剪贴笔记。
这种方法收集素材又快又容易。
剪贴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剪贴笔记要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
可以准备几个笔记本用来贴剪报,也可以把一个笔记本分成几个部分,贴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等。分别进入他们。
(2)要注明每一个片段的出处和时间。
即什么样的杂志或报纸,哪年哪期等。
(3)简短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阅读卡片的内容。
基于感受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你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是感觉型笔记,也叫读后感。
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也是我们写作时需要的。
你必须选择你在写作中感受最深、体会最深的一点。你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当然,写作时要善于联想,根据原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读书笔记的写法多了去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