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
01
西汉
1957年5月8日,在Xi东郊灞桥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时期的土室墓。墓中的一面铜镜衬着一片片的麻纤维纸。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挑出附着在铜镜上的纸片,共有大大小小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约10厘米,专家将其命名为“囕
1957年5月8日,Xi东郊灞桥砖厂的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
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面衬有麻纤维纸的铜镜,取名“灞桥纸”。
据专家介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到的最早的一张纸。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或二世纪。
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灞桥纸色泽暗黄,纸面平整柔软,片状较薄,有一定强度。
鉴定发现其原料主要是麻纤维,有少许苎麻。
其纤维的平均长度约为1毫米。大部分纤维在不同方向无规则排列,同向排列只在少数部位发现。还观察到被切割和粉碎的帚状纤维。
说明这种纸的原料经过了切、煮、捣、造纸等工序,但加工工序相对较低。
在此之前,蔡伦之前的古纸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泊被发现,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才得以检验。
蔡伦之前的纸也是1942年在内蒙古额济纳发现的,但最初的发掘报告没有做出确切的日期。
此后,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Kawachinoayanofumi遗址时期(公元前179-141年)的墓葬中出土了带有地图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