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提出了几种防止小行星的方案。
典型的方案有:发射核弹炸毁小行星,在小行星上安装推进装置将其推离撞击地球的轨道等。
然而,目前这些关于如何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计划还处于想象阶段。
小行星是太阳系空之间的小片,是由石头和铁组成的小型尘埃天体。
大多数已知的小行星都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它们以近乎圆形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会相互碰撞。
目前已发现近30万颗小行星,未发现的预计有10亿颗以上。
小行星的质量非常小,所有发现的小行星的质量只有月球的几分之一。
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呈球形,直径950公里,而较小的小行星只有几百米甚至几米。
地球附近存在大量近地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
小行星撞地球不是危言耸听。目前仍有160多个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撞击坑。
据科学家分析,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很可能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质量约12亿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那次撞击形成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位于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海岸,直径200公里。
当这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会产生极高温度和超高压冲击波,导致森林火灾,甚至全球火灾、强震和大规模海啸。
产生的尘埃会覆盖全球,遮挡阳光,导致撞击初期全球温度极高,之后迅速降低,形成 几年甚至更长 冬天 ,导致绿色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而死亡,动物因气候环境灾害和食物链中断而大量死亡,导致全球物种灭绝。
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要是近地小行星。
穿越或接近地球轨道的小行星数以千计,已登记的此类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近千颗。它们的直径都超过150米,距离地球轨道不超过750万公里。
科学家希望对它们进行监测,从而为地球提供撞击威胁的预警。
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
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防御小行星的方案。
典型的方案有:发射核弹炸毁小行星,在小行星上安装推进装置将其推离撞击地球的轨道,在小行星上安装太阳帆使其远离地球。
然而,目前这些关于如何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计划还处于想象阶段。
未来人类可能会开采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在未来可能还会再次发生,人类迟早需要开展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技术研究。
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加强人类对小行星的认知,将为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技术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